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痕迹的随笔

时间:07月16日 网络精选 随笔 我要投稿

痕迹的随笔(7篇)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每一道痕迹都是时间的见证,每一段文字都是心灵的印记。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深入阅读、积极学习并借鉴那些关于痕迹的随笔范文。这些文档不仅承载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更是我们共同文化遗产的宝贵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您将学会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如何在文字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文字的世界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开始您的阅读之旅吧,让这些随笔成为您思考与创作的灵感源泉。

城市生长的痕迹杂文随笔 篇1

  经过了过去经常去的一个饭店,它于去年倒闭了,但是由于它过分严重的地标性,这个闹市中空荡荡的建筑,无法马上成为其他的替代品,只能依旧竖立在那里。没有靠近的人们会以为,它还是如常营业。但是今天我久违地靠近后发现,门口的树丛变得乱糟糟的,过去有人操持的时候。它们会被建成适宜的模样,而现在则是自由地生长,让这个建筑变得越发荒凉。

  我还能透过玻璃看见建筑里面的构造,那些我们曾经坐过的凳子,吃过蛋糕的桌子就依旧,仿佛是一个个橱窗。

  不一会儿,天就黑了,匆匆忙忙地去吃晚饭,正好在雷雨前到达饭店。店里几乎没有人,芒果味的啤酒,简直就是夏天的'味道,久违地我吃下了许多东西,获得了名为“饱腹”的满足感。我看着火炉,给朋友讲了黑石城的故事,说了前半段的时候她说她好想去,说了故事的后半,我说我既想去又不想去,她说她也是。

  饭后散步的时候,她总是拉着我的手,而我却觉得不习惯,我的手是松弛的,而她是用力的。逛过一家家店铺,试了一些外套,互相取乐,即使没有买东西,也依旧快乐,快乐和轻松本来就不必花钱,而这总得需要一些压力才能意识到。

  回去的地铁上,她说她昨天睡得很晚的原因,是因为在看我发给她的书,我很高兴她喜欢我推荐给她的书,纵使我已经忘记了书中说了什么。其中我们讨论了婚姻与爱情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最近看到的句子:“在一起是为了获得什么,而不是为了舍弃什么。你原定的人生计划里面明明有着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要因为我的存在而舍弃那些?”

  无论是工作,朋友,爱人或者家庭,都是为了互相扶持,互相获得一些东西,而不是为了舍弃。

  与朋友告别后,我又独自一人在地铁上。觉得大家都很陌生,即使是路人,也会有某种类型的路人总是出现,比如说暑假总会出现的孩子,在去见爱人路上的女孩,等候着车的青年。但是现在车上总是遇不见这样的人了。这一切都使我逐渐感到陌生。

  于是想起了家楼下的大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它们也在成长,但是我总会忘记这样的事情,它们变得更高,变得更加茂盛,于是我会说,它们好像和我记忆中不一样了。

时间的痕迹心情随笔 篇2

  太阳最后的一片余晖,也悉数撒给了静默的山头。山头寂静不语,似乎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与它对话。

  它已为一个寂寞的承诺,守候了几千年。那些深情的对白,已让清风撕毁,世间,它的感情永远空位。

  痴心地等候,不为任何一个结果,梦里的凄风依绕,她,在记忆中从未变老。下一个等候的季节,你会独坐在哪一个巷口?

  只看白发催生,便已心疼年华。那一页对白还在手上温热,说不完人世无情的捉弄;她,只是在回忆中逗留。

  让往事随风,下一世能否再相遇,弥补这一世早已是泣泪如血的遗憾?

  青衣辗转,回首在邂逅的瞬间。那一刻,便是往事所有反复回忆的纠结。你这朵花,是否已枯萎。

  杳无音信的日子里,思念过去,延续往事的风情。得不到的'风景,在谁的手中,将美丽折减,散落一地,无从拾起。

  我无法知晓,无从知道,我始终杳无音信,在迷惑中,谎告无音的思绪,默默描绘你的身影。

  你,是我此生落笔的孤寂。提笔念你,落笔想你,是你,左右着我从笔尖抖落的一页一页情绪。

  书写归期,能见久违的笑靥,仍能动我心忧,解我哀愁。你在我书写的字里行间,永远存活。

  时光,让双手变得枯瘦,开始颤抖。

  请别让我,坐落空城,梦成空!

  感受身体的余温,还能让心灵存活。望穿秋水的思念,何人解。

成长的痕迹美文随笔 篇3

  我们这一茬祖国的野草,小学碰到六年制,初中毕业恰逢职业教育发芽,高中时期偶遇到学潮,抵抗过去了。好不容易参加工作了,又喜迎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分配的国企,还没来得及涨工资,就纷纷该倒闭的倒闭,该下岗的下岗!呜呼——小人物的命途当真多舛也!

