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散文(13篇)
在这个银装素裹的季节里,让我们一同翻开那些描绘冬日韵味的文字画卷。它们是温暖心灵的雪花诗篇,每一篇都蕴含着作者对冬的独特感悟。拿起这份范文,让文字的力量激发你的创作热情,一起在冬天的故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吧!
描写冬天的经典散文 篇1
冬天在曾经的记忆里是那么地萧条和感伤。你看那灰蒙蒙的天,再看那枯萎的干草在北风中摇曳着仅有的筋骨,真有点不忍心,恨北风的强劲。回想着曾经多么枝繁叶茂的情形,阳光照耀在油亮的叶子上,反射的点点辉斑,似千万位美人在玩镜子照人的游戏,好不热闹的场面。清新,宜人,整个是画的再现。现在只有枯黄的颜色,装扮着这个曾经是大家乐园的地方,也许在等待着什么...
雪,是人世间最纯洁的东西,经常说雪白,比喻罢了,怎么能和雪的颜色相比呢。在这一点上,人怎能夺天工呢?当天阴沉下来,雪就慢慢地从那灰暗的天幕中溜了下来,像是不愿与那恐怖的色彩为伍。当穿出天幕,她们个个都花枝招展,转转悠悠,就那样舞蹈着飘落了下来。整个枯黄的颜色在不到一会儿功夫,就全被雪的美丽所感染,整个世界顿时变得异常纯净。我喜欢这样的世界,每在此刻,我那跳动的心就异常激动,真想把时间凝结在那刻,不让时间老人把他收回。
有雪儿在的冬天,那是真的冬天,因为整个世界都会被洗涤一次,洗去一年的`尘埃,洗掉多少的丑恶,感化每颗善良的心,温暖那些亟待滋润的灵魂...
去年的冬天,分外地冷,上帝制造出了那么多美丽的雪花,派到人间,也许是丑恶的东西太多,触怒了上苍;也许是受苦的人太多,急需上天的滋养;也许是这个人间世界已变得异常庞大,需要更多的雪的颜色来感染。
时间就像是飞逝的流水,你怎样呐喊都无济于事。现在离春节已经很近,可在这个地方,诀别了一年的雪,竟还未见到半点身影。
没有雪的日子,思念,想接受天宫的洗涤之礼;也许是上苍不忍心,给这个庞大的人间再来一些寒意...
冬是枯黄的,冬是纯净的,冬孕育着生命,孕育着美好,我喜欢冬的气息。
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2
自古以来,秋季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季微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季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季微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季。”秋季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季,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季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季色老梧桐。”贾岛“秋季微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季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季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季微风吹白波,秋季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季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季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季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季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季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季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微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微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季,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季色雁边来。”“秋季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季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微风万里送秋季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季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季凉。”