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经典美文欣赏(7篇)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一些鼓舞和启发。阅读励志美文,如同点亮内心的灯塔,引导我们前行。它们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力量,激发我们的潜能,帮助我们面对挑战。今天,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几篇经典美文中,汲取力量,开阔视野,让心灵得到滋养,生活因此而更加精彩。
经典的励志美文欣赏 篇1
还记得我第一次采访基辛格博士,那时我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问: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
后来在中美建交30周年时,我再次采访了基辛格博士。那时我就知道再也不能问北京烤鸭这类问题了。虽然只有半小时,我们的团队把所有有关的资料都搜集了,从他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有那么厚厚的一摞,还有七本书。都看完了,我也晕了,记不清看的是什么。虽然采访只有27分钟,但非常有效。
真是准备了一桶水,最后只用了一滴。可是你这些知识的储备,都能使你在现场把握住问题的走向。
这个采访做完,很多外交方面的专家认为很有深度。虽然我看了那么多资料,可能能用上的也就一两个问题,但事先准备绝对是有用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要做功课。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人,但还算是一个勤奋的人。通过做功课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做电视已经17年了,中间也经历了许多挫折。这让我很苦恼,因为我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甚至怀孕的时候,还在进行商业谈判。从小到大,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会成功。但后来不是这样的。如果一开始,你的策略、你的定位有偏差的话,你无论怎样努力也是不能成功的。
后来我去上海的中欧商学院进修CEO课程,一位老师讲到一个商人和一个士兵的区别:士兵是接到一个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发子弹,牺牲了,也要坚守阵地。而商人好像是在一个大厅,随时要注意哪个门能开,他就从哪出去。一直在寻找流动的机会,并不断进出,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所以听完,我就心中有数了——我自己不是做商人的料。虽然可以很勤奋地去做,但从骨子里这不是我的'比较优势。
在我职业生涯的前15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加到阳光卫视,我知道了,人生中,你的比较优势可能只有一项或两项。
在做完一系列的加法后,我想该开始做减法了。因为我觉得我需要有一个平衡的生活。我不能这样疯狂地做下去,所以就开始做减法。那么今天我想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人,一个懂得和世界交流的文化人。人在失败中更能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当然我也希望大家付出的代价不要太大就能了解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缺陷所在。
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可是不能不成长。
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在成长,这种成长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也许你在某种场合和时期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平衡是短暂的,可能瞬间即逝,不断被打破。成长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很多事是难以把握的,甚至爱情,你可能会变,那个人也可能会变;可是成长是可以把握的,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为不了刘翔,但我们仍然能享受奔跑。
可能有人会阻碍你的成功,却没人能阻止你的成长。
换句话说,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可是不能不成长!
经典的励志美文欣赏 篇2
生长在非洲荒漠地带的依米花,默默无闻,少有人注意过它。许多旅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可是,它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那是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一样。它的花瓣儿呈莲叶状儿,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与非洲大地上空的毒日争艳。
可是,它的花期很短,最多只有两天。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开花意味着它的生命的终结。
在非洲的荒漠地带,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而开花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更大。非洲一般植物都有庞大的根系采水,以供自身的水分需求。可是依米花没有根系,它只有惟一的`一条主根,孤独地蜿蜒盘曲着钻入地底深处,寻找有水的地方。那需要幸运和顽强努力,一株依米花往往需要四至五年的时间在干燥的沙漠里寻找水源,然后一点点积聚养分,在完成蓓蕾所需要的全部养分后,它开花了!所以在它最美丽的时候,它因耗尽了自己的所有的养分而凋零。
用五年的时间为开一朵花努力,这是何等顽强而心酸的事情。假若依米花生长在水草丰沃的地方,它将会美丽一辈子的,偏偏,它的家乡在荒漠。
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上苍赐给万物的权利。
人要比依米花智慧和理性,人想灿烂一回的理想要比依米花更强烈。但我们却往往没有一生都不屈不挠和努力,在遭遇困难和阻挠的时候,往往接受环境给予自己安排的命运。
人生的道路有几十年,但像依米花那样地勇往直前的岁月真的太少了。用一生定要美丽一次的心情去努力和坚持,每个人都会比现在做得更好!
