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游记(6篇)
书的世界如同无尽的旅程。今天,我们有幸踏上几位作家的情感散文与游记之旅。他们用文字描绘风景,抒发内心感触。让我们一起拿起这份灵感的地图,感受那份来自字里行间的旅行乐趣吧!
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寨水韵 篇1
九寨沟,一幅充满灵性的景色画。赏着九寨沟的照片,勾起了我对九寨沟的偏爱,两度进入九寨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感受。异景奇观的九寨沟,神秘圣洁的海子景,更让人向往。
当我穿行在九寨沟中,每一处景致,都是一次有声与无声的对话,都是一种眼与心的享受。都是一个动与静的组合。一步一景,一步一色,一步一形,一步一态。
群海瀑布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景色画,碧山彩水写出了一道道挂满山沟的绝作。
九寨沟,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
九寨沟,一个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最令人神往、最令人感动、最令人抒情的,是这里的水。
九寨沟的水有着它的特点,有着一种独有的个性。
水,成了九寨沟的精华和魅力。
九寨沟的水,涂着色彩,闪烁出不同的颜色。
九寨沟的水,抹着海子,涟漪出多彩的千姿。
九寨沟清秀的水,天堂般的'水,透露出无与伦比的意境。
水的形象,水的奇异,在湖、滩、溪、瀑中显得韵味无穷。
诺日朗瀑布的滔滔水流,磅礴大气,让人感到凌空而下,极为壮观。宽宽的瀑布,宛如一道银珠,倒入你的眼前,更让人的视野寄情于山水。
108个湖泊,108个明镜。
五彩池,九寨湖泊中的精粹。湖水里,碧蓝色,橙红色,天蓝色,橄榄色,色色变化无穷,五彩斑斓,让人感到神妙、奇幻、五彩的九寨沟。
一滴一滴的水都隐藏着精华,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一颗一颗的珍珠,在珍珠滩浅黄色的钙华上滚动着,晶莹夺目。
五花海,九寨沟的一绝。一段段树木在湖下显现,姿态万千。
五花海,九寨沟的精华。一株株彩叶交织成锦,火焰流金。
湖面的颜色,清澈多彩,从黄到绿,以不同的变换,独霸了九寨。
九寨沟的水韵,构成了优美的乐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智慧。顿悟了自己的存在,收获了象山水一样存在的价值。
十渡游记的抒情散文 篇2
今天我们应妹妹一家邀请去十渡游玩。自从儿子上初中以来,一直到今年儿子高考完,都没有出去旅游过。所以,对这次活动,我心里高兴极了。只可惜老公还得上班,我只好和儿子应邀前往。
抵达十渡,赶毛驴车的就奔至眼前,热情的让我们体验一下坐毛驴车的感受。当我坐在毛驴车上时,不禁想起小时候,和奶奶在农村生活的日子……
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牛车,毛驴车,好像马车都少见。那时,我随奶奶和村里其他人访亲串友时,曾坐过毛驴拉的平板车。老人们坐在车里,盘着腿。而我们小孩子家,则坐在车边,腿伸在车外,慢慢悠悠的,可是那也抑制不住当时人们内心的快乐。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如今在交通工具早已日新月异了,我们又坐在小时候曾坐过的毛驴车上,心中自然感慨万分,一路上,我们在车内笑声不断,外甥因为好奇,就不停的录像。
二
来到大峡谷进出口时,又有牵马者来热情相邀,非得让我们骑马。为了不让牵马者扫兴,两个孩子就勇敢地跃于马上,我们三个大人继续坐毛驴车。
孩子们笑着说,通过对比,这才分清驴与马。可不嘛,孩子们只在图片中和书本中见到过马的样子,在现实生活中哪里见过它们的踪影?
儿子起初有些害怕,牵马者指导儿子骑马的技巧,又骑了一会,儿子才从容起来。再看给儿子的牵马者一路步行奔波,心里不忍,让师傅与儿子一起骑在马上,憨憨的师傅执意不肯。
给外甥牵马的师傅,却与我们一同坐在了毛驴车上,不管小外甥了。而外甥又是天性胆子大,不愿受束缚的孩子,早已策鞭飞扬起来,不见了踪影……
于是,妹妹便一直埋怨和我们同行的.师傅,不负责任,说马儿不知会把孩子带到哪里。正埋怨着,只见有一老者也在策马扬鞭,师傅就说:“别担心,我的马到目的地会停的。他的马也会停,别看跑这么快。”
哎,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过去,牛马驴是人们不得已才被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现在,在这里虽然依然被作为交通工具使用,那有何不成了人们挣钱谋生的手段呢?