宋林逋则把秋季的景象意象化,“秋季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季”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季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季。”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季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季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季,还是人生之秋季,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季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季的赞歌:刘禹锡有《秋季词》二首: 自古逢秋季悲寂寥,我言秋季日胜春朝。
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3
枕在冬日宁静安祥的臂弯,踩着清晨的第一片柔软的银色素毯,揉触着空气寒凉的体肤,格外清越,一种空冥的感觉拉近了山野与闹市的距离,大地如此的沉稳安然,不露丝毫的慌张,静谧中清浅闲雅,清姿款款,温淡素洁……
跫足缓滞,安卧空旷静然之中,神自清怡,心自脱俗,有种欲行千里不觉沉的怡然,任思绪和着空气袅然,清韵幽幽,在庄重厚实的冬衣里尽情的舒展思绪,蒸腾温软,寻千枝觅万叶,哗然,丁玲……
雁行划过的江北,留下的那串省略号呢?原来绵延在一场漫天飞扬的素雪中,而后,走进冬结实的宫殿,恒古不变庄重的表情,一切便安然静默,
听,早晨的微风,它睡着了,依然藏躲在夜的`领口酣睡,那些调皮的鸟儿叼来第一片曙光,大地睁开惺忪黛霭的眼睫,揉醒了一个宁静的早晨,一切慢慢晕开……
那些天使的精灵呢,抖落与温度成正比的足已厚实的羽翎,袅然轻掠,蹲在萧索的枝头在舔食那莹甘露如棉……
想必季节倦怠了,休眠的万物静寂悄然,蜷缩成一尊慵懒静默的姿势,均匀的呼吸,生怕稍一动弹便扭痛了腰肢,微风还是在冬天的早晨缓缓蔓延开来,试探着大地半酣的睡态,撩起几丝凌乱的碎发,打疼了枝头那几片倔强的枯叶,潸然而坠,
满地的零枫,支撑着最后的婉约,被湿寒淋漓过的芳颜几分憔悴,却褪不完那柚黄朱红的衣衫,嵌入大地宽厚的胸膛,盈款为隆冬里最美丽的书签,隐隐潺潺,吟唱生命里最悲呛隆重的晚歌。
那些杨柳呢,那片葱茏呢,循目,冷衫一袭,傲然地伫立旷野小道边,依旧守着年华朝夕更迭的岁寒,默然而坚韧地坚守着上苍赋予的使命,恬然装扮着垂暮荒芜的岁时,陪伴着生生息息一样嬉闹沧桑在这片土地的万物生息。
总有一些别致的婉约是华丽缤纷的,那盈玉魄冰魂呢,于寒寂的长廊翩跹旋舞,素袖轻袅,便撒落万朵千枝琼绒的仙婀,如鹅绒暖裘,轻轻地围在每一簇寒廖的颈脖,捂暖了光裸的荒凉,绲镶在松柏翠衣的领口袖腕,姿显华贵。
而在江南,却不因多了点什么而沉寂,无法晶结的心思,依然抖落满眸的忧伤,在某一个无人的静夜里,夺眶而坠,打湿了夜的鬓角,便同时也惊粹起一串长长的往事,
梦中,那叶碧水青澜间荡漾的扁舟渐渐也萧索了几分,怀想着三月柳帘的馨暖青翠,船橹缓缓,荡开一眸楚楚怜意的忧帘,于季节的繁华处转身,偶尔回眸。
从新绿到墨绿,江南从不曾岑寂,飘摇着亘古不褪的青色,绵延着殷殷不息的氤氲雾岚,从北方的粗犷萧杀中抽离,委婉袅娜,在拱桥的中央娉婷翩跹,在幽径弄巷中擎举着五彩斑斓的伞花,在微寒的娇喘中旋转出一婉婉清丽……
不知不觉走了很远,思绪禁不住飘飞,谁说冬季不够婀娜,看它凝态娴静温婉,听它心语静默呢喃,从喧闹中独处清寂,不与华宠,静谧安然,于季节的最深处默然心悦,结晶最美丽的六棱花瓣,雕琼枝琢玉树,用最深沉的厚度包容万物沧桑,抚伤过往,蓄积生命伊始再度的轮回浅唱,从容向晚,清浅款款……
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4
冬天在曾经的记忆里是那么地萧条和感伤。你看那灰蒙蒙的天,再看那枯萎的干草在北风中摇曳着仅有的筋骨,真有点不忍心,恨北风的强劲。回想着曾经多么枝繁叶茂的情形,阳光照耀在油亮的叶子上,反射的点点辉斑,似千万位美人在玩镜子照人的游戏,好不热闹的场面。清新,宜人,整个是画的再现。现在只有枯黄的颜色,装扮着这个曾经是大家乐园的地方,也许在等待着什么...
雪,是人世间最纯洁的东西,经常说雪白,比喻罢了,怎么能和雪的颜色相比呢。在这一点上,人怎能夺天工呢?当天阴沉下来,雪就慢慢地从那灰暗的天幕中溜了下来,像是不愿与那恐怖的色彩为伍。当穿出天幕,她们个个都花枝招展,转转悠悠,就那样舞蹈着飘落了下来。整个枯黄的颜色在不到一会儿功夫,就全被雪的美丽所感染,整个世界顿时变得异常纯净。我喜欢这样的世界,每在此刻,我那跳动的心就异常激动,真想把时间凝结在那刻,不让时间老人把他收回。
有雪儿在的冬天,那是真的冬天,因为整个世界都会被洗涤一次,洗去一年的`尘埃,洗掉多少的丑恶,感化每颗善良的心,温暖那些亟待滋润的灵魂...