励志的经典美文欣赏 篇3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四月,我坐在微风拂过的走廊,静静地等待即将赴约的春天。
听,“隆隆”的春雷为我们奏响了春天的.第一乐章。紧接着绵绵的细雨“刷刷”地下了起来,雨点打在玻璃上、屋顶上、树叶上……沙沙、啪啪、叮当……春雨敲打出的节奏是那样动听,伴着这奇妙的打击乐,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呱!呱!”啊,是青蛙!它被阵阵春雷叫醒了,你听,它们一声高一声低,声音是多么悦耳啊。小燕子不服气,一边飞一边“唧唧”叫也来凑热闹。听吧,这美妙的二重唱要多动听有多动听。道路两旁的杨树都已经长满翠绿欲滴的叶子。那叶子象一串串“快板”,春姑娘用手一拂,“快板”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给青蛙和燕子伴奏。
多么美妙的春之声啊!
春天的奏鸣曲继续行进着,周围的绿色逐渐浓起来,空气中也似乎流淌着绿色。如果仅有绿色,春天未免太单调了,所以各色的花都赶来为春光添色。粉的桃花,白的梨花,紫的泡桐花都依次开放。石榴树最有趣。它们先在枝上萌发出细小的、红嫩的小叶芽,像长了满枝的红斑点。然后,叶芽渐渐伸展开,长出了嫩叶,而颜色也有红逐渐变绿,等叶子都绿了,它的小西红柿般的花苞也探出了头。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多么绚丽的春之色啊!
春的香味也来到了家乡。那株沙果树长花苞了。鲜红的花苞好象涂了胭脂那般红。凑进了去闻,是一股扑鼻的香味。让我不解的是,花开之后,花瓣竟是那样的白!花的香味也变成了清香!尽管如此,还是引来一群群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飘散着花粉的空气,似乎也随着蜜蜂的翅膀在轻轻的颤动。走在刚被春雨洗刷过的路面上,一阵阵湿润的轻风迎面吹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面对大自然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不由得把嘴张的大大的,然后做个痛快的深呼吸,顿时浑身舒爽起来。让人感受着春天的美好。
多么沁人的春之气啊!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我独自坐在微风拂过的走廊,享受着与春天的约会。
励志的经典美文欣赏 篇4
这个世界不会给你什么都是应该的,那是本分。一旦给你,就是情分。只要是情分,就要感恩。——于丹(代题记)
最美好的时光,是过去的,幸福则是未来的。这是个几乎人人认可的观点。但是,细细品来,不免令人沮丧——现在既不幸福也不美好!
事实确是如此。有太多人宁愿相信,当下是最糟糕、最难熬的,既不如想象中的幸福,也不及回忆中的美好。
然而,细细分析,事情也许,不算太糟。既然最美好的时光是过去的而幸福是未来的,那么,今天、现在,或者说当下,也必是从前所憧憬的幸福,也必将是未来所回忆的美好。如此说来,“现在”这个糟糕的家伙又摇身一变成了幸福而又美好的东西了。
其实,想要享受每一天,只需四个字:不算太糟。
也许,显示真的不算美好。你终于抛弃了破旧的自行车,挤上公交了,窗外却有一辆辆小汽车驶过;你买到汽车了,时下流行的却是自行车;你终于攒够了房钱,房价却又长得让你感到遥不可及;你终于买到了房子,别人却住进了漂亮的别墅;你穿上了整洁的衣服,时尚的确是衣不遮体……于是,这样一句话由于生活的窘迫而备受推崇:“看起来,所有的倒霉事都被我们碰上了。”
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也许事情真的不算太糟……
你坐在公交车上,窗外也许还有人瞪着自行车大汗淋漓;你买到了小汽车,还有人即在公交车上推推搡搡;你住进了新房,还有人在与房东太太讨价还价;你穿得整洁漂亮,还有人衣缕褴衫,食不果腹……
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个“幸福底线”,生活一旦低于这个底线,我们便会称之为“不幸福”,甚至是“糟糕”。我们无时不刻不在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自己的生活,然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总是把自己的幸福底线定位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总是以消极对待自己的生活,总是以抱怨来面对我们的生活。如此,哪有幸福可言?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还有林肯,海伦·凯特的这些事迹,恐怕,我们早已听得耳朵出茧了罢。那么,他们为何有如此坚忍的意志?正是因为他们收了如此之多的磨难,把自己的幸福底线降到最低,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困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正如于丹所说:“这个世界不会给你什么都是应该的,那是本分。一旦给你,就是情分。只要是情分,就要感恩。”既是如此,我们何不给自己画一条最低的“幸福底线”,以“不算太糟”来面对生活,把幸福与美好聚集到今天,从最平常、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