我们到了目的地下车,看跟随儿子的师傅满头大汗,赶紧把手里的一瓶水送与他,想今天虽不暴晒,但是很闷。想人累,马儿不更累么?
在妹妹的絮叨下,给外甥的牵马的师傅还有妹妹赶紧找外甥,我和妹夫等小便的儿子,然后才又一路步行。
不久见这个师傅返回来,和妹夫又要20元钱。我说:“你不负责人,是你没看好你的马,马才带孩子多走了路程,不给你钱了!”
师傅说:“是孩子和老者赛马来着。”
妹夫笑着就掏了20元,说孩子们高兴就行。
与妹妹和外甥碰面,妹妹问又给他钱了没,妹夫说给了。妹妹也像我一样说了她没给他的理由。妹夫说人家挣得辛苦钱也不容易,孩子玩好了就行。妹夫一向胸怀大度,妹妹虽唠叨但也就随他了。
其实,女人有这样一个大度的老公才是福气,如果真的与一个斤斤计较的男人生活,生活中还有什么高兴可言。
三
游玩大峡谷,返回开始划竹筏的尝试,两个孩子一组,我和妹妹一组,妹夫在岸上给我们照相。
孩子们划得特别好,我和妹妹的竹筏只能前进后退,该靠岸时竟然横着走了起来,像横行的螃蟹。
妹夫两个孩子便笑我们笨。妹夫说妹妹也就是她,若换别人就得把别人气死。于是想起老公说我的玩笑话:“这么笨,要是别人早不要你了……”
也是呀,聪明的老公让我们姐妹遇到了,这或许就是我们几世修来的缘呀。
中午吃饭时,要的多是肉菜,因为孩子们爱吃。主食是面条,妹夫见面条的水分没沥干,端起妹妹的碗给妹妹沥干……
看到眼里,又不禁佩服妹夫的心细,是呀,该大度时就不应有小家子气,该心细时就在于细微之举,这才是一个好男人。
在十渡还看到了瀑布,其旁写有十渡大瀑布,心里只想笑,从山上缓缓而流的瀑布,哪有大瀑布的气势,于是让人觉得有夸大其词之感。可是谁又敢断言,千古之前,它又何尝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呢?
还有蹦极者,真佩服他们的勇气,敢在悬崖一跃而跳。于是就想,有的人能在行动上挑战自己,为何有时在心理上就没有与生活中,工作中的困难挑战的勇气呢?
四
当夕阳西下倦鸟已归林,我们也踏上了回家的路。
当途经一片荷花,我又忍不住驻足,在此留影。此时此刻,我真想换一套装束,来与荷花协调一致……
可是没有准备,深感遗憾!
抒情散文游记 篇3
我对乌镇的了解是源于文学巨匠茅盾,这位出生在乌镇的文坛泰斗在其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充满了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的描写,他笔下的乌篷船、石桥、老街,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给人留下数不尽的向往。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被誉为“中国传统嘉年华”的乌镇,美丽、安静、富饶,它是镶嵌在诗意江南上的一颗珍珠。乌镇不大,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
进入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石桥,驼峰般的石桥横卧在车溪河上,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笑迎来访的宾客,坐在石桥上迎面飘来湿湿的凉风,偶有三三两两身穿蓝花布,手持红绸伞的姑娘,从身边经过,绿水映照红伞,兰花衬托古桥,恍惚中仿佛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过石桥渐渐走入石板小街,顺街口古典的中药铺,放眼望去仿佛时光逆转回到了数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头枕着碧水,一头搭在岸上,青瓦盖顶,雕沿画廊,老屋已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棂,似乎诉说着那数不尽的远古故事。让你不由地踏着数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时光的隧道找寻逝去的踪迹。雕花门窗,沧桑斑驳的古砖廊檐,无不透出江南浓烈的古典气息和地灵人杰的优雅。
街西头,中市观前街十七号便是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它前临观前街,后靠雁飞阁商场,西沿新华路,东临立志书院,坐北朝南。一块杏黄的牌匾上书“盾茅纪念馆”。这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客堂内天然几、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条字画,一应俱全,先生当年吃饭的碗,还放在原来的餐桌上,先生的书房依然透出袅袅墨香,除了后来添上的铜像外。一切都如先生离开时的样子。透出一股书卷气。
