人生的选择美文(6篇)
生活就像一本未完待续的书,每一章节都隐藏着选择的力量。现在,邀请你一同翻开这一页页的人生智慧——几篇关于抉择与成长的美文正等待你的探索和借鉴。让我们携手前行,在阅读中找寻自我,丰富人生的选择。
选择正确的人生经典美文 篇1
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白己不虚度此生?这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如下的话: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白己英名永存!
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短暂的。黑格尔说: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虽然玫瑰生存的时间非常短促,但是它火一般的生命和鲜艳亮丽的色彩,与冷漠的山岭比较起来,更令我们羡慕。
如何使白己短促的人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如何在历史上留下白己的痕迹?这正是每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实际上,人生不但是短促的,而且是由一系列三岔路口构成的。每个路口都需要行路者做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
从哲学上看,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首先要确立的是正确的人生观。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所谓“大者”,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不但在重大事情上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而且在日常琐事上也能做到坦荡慎独。深入的考察表明,当前流行的人生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小市民式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其一,时时处处为白己和小家庭谋取利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乃是这种人生观的座右铭。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说出了这类人的共同心声。
其二,用白私白利的观念去阐释并评价周围的一切现象。这类人就像马克思批评的那个脚上长着鸡眼、站在路边的粗汉,把白己的鸡眼作为评判路人善恶的标准。在他看来,凡是踩到他鸡眼的人都是世界上可恶、卑鄙的人。
其三,由于只看到白己鼻子底下的利益,这类人总是处于“小肚鸡肠”的状态中。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小职员,他由于打喷嚏而把唾沫溅到上司的脸上,所以一直处于惶惶不安的狀态中。
二是得过且过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其一,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抱负。这样的人就像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把“无所事事”作为白己的座右铭。
其二,只有权利意识,没有相应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哲学上看,人之所以与事物不同,是因为人是可能性的动物,而可能性正是通过人对未来的规划而得以展开的。
因此,一个没有抱负、从不规划未来的人,他的`人生只能是一个空壳,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符号。
三是悲观脆弱的人生观。从哲学上看,这样的人生观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和回应的能力。
契诃夫在《如何防止白杀》的短文中曾经启示我们,一个人在生活道路上遭遇到任何挫折乃至打击时,应该设想出更糟糕、更痛苦的结局。这样一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就会得到缓解,生命的承受力和韧性就会增加。
四是有抱负、有责任、有气节的人生观。我把它作为积极的、应该加以提倡和弘扬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抱负、有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传统知识分子的抱负是“三立”,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成为道德上的楷模,立功是为国家社稷建立事功,立言则是著书立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均显示出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抱负。从哲学上看,一段有抱负、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高度的人生。
其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其实,“人”字就是一撇一捺组成的,顶天立地地站在那里,这表明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其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责”字,充分传达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三,在生死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气节。在这方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人肃然起敬,而岳飞留下的《满江红》也是气贯长虹、豪情满怀。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到荡气回肠。
父亲的人生选择美文 篇2
我父亲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辽西农村,据父亲讲,他的出生地,一不靠山,二不靠海,三不靠城,四没有矿产资源,五人多地少,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平原村落。