  参加工作后的我,在草丛里窝着,越来越感受到“学历”这支花朵的魅力,这才咬紧牙关以笔为刃,重新披挂上马。在工作的缝隙里拿下五门功课,谈何容易?突击了一个月,预料之中的没能攻下成人高考的城池。这时,我那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筋再一次奇迹的绷紧了,放弃了和所有的朋友的交往,拒绝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媒妁之言,专心致志的来做一回学问。

  由于我是职专毕业(包分配),很多高中的课程也就是蜻蜓点了一次水,所以复习功课等于从头再来。语文,数学,政治,地理,历史,幸好没有我最头痛的英语。看到又刻苦又辛苦的我,同事们也主动的分担我的工作,我有时也心血来潮的给他们炫一炫辩证的唯物主义论或者从马六甲海峡到苏伊士运河的观光路线等等。总之,由于早就用我的“一身汗两手油”的实干精神和革命群众打成了一片,所以大家也格外的照顾我这个有上进心的“小兄弟”。

  功夫还是不负有心人的,来年的成人高考结束后,我以超出分数线80分的优异成绩,被山东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录取。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我顺利通过了经济法专业的19门课程。拿到了国家认可的'大专学历,也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

  以后的日子,真想在单位上施展拳脚,好好的努力一番,也让青春的花朵怒放一次。没想到刚刚从基层锻炼了两年提升为最年轻的班长,我们这个曾经红红火火的国有企业就迎来了改制,抵押,破产,三部曲!转眼间大部分的厂区都变成了居民楼。就这样“花儿”还没来的及开的我,就被无情的斩草除根了……

  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生之路,怎会是笔直的?让改革的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只要有一把种子,无论什么样的土地,我们野草们就会在将来的日子里毫不犹豫的长成一片春天!

  生活不再是无病呻吟,风雨越大,越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生长着,我快乐着。我和妻喜结良缘后,用勤劳的双手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天天忙碌着,忙碌着,早已忘记了惆怅与感慨。

  漫漫人生路,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一路风景!爬到四十岁的山坡,猛然发现我们生命中所能领略到内容,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中的沧海一粟而已……

嫁接的痕迹杂文随笔 篇4

  “书为心画”,就是说书法创作时心情不一样,书法作品和绘画都会留下“心迹”,书法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表达,通过线条的质感表现出来了。读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她就对曹雪芹前后修改增删的文字特别敏感,她能读出修改前后不同的文字内容来。这个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是做不到的。

  话又说回来,我们嫁接的各种各样的植物,不论过了多少年,总是有痕迹可循的,说白了,嫁接处就是个“伤痕”。有一部分红学研究者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而后四十回是程伟元、高鹗整理出来的。也许是我对文字不太敏感,我一直想找出80回和81回嫁接处的痕迹来。在我,有点难。不论怎么读,好像难有嫁接的痕迹。即使有,也几乎与第80回无缝无痕对接。这个感觉一直存在,许是我对文字不太敏感吧。其实,只读第80回和第81回,基本上是很难读出这嫁接的“伤痕”的。至少在文字上是很难判断出来的。人们认为后40回不是曹雪芹的原本,是一些人物命运和结局违背了曹公之原意。其实还有脂评本只有80回本的原故。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这样评说《红楼梦》续书问题:“曹雪芹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已成书八十回,此时距他死还有七八年之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该书已经脂砚斋‘四阅评过’,此时距雪芹‘书未成,泪尽而逝’也还有三年。……。所以林语堂先生断定程伟元、高鹗是‘补’足残稿而不是‘续作’……”。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台湾著名作家高阳。林语堂与高阳身为小说家,均是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把握续书的固有特点。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还120回本的《红楼梦》版权归曹雪芹。自然有它的道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至于程伟元和高鹗为何有时违背曹雪芹原意、为何有时与前文有明显矛盾,当然在于他们自己对曹公的理解或有意改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原曹雪芹的原意那实在是一件万分困难的事。《红楼梦》本不是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文学著作。就是前八十回本,曹公的原意也被曹公改了又改。就是秦可卿这个人物,虽然完整地写完了一生,可谁又能读出曹雪芹对秦可卿的原意呢?因为读不出,才有红学研究者研究《秦可卿之谜》。

  我们是普通的红学爱好者,高与深的就让红学或者曹学研究者去研究。至于这些嫁接的内容,不论是曹公自己的,还是程伟元、高鹗、刘心武,……。都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读《红楼梦》不要用历史的眼光,而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读,其实都很棒,很完整,很耐看。