走累了,拐进临河的茶馆,要一杯菊花茶,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雕梁画栋,迷人风光,我梦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乌镇的美,是可见的,也是可闻的,走在石板桥上不经意间传来阵阵酒香,抬头看灯笼摇摆,酒旗猎猎,进去饮一杯当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饮入喉间醇香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花细雨的江南,这性情温软的米酒、黄酒,陪伴了多少留恋此间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荡荡,乌篷船穿梭在碧水之上,橹声阵阵,吟唱着千古不变的歌谣。夕阳恋恋不舍坠入天边的树梢,黄昏的轻纱慢慢掩上石桥、老屋。华灯初上,千万只红笼映红了乌镇,走进江南水乡夜色,坐在乌蓬缠上沿河观赏,一杯清酒,几盘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间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间或闻琵琶古筝演奏一曲,绵绵清歌。融入乡间水镇,没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让你承载更多的温暖。
抒情散文游记 篇4
九寨沟,一幅充满灵性的景色画。赏着九寨沟的照片,勾起了我对九寨沟的偏爱,两度进入九寨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色,不同的感受。异景奇观的九寨沟,神秘圣洁的海子景,更让人向往。
当我穿行在九寨沟中,每一处景致,都是一次有声与无声的对话,都是一种眼与心的享受。都是一个动与静的组合。一步一景,一步一色,一步一形,一步一态。
群海瀑布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景色画,碧山彩水写出了一道道挂满山沟的绝作。
九寨沟,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奇绝的瑶池玉盆。
九寨沟,一个一尘不染、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
九寨沟,一个原始古朴、神奇梦幻的人间仙境。
九寨沟,最令人神往、最令人感动、最令人抒情的,是这里的水。
九寨沟的水有着它的特点,有着一种独有的个性。
水,成了九寨沟的精华和魅力。
九寨沟的水,涂着色彩,闪烁出不同的颜色。
九寨沟的水,抹着海子,涟漪出多彩的千姿。
九寨沟清秀的水,天堂般的'水,透露出无与伦比的意境。
水的形象,水的奇异,在湖、滩、溪、瀑中显得韵味无穷。
诺日朗瀑布的滔滔水流,磅礴大气,让人感到凌空而下,极为壮观。宽宽的瀑布,宛如一道银珠,倒入你的眼前,更让人的视野寄情于山水。
108个湖泊,108个明镜。
五彩池,九寨湖泊中的精粹。湖水里,碧蓝色,橙红色,天蓝色,橄榄色,色色变化无穷,五彩斑斓,让人感到神妙、奇幻、五彩的九寨沟。
一滴一滴的水都隐藏着精华,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一颗一颗的珍珠,在珍珠滩浅黄色的钙华上滚动着,晶莹夺目。
五花海,九寨沟的一绝。一段段树木在湖下显现,姿态万千。
五花海,九寨沟的精华。一株株彩叶交织成锦,火焰流金。
湖面的颜色,清澈多彩,从黄到绿,以不同的变换,独霸了九寨。
九寨沟的水韵,构成了优美的乐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智慧。顿悟了自己的存在,收获了象山水一样存在的价值。
抒情散文游记 篇5
所谓山中日月长。
我终于在太行大峡谷里沉醉了,在这个美丽的入冬。温度刚好,太阳也好,天空碧蓝,大山苍茫,泉流不止,移步皆景。
这样的太行山,真是美醉了。我宁肯掉队,也要多转一转,多看一看。
天公作美,空气能见度很高。行走于峡谷之中,更见太行山之高大雄奇。
这是我无数次梦见的太行,是我心仪已久的太行,我抬头看,山的峭拔让我惊叹不已,山的连绵让我惊叹不已。
车行走在盘山公路上,司机师傅驾驶经验丰富,车子开得速度不慢却感觉很稳,车窗外面就是绵延不绝的大峡谷,就是万丈深渊。
入冬的太行美丽如画,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巨型油画,草木仍未完全凋谢,红色的柿子小灯笼般挂满枝头,不时闪过,同行者说,要是能下车来摘些该有多好,可仔细一看,这柿子树长在山谷之中,树身挺拔高大,要采摘柿子怕是不容易呢。
到大峡谷必经太行平湖,行于盘山路上,常有目不暇接之感。