去年的冬天,分外地冷,上帝制造出了那么多美丽的雪花,派到人间,也许是丑恶的东西太多,触怒了上苍;也许是受苦的人太多,急需上天的滋养;也许是这个人间世界已变得异常庞大,需要更多的雪的颜色来感染。
时间就像是飞逝的流水,你怎样呐喊都无济于事。现在离春节已经很近,可在这个地方,诀别了一年的雪,竟还未见到半点身影。
没有雪的日子,思念,想接受天宫的洗涤之礼;也许是上苍不忍心,给这个庞大的人间再来一些寒意...
冬是枯黄的,冬是纯净的,冬孕育着生命,孕育着美好,我喜欢冬的气息。
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5
空气,寒冷。
冬天的脚步近了,树枝上的叶子落在了地上,变成了厚厚的地毯。清晨天亮得越来越晚,傍晚夜幕降临越来越早。
下雨了,淅淅沥沥的雨的声音很美妙,稀稀疏疏的。似乎还夹杂着小雪,天好冷。冬日寒冷的空气,吹在脸上,很冷。
傲然的大地,坚贞不屈的冬天性格,洁净的空气中夹杂着寒冷。冬天的脚步进了,带来了深沉和沉稳。
一阵寒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不禁打了个哆嗦。冬天的脚步近了,冬天给人坚强,冬天似乎在诉说着,对生命的一种考验,对生命的一种进取,对生命的一种享受。冬天的天空很高,冬天的风儿很冷。冬天的云彩是青色的,冬天的松树四季常青。小虫子在大树底下静静地躺着,鸟儿变得安静许多。
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音滴滴答答,往家赶的人们,脚步匆匆。
月亮星星很早就爬到天空了,夜幕来的更早了。
冬天的雨说下就下,第一场雪来得这么早。虽然不大,雪花飘在树上、房子上,惹人喜欢。
风儿毫不客气,吹得树枝摆动,吹得远处变得朦胧起来了。
冬天,一个美妙的季节,若隐若现,即将到来。让人觉得可爱极了,又是悄然无声,还仿佛是热闹无比。
寂静,一种冷美丽。
冬天的脚步近了……
篇二:今年的冬天不会冷
这个世界,在一个人要孤独的走一段路途时,我总想着把我对你的热切情怀表现得愈加深刻而独树一帜,好让我孤独的灵魂能找到心灵的舞伴,再度踩出舞步的精彩与绝伦。
或许,我们不该相遇,不该呢喃一场美丽爱情的动人私语。虽然雨巷里的一场邂逅,生成了烟雨江南里思绪飞扬的飘渺往事。但是,无言的结局,让这段珍惜了再珍惜的情感将永远在红尘中,颠沛流离。
今年的秋天,西北的这个小镇几乎没有落雨。一夜风紧,不知不觉中迎来了冬天。在秋与冬尴尬的交替中,我的世界变得寒冷而又空旷。对你的牵挂正如风中妙曼着舞姿的树叶,倾诉着一世的传情。飘然而下,落地成漡。这时候,来不及细想旧时光里的碎碎点点,默默地想,今年的冬天不会冷。我默默地问自己,此刻在坚持什么?又在等待什么?
我知道你惧怕冬天,因为脊髓病变引起的多方动脉硬化,不断地侵蚀着你的肌体,让你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于是你对这样的季节充满了绝望,可是你不能绝望。你必须挣扎在冰冷的病床上,忍受着病痛带给你撕心裂肺的折磨,让冬天的夜,孤独而漫长。可怕的冬天,会让你更加的弱不经风,可是你必须坚强。你必须支撑起你微弱的身体,用不断发抖的手在键盘上艰难地敲出女儿的生活费。且不知道,保姆的工资是不是有了着落?冬天的水管子会不会还在漏水?临街的小窗能不能传来除夕的鞭炮声和孩子们的嬉戏声?春天小鸟的歌喉是否能再一次唤醒你对春天的热情?