1977年,父亲上小学,等到他小学毕业时,已经有同学辍学,选择在家务农了。那时候,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如火如荼。如果父亲辍学回家务农,他的人生将是:跟村里别的男人一样,娶一个农村姑娘为妻,生一两个孩子。父亲说他那时寡言沉静,如果放弃学业,时至今日,他肯定会变得更加木讷,甚至会像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样麻木。父亲有一个叔伯哥哥,与他同龄,小学之后辍学,现在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但父亲没有如此,而是选择了继续上学。
小学最后的假期,父亲在和小伙伴玩耍时,把锁骨摔断,刚上初中时,像个伤兵,胳膊上一直吊着绷带,所以父亲的初中生活可想而知。但父亲学习一直很努力,因此成绩优异。初中毕业时,他面临两种选择,爷爷奶奶希望他上师范学校,早些毕业挣钱。以当时农村人的想法,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成为非农户口,那就是最大的理想。如果上中等师范的话,现在他就是一名乡村教师,他可能会和附近小学的一位女教师结婚。如果照这样推理的话,经历了20多年的乡村教师生活,现在的他可能过着平平淡淡、小富即安的生活。
父亲没有按照爷爷奶奶的想法去读中师,而是读了高中。高一下学期时,由于首次离开父母住校,不会照顾自己,感冒了也未注意,感染成肺炎,治疗一段时间未愈,只得休学一年。返校后继续用功读书,成绩也还不错,但高考出现了失误,去了哈尔滨一所工科院校读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时代父亲读了很多书,跟图书馆的老师混得很熟,工作多年以后图书馆的一位老师及他的子女和父亲还有联系。大学时代,他没真正谈过恋爱,一个原因是工科院校女生少,他班上只有六个女生,号称“六朵金花”。另一个原因是家庭经济条件。父亲说周末不论是看个电影还是吃个饭,也不论是流连于美丽的松花江畔还是漫步于太阳岛上,都是需要消费的。
1993年,父亲大学毕业,那时候毕业是包分配的,他被分配到沈阳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做技术工作。父亲选择到沈阳,一是离家较近,100多公里,可能或多或少能帮衬到家里,几年之后,他的兄弟姐妹陆陆续续进了城,或打工或做点生意,在这个城市定居,也确实验证了父亲这一想法;二是这是省会城市,机会要比中小城市多些,这个想法在后来也得到了验证。如果命运停留于此,他可能会是那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搞点儿技术创造,时至今日,他当个工程师倒也还说得过去,可能也干得不错,但父亲没有选择这样的生活。
在企业工作期间,他住在工厂独身宿舍。当时同届入厂的毕业生有七八十人,再加上往届的,几百号人,大家住在一起,很热闹。下班归来,喝酒、打牌、下棋是常事,一折腾就是半夜。好在他自己有些定力,没有完全混入其中,一直坚持学习。他在企业做了两年的技术工作,而后由于他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被调到企业的党委宣传部。后来,沈阳的同类企业组建集团,也就是当时企业“造大船工程”,他又被调到集团的党委宣传部工作。据他说,他在企业工作那段时光,很是充实快乐。在此期间,他自学了大学新闻学的课程,并且完成了法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
1997年,父亲参加了全省公务员考试,他一路过关斩将,以笔试第二、面试第一的成绩进入一家省直单位。后来遇到了一位正在医科大学读书的女生,开始了他真正的爱情生活,待这位女生一毕业,他们就结婚了。一年之后,一个男孩出生了,那就是今天的我。
父亲大学毕业已经20多年,我喜欢听父亲讲他的人生故事,讲他的选择。是读书还是不读书,读哪所学校,读哪个专业,毕业后去哪个城市生活,选择何种职业,过怎样的生活。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到了我们该做选择的时候。
人生的路真的如人所说,就是两条,一条用来实践,就是正在走的这条。另外的所有的路都归纳为一条,就是用来遗憾的,没事想想就行了。如果给我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们依然会因为没有选择别的路而遗憾。其实人生不必遗憾,凡是发生的一定会发生。既然我们选择了,至于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都接受好了,因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选择正确的人生美文 篇3
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白己不虚度此生?这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如下的话: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白己英名永存!
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短暂的。黑格尔说: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虽然玫瑰生存的时间非常短促,但是它火一般的生命和鲜艳亮丽的色彩,与冷漠的山岭比较起来,更令我们羡慕。
如何使白己短促的人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如何在历史上留下白己的痕迹?这正是每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
实际上,人生不但是短促的,而且是由一系列三岔路口构成的。每个路口都需要行路者做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
从哲学上看,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首先要确立的是正确的人生观。
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所谓“大者”,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
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不但在重大事情上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而且在日常琐事上也能做到坦荡慎独。深入的考察表明,当前流行的人生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小市民式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其一,时时处处为白己和小家庭谋取利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乃是这种人生观的座右铭。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说出了这类人的共同心声。
其二,用白私白利的观念去阐释并评价周围的一切现象。这类人就像马克思批评的那个脚上长着鸡眼、站在路边的粗汉,把白己的鸡眼作为评判路人善恶的标准。在他看来,凡是踩到他鸡眼的人都是世界上可恶、卑鄙的人。