正惊叹太行大美之时,忽听同行者说:“快看,前面太行平湖到了!”果然看见路旁一块大牌子,上写“太行平湖”几个大字。驾驶员也提醒大家说:“前面就是平湖了,我开慢点,大家注意看看。”
我紧盯车窗外,果然,司机话音刚落,一片碧水就映入眼帘。开始水面不太大,越走越见水面阔达。但见盘山路之下,群山环抱之中,平湖一座,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蔚为壮观。
有水之处,就有人家。三家五家,三三两两,傍水而居,那样闲适从容。水聚在一起,携手成湖。山聚在一起,携手成林,树木聚在一起,携手成林。一片湖,一座山,一片树,便支撑起一个村子。
立冬以后,空气里的味道不同了。天地之间尘埃落定,湖水愈显清澈。我知道这湖水肯定来自巍巍太行,是众多山泉聚集而成,他们肯定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在此汇集成湖,滋润着茫茫群山,滋润着淳朴山民。
我这是第一次见到群山之中如此美丽的湖,我连忙拿出手机和相机,透过车窗开始寻找合适的角度,我要将这样的美景带回去,甚至要找出一张最为满意的照片作为我的电脑桌面,每天只要打开电脑,就看见这方美丽的世界。
车过平湖,不远即到了大峡谷入口。
下得车来,置身群山之中,顿觉人之渺小。入冬的太行,空气清爽宜人,周围群山环绕。峡谷之中,但见泉流淙淙。
山势或缓或急,依山势信步而行。或走石路,或走峭壁之上开凿出的栈道。一路拿着手机,挎着相机,随拍,处处美景,处处画图。这样的美,是纯粹的自然之美,是难得的野趣。留恋其间,常常升起一种知鱼之乐的忘我情怀来。
水,太行山的水,清冽可鉴。或缓流,或疾驰,或成小溪,或成瀑布。二龙戏珠,日月流泉,黄龙潭,九连瀑,碧溪,琴台,三步一景,五步一景,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碧水或在身边,或在眼前,或在高处,或在远方。山因水秀,水因山活。山水太行,是灵秀太行,是诗意太行。
日,太行山的太阳,行进之中,色彩变换,带给群山的是一种神秘光影。这情景,让我想起古人那些苍凉的诗句。入冬时节,落叶缤纷。芦花开放,菖蒲枯黄。有生命的芦苇,有生命的群山,有生命的溪流,有生命的瀑布,有生命的万树。寒风来了,它们稀疏了,难见昔日轰轰烈烈的气势。然而,那股清气依旧。
我觉得山间万物自有一股不凡之气,自有一股清气。那些生长于群山之上的每棵树,每根草,每块山石,都让我升起一股难言的激动之情。尤其是那些长在悬崖绝壁上的草木,更让我对生命心生敬畏。我看见大峡谷里那些朴素的山民,在路边摆起小摊点,兜售自己于悬崖间采伐的崖柏手把件,看着那些美丽的花纹和细密的年轮,闻着那种自然的清香之情,不由得有些爱不释手了。
我买了一件,一头翘起,手可盈握,形似仙人靴。翘起的一头上有美丽的斑点,朴素的山民用蹩脚的普通话跟我介绍说,这是树瘤留下的痕迹,有树瘤正是崖柏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东西生长于悬崖绝壁之上,没有泥土,生长非常缓慢,不信你看看这一圈圈的年轮,你数数看,长这么粗要多少年。我慢慢数了起来,果然,一圈圈,一道道,细细排列着,足有五六十圈呢。我拿在手里,觉得心里多了一种念想,多了一份记忆,关于太行山的记忆。
中巴行走于太行天路上,司机都是景区工作人员,常年开车,技术娴熟得很。山路崎岖盘旋,在巍巍太行之间、在白云峭壁之间穿梭。天路,真是名副其实的天路。三三两两的山里人间,或在山坳处,或在天路边。野柿子、野山枣,山货丰收时节,房顶上、院子里,到处红彤彤的一片。
石头房,板房,楼房。黄的叶,红的叶,又到入冬。
在玻璃栈道景区、在天境景区,司机专门停车,让游客下来拍照留念。双脚踏在玻璃栈道之上,透过透明玻璃,眼睛往下看,脚下就是万丈深渊,不觉有点目眩。稍停,站定,待激动之情渐渐平静下来,再往下看,但见峡谷之内溪流与各式建筑都变得与来时迥异了。不禁再次为太行之高、之险、之秀叹服。在天境景区,俯瞰峡谷,回首来路,整个峡谷景区尽收眼底,此时,云雾缥缈,万壑从容,恍如仙境。每个景区,都有朴素的山民在兜售当地土特产,崖柏、野生柿子、野生苹果、鸡血藤……服务热情,要价不高,地道的方言,蹩脚的普通话,处处透着山里人的实诚。在天境景区,买煮熟的玉米一只,颗粒金黄,咀之甘甜生津,想是太行本地所产。在这样的地方,面对这样的人,我无法不去写他们,无法不去写太行。
我跟一班来自宝岛台湾的游客恰好同乘一车。一路之上,常听他们惊叹不已,深深折服于太行美景。问及台湾阿里山、玉山,答曰风格完全不同,太行之美美在彪悍、美在雄奇,像极了北方汉子的性格。台湾境内的山美在清秀婉约,实在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文造就一方山水。跟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先生交谈,他说其原籍山东济南,祖父一辈迁居台湾,对于当年在济南的住所他一直记得,说起来依然如数家珍,铭刻于心的感觉溢于言表。人生轮回,细细听来,其乡音依稀可辨。