这样的冬天,我不知道自己该向你承诺什么?祈祷什么?只希望今年的冬天不会冷。
我不会忘记我们的约定,拉着你的手,一起去看南方的竹林,看池塘里吹泡儿的鱼儿如何欢快的浮出水面。如今这一切的美好,生成一生都无法抵达的宏伟愿望。当美好的约定已经变成了假设,我只想今年的冬天不会冷,盼望你走出这个可怕的冬天。
冬天的小屋,潮湿而又阴冷。你蜷缩的身体已经不愿做瑰丽的梦,如果梦没有了色彩,你会不会能再一次的想起远方为你驻足的我?这个时候,天公应该造一场雪,足足可以让这一场雪掩盖整个世界,掩盖人世间所有的纷争与喧哗,让粉妆玉切的.场景转移你的注意力和吸引力。这时候,万籁俱寂,思念是你血管澎湃流动的血液。生命在这一刻的奔腾跳跃,你一定感觉不到空气的寒冷。
岁月的厚重给记忆留下了熟悉浓郁的气息,只是我还是忘记不了你。那雨季里残留的一抹嫣红在我心头跳跃,不能复制,不能一一的表达出口,留给心里算酸的甜。
你的生命,活着不是为了赞美,是想获得更多人的承认,所以你确信,生命就是一场战争,感情也如此,只是不要败给忧伤,不要输给自己。
当牵挂超越了心灵,思念常常会打湿我的眼眸。我竭力地触摸往日的余温,只是你已不在灯火阑珊处。你说,你不愿意为谁,甘愿今生画地为牢。你也不可复制,又不想做为谁的嫁衣,更不愿做一个爱情的替身。
我想,如果痛痛快快的下一场雪,这样的冬天不算可怕。那冰雪覆盖下的泥土,会珍藏你温暖的记忆。虽然命运让你的许多美好拥有和愿望像落叶般的凋零,但是一曲“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壮举,会让你在春天到来的时候,给生命一种新的承诺。在远方,在愿望离你不远的地方,我盼望,今年的冬天不会冷。
篇三:冬天的期盼
辞别秋雨,静候冬雪。早知大雁南飞尽,岂料枯叶犹在枝;今年的冬天姗姗来迟,许是留恋些什么,不知是秋的丰硕、沉甸的果园?还是秋的高远而湛蓝的天空?冬的脚步早已跨进季节的门槛,但是冬的风景之门一直紧锁,没有往年那冷飕飕的劲风,没有清晨那路旁枯草上的一层薄霜;慵懒的太阳抚摸着路人的脸庞,似乎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今年是个暖冬嘞!”。
无意中,我仿佛看见冬的影子在太阳地里来回晃动,有些不安分地坏笑着。在我的记忆里,冬天历来都是寒气逼人、风雪交加的秉性。寒风吹得满街的树木都光秃秃的,行人穿着厚厚的棉袄,还戴着帽子围着毛巾;雪花纷飞的日子,人们却有些喜出望外,或是玩赏银装素裹的美景,或是感慨雪花洁白无瑕的品性,老农则憨厚地赞美着:“瑞雪兆丰年!”
今年的冬天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冬天该不会这么轻易的一溜而过吧?许是冬天给人们来了一个障眼法,把极冷的日子留在最后,将最美的雪景洒在岁末那喜庆的鞭炮声里吧。
不管怎样,暖冬的日子虽然舒坦,但是确实令人感到后怕。千年极冷的冬天,不会就在眼前出现吧?祈祷也罢,随意也罢,该来的尽管来吧!这也许就是冬天的另一幅面孔!不要期盼什么,冬天终会过去,春天依然会灿烂地走来!
描写冬天的精美散文 篇6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描写冬天的精美散文 篇7
冬天终于如约而至。一年四季是始于春而终于冬的。在岁月的旅行中,我们踏着春的希冀,顶着夏的炎热,跨过秋的萧瑟,与落叶一起满怀深情地走进冬天。品味冬的严寒与贫瘠,冬的坚强与冷漠……冬天何尝不是一首朴实无华、充满现实主义的抒情诗呢?