励志的经典美文欣赏 篇5
常常梦萦于苏杭的水云乡。总是固执地以为,她是我未曾谋面的知己,已在遥遥的他乡等待了我千年万年,等待我的到来,用温软的臂弯拥住迟来了几生几世的我,用熙暖的胸怀揽住一个过客的所有。哪怕只是一次擦身而过,却也了却了一个极其浪漫的约定。
一把油纸伞,一架古琴,一段苏堤,江南水畔的你便那般从容地躞入我的视野,只在弯眉间,便扶平过期已久的距离,浅笑晏晏。
你该是披着轻柔的绮罗,挽起如黛的发髻,却不用要那太过累赘的簪缨。你该是趿着木履,从宋朝的秀屏后出来,从苏子的浅吟中出来,素雅如同异代的西子。而后,你该是自落英的青石上踏过,清脆的足音洞穿迷蒙袅绕的湿雾,敲开漫天诗韵盎然的吴侬软语。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你的雅韵正如这江南的景致,细腻而含蓄,有着洗尽铅华的纯净。纵使有着不尽的芳蕴,也只是于参差掩映中,羞涩地透出隐晦的一角来。不像某些俗艳的风景,妖娆地摇曳那般殷勤迎接的目光。其实,似你这样的美会比我想象中的更为苛求些吧。
我想,如你那般的女子,定是从诗人的眉睫梦境走出的。而现在的你我,或许正是应了某样的一种契机,注定在此时,在此刻,不小心在此地相遇。
你缓步而来,我的呼吸有些乱了。我分明触到你微微皱折的心襟,这样的突兀难免会让人的思绪有了片刻的滞涩。
是了,江南在这千万年的伫立中承载得太多,不免有些沉郁,那么江南的女子多愁善感也就不足为讶了。
我轻垂眉眼。昔日王谢二豪钟鸣鼎食的乌衣巷怕是已无处可寻了……当年伍子胥为吴王筑城建都的姑苏古城,却也只是意外地留下某个落第诗人的惆怅,悠远如同寒山寺千年依旧的半夜钟鸣……如今,自你微蹙的眉尖,惟恐也只依稀见得那日醉卧浔阳江头的白司马了吧。敛息中,耳鼓之畔还抖动着琵琶女呕哑的曲调,我的眼有些湿了……记得王开林在他的《致一千年后的你》中对异代的知己说道:“不知你彼时彼刻的孤独是否更超过我此时此刻的孤独。”而今朝,我已然孤独,却是如此地希望,我此时此刻的一点温情可以化解她纠缠在琵琶琴弦上的幽愁……
你终于与我擦身,我已不再奢求你能告诉我,那日的她是如何地结束那样凄美的故事。我摇首,那些因为没有答案而浪漫着的事就让它一直浪漫着吧。
你的身影和我错肩,到了目所能及的尽头回首浅笑,温润如同溶银的月色。只是,刹那,我看见你,美人为泪浸湿的眉妆……
于是,我便以为,从今往后,世上再不会有如此动魄的回眸了。以至于我相信在很久以后的某一天,我还会记得,曾今有个女子,在如梦如幻的江南,飘摇进驻了我心的水云乡。
文到此处,不禁止笔。以上就当是我的一个来晚了的白日梦吧。
我只知道,水云乡挽不住的,杏花春雨留不下的,也仅仅是如她自己一般的浪子了吧。叹惋之余,心旌摇曳,便真的开始等待灯火阑珊处某个人的回眸
最经典的励志美文欣赏 篇6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学堂里深得老师的赏识。可有一段时间,他放学后经常迟迟不回家。
家里人问他缘故,他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的。"
屈原的姐姐女媭心里仍不踏实。这天,她在放学前先赶到学校,当屈原背完晚书走出校门时,便悄悄地跟在了后面,一直跟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山洞里。
这山洞可真美!婀娜多姿的石柱、石笋和石钟乳,在虚无缥缈的雾气中亭亭玉立。晶莹闪亮的水滴顺着石钟乳尖,一滴一滴地慢慢坠落,叮咚之声,犹如珠落银盘。
屈原在泉边一块青石上坐了下来,随手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咏起来。
女媭站在洞口默默地倾听着。她仿佛跟着弟弟一起,一会儿来到了洞庭湖畔的渔翁、蚕女中间,一会儿又来到了九嶷山上的樵夫、猎人中间......直到夜幕降临,洞内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谁?"屈原猛一怔。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可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没办法,我就......"