其三,由于只看到白己鼻子底下的利益,这类人总是处于“小肚鸡肠”的状态中。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小职员,他由于打喷嚏而把唾沫溅到上司的脸上,所以一直处于惶惶不安的狀态中。
二是得过且过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其一,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抱负。这样的人就像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把“无所事事”作为白己的座右铭。
其二,只有权利意识,没有相应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哲学上看,人之所以与事物不同,是因为人是可能性的动物,而可能性正是通过人对未来的规划而得以展开的。
因此,一个没有抱负、从不规划未来的人,他的人生只能是一个空壳,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符号。
三是悲观脆弱的人生观。从哲学上看,这样的人生观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和回应的'能力。
契诃夫在《如何防止白杀》的短文中曾经启示我们,一个人在生活道路上遭遇到任何挫折乃至打击时,应该设想出更糟糕、更痛苦的结局。这样一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就会得到缓解,生命的承受力和韧性就会增加。
四是有抱负、有责任、有气节的人生观。我把它作为积极的、应该加以提倡和弘扬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抱负、有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传统知识分子的抱负是“三立”,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成为道德上的楷模,立功是为国家社稷建立事功,立言则是著书立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均显示出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抱负。从哲学上看,一段有抱负、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高度的人生。
其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其实,“人”字就是一撇一捺组成的,顶天立地地站在那里,这表明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其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责”字,充分传达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三,在生死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气节。在这方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人肃然起敬,而岳飞留下的《满江红》也是气贯长虹、豪情满怀。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到荡气回肠。
人生的选择美文随笔 篇4
人生路上,过过往往,如路人般流水从忙,也如大街陌生路道的茫然。可每个人,只要走在路上,都有路的前方与梦想去实现。我们从忙,我们茫然,只是为了寻找下一站的选择,选择一个属于个人的花园,也许仅是一个笑脸,一个同事赞许,朋友的称赞。
人生有时,也可以这样看。是一幅画面,需要你去握着笔,去涂、去点颜、去点亮。那么,握住笔的瞬间,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了什么创意、什么画意、什么色调,就可以画出一幅你心中的画。
有时,我们也可以这样地看待。梦想与机会是两个车轮,如何让两个轮子跑到一条线上,那就需要心的选择,把梦放在前面,握着梦的轮线,那么机会的轮子就会去承载,去驱动你一路向前。
有时,不得不承认,选择是一种勇气与智慧的思辨。梦想的前方,总是崎岖山峦,困难如山,这时,就需要来自心的勇气,来自穿越的力量;如果前面是一路沧桑,就需要把伤痛去收藏,晒干当成柴去燃烧,只要一路挂着选择的帆,就能到达梦的彼岸;选择,其实是一双瞳孔的思辨,里面坐着痛与虑。如一扇窗,打开才能呼吸到新鲜,看到窗外的风景,可我们总时时会有来寒风的袭扰。选择就是一种“舍与得”,“舍与得”总是那么地缠绕我们的心绪,让我们忧虑而惘然,但智者总是舍去昨日的成功经验,选择一种大智大勇的风险去迎接明日的到来。
如果是选择,就把身影放到后面,脚步放到前方,不要回头,不要再有昨日的留念,不要再去在意前方的曲折与磨难。
如果是选择,就把时间去提炼,提炼出矿石的高含量,提炼出时间里面埋着的金线,提炼出时间里的梦的色彩,提炼出时间的高含值燃烧,提炼出时间包着的机遇的青睐。
如果是选择,就不要做人性弱点的奴隶。我们的惰性思维与习惯,总如一条绳子的'枷锁,捆绑着我们的手脚,遮着我们的视线。
如果是选择,就不要沉沦我们的心志。从来没有想过飞翔的鸟,是永远飞不起来的;从来失去直面困难勇气的,总是对未来的到来茫然。滚爬在地上的泥水,习惯自身的物性,总是向低洼处流,而只有逃逸了水面的束缚,才会是云,才会在天空中自由的飘荡,才会落成彩霞缤纷。
如果说选择是一首人生的诗,那么我们一生都是诗人,都是在把平凡中最有价值的,去点燃,亮成一个字、响起一个音符、高昂一个梦的脸。我们的诗,总是写给自己,写给自己的无悔无怨,写给自己一生的旧像集,没有发表,但却发表给来世后人的无限评价与怀念。
花甲沧桑一生,头发白在破风,风寒了我的皱纹,但没有失去选择种花的梦,把地上的白霜,粒粒捡起,浸泡成一生的浇灌字水,种在纸上,种在梦中的那个选择。
人生的选择美文 篇5
——休·当斯
我的妻,泰瑞,和我在12月买了一辆新车。即使我们可以买到机票从加州飞到休士敦和她的家人过圣诞节,我们还是决定启用新车开到德州去。我们打包上车,和祖母度过一个愉快的星期。
我们过得很愉快,在祖母家留到最后一刻钟才肯走。回程时我们必须赶路回家,所以我们不眠不休地赶路——一个人开车;一个人睡觉。经过一场几个小时的大雨后,我们在深夜抵达家门。我们累极了,只想洗个热水澡,睡在柔软的床上。我感觉不管我们再怎么累,当晚也该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但泰瑞只想赶快洗澡睡觉,所以我们决定,早上再说。
早上7点,我们起床梳洗后决定把东西卸下车。当我们打开前门时,我们的停车道上却看不到车子!泰瑞和我面面相觑,看看停车道,又彼此对视,又回头看停车道,又彼此对视。然后泰瑞问我一个妙透了的问题:“喂,你把车停在哪里?”
我笑着回答:“就在停车道上。”我们很肯定车停的地方,但我们却还往外走,希望看到车子奇迹似地自己停到停车道外,在街边停下,但没有。
怅然若失的我们打电话叫警察来做了笔录好启动我们的高科技追踪系统。又为安全计,我们也打电话给追踪系统公司。他们保证他们有98%的概率在两个小时内找回失车。两小时内,我一直打电话问:“我的车在哪里?”“我们还没找到,哈利斯先生,但在4小时内还是有94%的机会。”
又过了两个小时,我又打电话问:“我的车呢?”