冬天没有迷人的诱惑,没有浮华的躁动,却有平常人悟不出的冰冷背后的激情和深刻。冬天没法让你感到轻松,要亲近它,就要敢于捧出一颗火热的心来面对它。
冬天脚步沉稳而从容地行走在辽远的大地上。冬的语言朴实简练,毫无雕饰,冬犹如一位睿智的诗人书写着岁月厚重的篇章。
冬,属于长风,属于冷月,属于白雪,属于纵酒高歌的诗人……记忆中的那场大雪是深夜悄然飘落的,来得那样突然而又温柔。在松厚无痕的雪地上,我们拔出自己稚嫩的双脚,推想着昨夜睡梦中,雪花静悄悄一片片飘落下来,耐心而沉着地改变世界,那情景使我对冬天充满了敬意。正因为这圣洁的白雪,才有了文人烹雪煮茶的风雅,有了农人瑞雪丰年的喜悦,有了旅者风雪夜归的情怀。
感受冬天,我们的内心洁净而安宁;感受冬天,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个飘雪的黄昏;每一个灯下静读的长夜,每一份于炉火旁那融化不开的浓浓亲情;感受冬天,让我们常常咀嚼回味过去的艰辛与磨难,让我们充满感动、自信与坚强。冬的力量无处不在,是冬天,填补了人生三季的缺憾,使四季永葆迷人的魅力。
冬日无语,如哲人。冬天,让我们慢慢走向成熟。
描写冬天的精美散文 篇8
原野上落叶飘零,丛林中繁花落尽,而城市的树木依然苍葱,路两边绿草如茵,点缀在冬青丛中一簇簇月季花毅然在冷风中摇曳着、绽放着,火红的、淡黄的、粉红的、纯白的,色彩缤纷,艳丽无比,给人以暖暖的感觉。
白杨树挺拔向上,葱绿的叶子中开始有泛黄的树叶点缀着,似乎仅仅是初秋的感觉。路边的法国梧桐黄叶多起来了,风起处,飘落了几片,也只是秋风扫落叶的意味。街心公园里的龙爪槐,头上还顶着那奇形怪状的绿色帽子,显得还是那么精神抖擞;一棵石榴树,已满树的金黄,稀疏的叶子中还点缀着几个涨红了脸,开着口笑的石榴,好像在为人们的'思想境界的提高而高兴。
马路右面的洋槐叶已落尽,干枯的枝丫显得苍凉,而左侧的国槐还一如既往地郁郁葱葱,显得精神抖擞,似乎在展示着中国人的气魄,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一个大型超市的门前,一些退休的老人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队,等着购买白菜和大葱。尽管现在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新鲜蔬菜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可经历过艰苦岁月的老人还是保留着那些悠久的传统习惯,过着朴素的日子,他们不辞辛苦,冒着早晨已显寒意的冷风,站在那儿排着队,为漫长的冬季储存白菜和大葱而等待着。
骑车穿行在马路上,不时有穿着前卫的时髦女郎擦肩而过,惹来行人的注目,她们大多身穿长裙,脚蹬长靴,披着洒脱的风衣,凸现出婀娜的身姿,漂亮的秀腿,给初冬的城市街头带来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个老太太推着三轮车有点蹒跚的走着,车上是腿脚更加不便的老伴,他们边走边说着什么,面带着微笑,没有一点对生活的哀怨,这才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真实画面,我想这也许这就是我们年轻人所要追求的幸福吧。
以一颗平常之心,感恩之心,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感受着社会的美好。今年的初冬没有寒冷,心里是柔柔的、暖暖的感觉。
描写冬天的精美散文 篇9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冬天的精美散文 篇10
枕在冬日宁静安祥的臂弯,踩着清晨的第一片柔软的银色素毯,揉触着空气寒凉的体肤,格外清越,一种空冥的感觉拉近了山野与闹市的距离,大地如此的沉稳安然,不露丝毫的慌张,静谧中清浅闲雅,清姿款款,温淡素洁……
跫足缓滞,安卧空旷静然之中,神自清怡,心自脱俗,有种欲行千里不觉沉的怡然,任思绪和着空气袅然,清韵幽幽,在庄重厚实的冬衣里尽情的舒展思绪,蒸腾温软,寻千枝觅万叶,哗然,丁玲……
雁行划过的江北,留下的那串省略号呢?原来绵延在一场漫天飞扬的素雪中,而后,走进冬结实的宫殿,恒古不变庄重的表情,一切便安然静默,
听,早晨的风,它睡着了,依然藏躲在夜的领口酣睡,那些调皮的雀鸟叼来第一片曙光,大地睁开惺忪黛霭的眼睫,揉醒了一个宁静的早晨,一切慢慢晕开……
那些天使的精灵呢,抖落与温度成正比的足已厚实的羽翎,袅然轻掠,蹲在萧索的枝头在舔食那莹甘露如棉……
想必季节倦怠了,休眠的万物静寂悄然,蜷缩成一尊慵懒静默的姿势,均匀的呼吸,生怕稍一动弹便扭痛了腰肢,风还是在冬天的早晨缓缓蔓延开来,试探着大地半酣的睡态,撩起几丝凌乱的碎发,打疼了枝头那几片倔强的枯叶,潸然而坠,
满地的零枫,支撑着最后的婉约,被湿寒淋漓过的芳颜几分憔悴,却褪不完那柚黄朱红的衣衫,嵌入大地宽厚的胸膛,盈款为隆冬里最美丽的书签,隐隐潺潺,吟唱生命里最悲呛隆重的晚歌。
那些杨柳呢,那片葱茏呢,循目,冷衫一袭,傲然地伫立旷野小道边,依旧守着年华朝夕更迭的岁寒,默然而坚韧地坚守着上苍赋予的使命,恬然装扮着垂暮荒芜的岁时,陪伴着生生息息一样嬉闹沧桑在这片土地的万物生息。
总有一些别致的婉约是华丽缤纷的,那盈玉魄冰魂呢,于寒寂的长廊翩跹旋舞,素袖轻袅,便撒落万朵千枝琼绒的仙婀,如鹅绒暖裘,轻轻地围在每一簇寒廖的颈脖,捂暖了光裸的荒凉,绲镶在松柏翠衣的领口袖腕,姿显华贵。
而在江南,却不因多了点什么而沉寂,无法晶结的心思,依然抖落满眸的忧伤,在某一个无人的静夜里,夺眶而坠,打湿了夜的鬓角,便同时也惊粹起一串长长的往事,