路上,遇一队韩国游客,会说简单的汉语,打过招呼,方知他们来自仁川。一路之上,他们同样兴奋不已,到处拍照,显然,这里对他们而言,是一方充满神秘感的美丽洞天。
我知道,在太行大峡谷,每天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很多,他们来了,走了,会将太行山的壮美风光带回去,会把中国形象带回去。旅游期间,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他们同样会带回去。让他们的同胞知道,在同一个地球上,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有山唤作巍巍太行,有谷唤作太行大峡谷,那里景色绝美,是今生不可错过的相遇。
我羡慕着大峡谷里的一切。
我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相信,一切也都会从我这里获得记忆……
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江南乌镇 篇6
我对乌镇的了解是源于文学巨匠茅盾,这位出生在乌镇的文坛泰斗在其几部代表作《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充满了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的生活片断的描写,他笔下的乌篷船、石桥、老街,那些迷人的江南景色,给人留下数不尽的向往。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地处上海、杭州、苏州三大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被誉为“中国传统嘉年华”的乌镇,美丽、安静、富饶,它是镶嵌在诗意江南上的一颗珍珠。乌镇不大,内河道如织,石桥纵横,高墙深巷,水阁飞檐,到处呈现典型的水乡景致。
进入乌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态各异的石桥,驼峰般的石桥横卧在车溪河上,虽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却依然矗立在那里,笑迎来访的宾客,坐在石桥上迎面飘来湿湿的凉风,偶有三三两两身穿蓝花布,手持红绸伞的姑娘,从身边经过,绿水映照红伞,兰花衬托古桥,恍惚中仿佛走入戴望舒的《雨巷》。
过石桥渐渐走入石板小街,顺街口古典的中药铺,放眼望去仿佛时光逆转回到了数百年前,一排排青石瓦房,一头枕着碧水,一头搭在岸上,青瓦盖顶,雕沿画廊,老屋已经数百年风雨沧桑,那褐色的雕花窗棂,似乎诉说着那数不尽的远古故事。让你不由地踏着数百年前的石板路,沿着时光的隧道找寻逝去的踪迹。雕花门窗,沧桑斑驳的古砖廊檐,无不透出江南浓烈的古典气息和地灵人杰的优雅。
街西头,中市观前街十七号便是文学巨匠矛盾的故居,它前临观前街,后靠雁飞阁商场,西沿新华路,东临立志书院,坐北朝南。一块杏黄的牌匾上书“盾茅纪念馆”。这是一幢面宽四间,前后两进,中隔狭长小天井的两层木构架清代普通民居,分东西两个单元。客堂内天然几、八仙桌,茶几椅子,屏条字画,一应俱全,先生当年吃饭的碗,还放在原来的餐桌上,先生的书房依然透出袅袅墨香,除了后来添上的铜像外。一切都如先生离开时的样子。透出一股书卷气。
走累了,拐进临河的茶馆,要一杯菊花茶,边饮茶边欣赏两岸雕梁画栋,迷人风光,我梦中的江南,如诗如画。乌镇的美,是可见的,也是可闻的,走在石板桥上不经意间传来阵阵酒香,抬头看灯笼摇摆,酒旗猎猎,进去饮一杯当地的三白酒,淡淡的青色的酒,饮入喉间醇香绵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杏花细雨的江南,这性情温软的米酒、黄酒,陪伴了多少留恋此间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文章。
流水荡荡,乌篷船穿梭在碧水之上,橹声阵阵,吟唱着千古不变的歌谣。夕阳恋恋不舍坠入天边的树梢,黄昏的轻纱慢慢掩上石桥、老屋。华灯初上,千万只红笼映红了乌镇,走进江南水乡夜色,坐在乌蓬缠上沿河观赏,一杯清酒,几盘江南特有的小菜,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间或拍一下夜景的江南。间或闻琵琶古筝演奏一曲,绵绵清歌。融入乡间水镇,没有太多的奢侈,只是让你承载更多的温暖。
【抒情散文游记】相关文章:
秋季抒情散文(8篇)06-29
抒情散文(30篇)07-14
清明游记散文(通用16篇)07-23
游记散文(30篇)07-23
公园游记散文(30篇)07-24
海边游记散文(30篇)07-26
名家游记散文(精选9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