"那也得对家里说一声啊。"女媭只责备了一句,便拉着弟弟的手一块儿走出了山洞。
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最经典的励志美文欣赏 篇7
由于母亲的期望,居伊.德很小的时候就拜于法国当时著名的大作家居斯塔夫门下,学习写作。
这位大师级的老师,对居伊.德的要求极为严格,甚至是苛刻。每个周末,居伊.德都要带上自己的习作请老师批改。可他的作业,多数都无法让老师满意。为此,居伊.德不得不在老师的指点下反复修改。
有一天,居斯塔夫对居伊.德说:"你去巴黎第九大街,在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左拐,看看路右边的第一个人是谁?"
居伊.德来到路口,远远地看到了一座老妇人的雕塑,就赶回来告诉老师:"是一个老太婆。"
老师听了摇摇头,不满地说:"你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你再去瞧瞧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太婆?"
居伊.德不得不又来到路口。这次,他走近雕像看了几眼,很快回来告诉老师说:"那个老太婆很脏,满脸灰尘,头发乱得像鸡窝。"
居斯塔夫听后,微笑着说:"有进步,但你看到的东西别人还是可以看到,你应该用你的第三只眼睛去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居伊.德只好第三次来到路口。这次,他走到雕像前面,非常认真仔细地观察起来,回来后兴奋地告诉老师:"我发现那个老太婆的鼻子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木匠随便拿了一块木头削了一块安在她脸上的。"
这个时候,居斯塔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笑容。
随着写作训练逐渐深入,居伊.德的写作水平突飞猛进。这期间,居伊.德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让同行看来已经高不可及,完全可以拿出来发表,其中很多作品还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可居斯塔夫还是劝告他,先不要急着发表。
老师的话一时让居伊.德很是不解:"为什么我的这些作品不能发表呢?"1875年,25岁的居伊.德背着老师,偷偷公开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小说《人手模型》。这是一篇构思奇特的小说:杀人犯的手做成的模型复活了,而且又开始图谋不轨,最后"断手再植",方才平静下来。作品发表后,许多人读了都赞叹不已,可居伊.德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你的那些学步之作,通通都是废纸,因此请不要发表。"末了,居斯塔夫还郑重地对居伊.德居说,"我是一道门槛,你只有从我这里跨过去,才可以走向外面。"
老师的话让居伊.德有些伤心,但他还是遵照师命,从此潜心练习,不再去想发表之事。而之前那些已经写好的作品,他统统束之高阁。
就这样又过了4年。1879年,居伊.德完成了一篇小说。他小心翼翼地拿给老师审阅,等待老师的批评与指点。数日后,居伊.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见老师。老师看到他后,却一反常态,欣喜若狂地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祝贺你,你的文章成熟了,可以面世了。"
居伊.德听后,激动得泪流满面。他一直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到。这一年,居伊.德已近30岁。而之前在写作上所做的努力,已10多年。
那个刻苦练习写作的青年居伊.德,就是后来法国著名的大作家莫泊桑,居斯塔夫就是他的恩师著名作家福楼拜。而被老师福楼拜首肯的那篇作品,就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
【励志的经典美文欣赏】相关文章:
经典的英语美文(精选18篇)07-07
经典美文生活的色彩(25篇)07-08
经典励志美文(精选23篇)07-08
【精品】励志经典美文23篇07-08
经典的励志美文(精选30篇)07-08
【荐】人生励志经典美文6篇07-09
经典励志的美文(30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