梦中,那叶碧水青澜间荡漾的扁舟渐渐也萧索了几分,怀想着三月柳帘的馨暖青翠,船橹缓缓,荡开一眸楚楚怜意的忧帘,于季节的繁华处转身,偶尔回眸。
从新绿到墨绿,江南从不曾岑寂,飘摇着亘古不褪的青色,绵延着殷殷不息的氤氲雾岚,从北方的粗犷萧杀中抽离,委婉袅娜,在拱桥的中央娉婷翩跹,在幽径弄巷中擎举着五彩斑斓的伞花,在微寒的娇喘中旋转出一婉婉清丽……
不知不觉走了很远,思绪禁不住飘飞,谁说冬季不够婀娜,看它凝态娴静温婉,听它心语静默呢喃,从喧闹中独处清寂,不与华宠,静谧安然,于季节的最深处默然心悦,结晶最美丽的六棱花瓣,雕琼枝琢玉树,用最深沉的厚度包容万物沧桑,抚伤过往,蓄积生命伊始再度的轮回浅唱,从容向晚,清浅款款……
名家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11
老舍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名家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12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 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 (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 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 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 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 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 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 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 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 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 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档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 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 “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 弥陀佛生日,那 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 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 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 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 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 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 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 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 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 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 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 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 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名家描写冬天的散文 篇13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象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仿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象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象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描写冬天的散文】相关文章:
冬天的写景散文(通用8篇)08-02
茅盾散文《冬天》(22篇)08-03
冬天散文(30篇)08-05
【荐】冬天的散文诗歌13篇08-05
描写冬天下雪的句子(6篇)08-05
【荐】冬天写景散文12篇08-05
冬天的优美散文(11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