他们再次回复:“我们还没找到,不过8小时内还是有90%的寻获率。”
那时我告诉他们:“你们的这些概率在我概率微渺时对我而言毫无意义,所以请在你们找到它时打电话给我。”
那天稍晚,电视广告上一个汽车制造商问:“你难道不喜欢在你的停车道停着这样一辆车子吗?”
我回答:“是的!昨天我就做了这件事。”
一天杳无音讯使泰瑞渐渐变得更加烦恼,尤其当她不断想起车子里放了多少东西时——我们的结婚相薄、绝版的上一代家庭照片、衣服、所有的照相器材、我的皮夹和支票本,只有几张签上了名字。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还是活得下去,但它们在那时似乎很重要。
充满焦虑与挫折感的泰瑞问我:“我们的新车和东西都丢掉了,你怎么还能开玩笑?”
我看着她,说:“亲爱的,我们可以因丢了车而烦恼,也可以因丢了车而快乐。总而言之,我们的车被偷了。我真地相信我们可以选择态度和心情,现在我选择让自己快乐。”
5天后,我们的车找回来了,不过车上的东西无影无踪,车子的`损坏也超过3000美元。我把它送修,并因为听到他们会在一周内把它修好而感到高兴。
这一周结束时,我甩掉了租来的车,把我们的车开回家,感到十分兴奋,且松了口气。不幸的,这样的感觉很短暂。回家的路上,我在我们公路出口的交通道上撞上另一部车。我没有损害到别人的车,但却折损了我们的车——另一笔3000美元的损失;还有一笔保险理赔等着我。我把车子开进我们的车道,但当我企图出去观察损失情况时,左边的前轮胎漏了气。
当我站在车道上看着车,自己打自己,责怪自己撞了别人的车时,泰瑞到家了。她走向我,看了车,又看着我。她看我自己打自己,就用双臂抱着我,说:“亲爱的,我们可以因有一部撞坏的车而烦恼,也可以因有一部撞坏了的车而快乐。总之,我们有一部撞坏了的车,所以我们选择快乐吧。”
我打心里笑出声来宣布双手赞成,一起享受了美妙的晚上。
(鲍伯·哈利斯)
人生的选择美文欣赏 篇6
沉痛对人而言是一笔精神财富,一帆风顺的人常常是浅薄的,痛苦可以令人沉思而领悟人生的真谛。
卡夫卡说过“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纵观卡夫卡的一生,无非是在绝望中挣扎,在困境中呐喊,在迷惘中徘徊。其性格充满灰暗色彩,思想充满悲观。有人说他是消极的,有人说他是变态的,实际上他比任何人都正常。他以清醒的目光斜视世间的荒诞,以另类的笔触揭示人性的黑暗。他留下铅重般的《变形记》、《审判》等小说,让风度翩翩的绅士恐慌,让贤良端庄的淑女惊叫,自己却在天国哈哈大笑。或许这就是他最终的超脱吧。
最沉重的负担犹如五指山一般将我们镇压而下,让我们屈服于它。但卡夫卡的沉重经过雨打风吹后化成了人类文明的精华,他也被托举而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我们就应当屈服于最沉重的负担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沉重的痛苦孕育轻快的幸福,痛苦越重,我们越能体会到幸福的轻盈。相反,轻并不能增强我们对重的承担。当我们像云一般漂浮在天空时,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失去了它的色彩。一旦乌云到来,我们的每一天都将成为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中比比皆是:如酒池肉林的纣王,安史之乱的唐明皇,靖康之变的宋徽宗。
肩负沉重方能挺直脊梁,经历寒冬才有山花烂漫,生活怎能缺少痛苦?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在失败面前恐惧不前,在富贵面前就能安然享受吗?沉重的负担用最粗暴的方式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它告诉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如果,人一生的发展是不易反应的药物,那么重担就是一剂高效的催化剂。它不会苦口婆心地劝说,而是用残酷的现实逼迫我们迈向成功。
听说,河流在最黑暗的夜晚里,仍然泛着粼粼的波光。那光虽然昏暗,却是黑暗里唯一且不断奔流的光。那光来自河水,只在最黑暗时呈现。如果你想看见它,你就得身处最深的黑暗。
【人生的选择美文】相关文章:
【荐】人生选择的作文30篇07-07
选择的幸福美文(6篇)07-10
选择与成长美文(24篇)07-10
【必备】人生的选择随笔6篇07-11
选择人生道路的作文(17篇)07-12
选择人生的作文30篇(荐)07-15
以人生的选择为题作文(10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