痕迹的随笔 篇5

  喜欢读书,从书中获得某些教益,都是一种长久以来的情感,虽然有很多的朋友都无法理解,总感觉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人,喜欢一个人的生活……我深知自己不是那种能超脱得了的人,所以我也不做徒劳的逃避,索性沉浸在其中,365网友随笔 痕迹。我想,既然喜欢,既然他们会给自己带来某种教益,那就让我全心全意地去承受吧,即使只是痛苦也罢。倘若多年之后,我已变得无法与现在的自己相认,那么这种痛苦却不乏甜蜜的体验也将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当然,这不会痛苦,可是任何事情我都喜欢一分为二地看待……

  从前,我喜欢清静自守,孤僻的性格,独行的生活,使我无法很好地融于人群中。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是单调的,孤僻的女孩,成绩优秀,思维怪异,落落寡欢,索居人群。只有自己知道这个世界很丰富,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地。自己耕耘、种植,自己收获、贮存,在这个热闹非凡又易随波逐流的年代,我是个被冷眼相对的异质者。可是这样的生活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就被打破了,而且给我的不清楚自己的心情,只是初中毕业后的那个选择让我刻骨铭心,中专毕业后我豪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充电,谁知一发而不可收拾,让我的生活一下子充实了好多,自己也一下子变得开朗起来,经验交流《365网友随笔 痕迹》。

  在我20年的生命中从未有过这样轻松的'欢笑。生性的孤僻多辛的曾使我活得很沉重。在知识而前,却突然迸发出一种生机,我不能不相信这是上帝赐于我的最好的礼物。曾几何时,我无法在许多朋友的面前找到完全放逐自己的另一颗宽容的心,总是怀是失望伤心地自己捧心而泣。我以为我永远都只能这样,再也找不到我精神上的寄托,不会给生命找到可以相托的土地相歌的灵魂。真的,现在,我的放逐自然地发生了。当然,我知道生活是多彩的,我们应该用整个身心去呵护它,将会是生机无限,这只是在一个方面给我带来了精神上的充盈。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在那长夜难眠,台灯相伴的日子里,我的心已被紧紧相拥,听着那样的心跳,感受着那样的气息。我已无太多的奢求!

  我也说不清楚在自己的血液中注入了些什么,总感觉自己有一分说不清楚的……,和你们的相识相惜,末必天天见却如天天见。我也会如品茶般体味个中的浓酽或香谈,其味也甘。我一直相信心有灵犀,即使我们素不相识,也一定会有情相随!

  其实这一切,给我带来如今幸福的这一切,往往是在经过时间之流的洗刷后更为铭心刻骨。我们每一位朋友,每一位 的朋友,不管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多长多短,在我的心中都有着它们积各自一段长长的文字。虽然在年少的我们心里,没有足够的沧桑之感。

  但是,我是真诚的,我们是真诚的。这一切,都是真诚的!

心情随笔《流逝的痕迹》 篇6

  我的第一反应,

  是茶杯里的水垢。

  不是因为我甚于入微的观察,

  而仅仅是,因为我太懒。

  懒到早已不记得上一次洗杯子是在什么时候。

  遥远。遥远。很遥远。

  那些都是很遥远的记忆了。

  手里拿着的,那个买了好久用了好久水垢积了好久的杯子。

  温热的蜂蜜水。

  透着的是微温的暖意。

  萧瑟的。

  秋日如此。其实也算惬意。

  于是对那些偶尔剥落的悬浮于水中的些许水垢继续视而不见。

  心里厌恶它们危害健康的同时,嘴里却如故喝着。

  至生死于不顾。

  或者无关生死。

  也许此世上,不,就在这个烦嚣的城市里,就在这座写字楼里,就在这个楼层里

  ——甚至就在这个办公室里,

  就有人和我一样,

  一边喝着水,盯着光点闪烁的'屏幕,一边总是说着忙碌忙碌。

  恬不知耻地,让一切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事情都成为让水垢在茶杯里得以永生的正当理由。

  美其名曰,让之记录我们过往的记忆。

  其实不过是最终化作直接扔掉然后换上一个新的喜欢已久的新杯子的寡情薄幸。

  再多再多的,都会成为过去。

  痕迹斑驳。

  有的人把它用相框裱起来。有的人用玻璃柜陈列起来。

  有的人随手丢弃。有的人付诸一炬。

  于是有的成了古董成了传奇。有的成了垃圾成了随风。

  一阵飞去。

  然后不见。

  然后然后,再也不见。

  就像遗忘。

  不是不舍,而是买换新的杯子也需要成本。

  荷包的成本。狠心的成本。

  总有一些人,在这个薄情的空间里孤芳自赏般留情。

  恐怕我亦是如此。

心情随笔记忆的痕迹 篇7

  想起暮云,心里就会出现这样一句话:“弯月孤星泪,暮云树影情”这是我在暮云见过的最美风景,却在我最伤心的时候出现。伤心也罢,现在我想写下的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我在暮云的工作,或许将是这一生最辛苦的工作!这份工作的经历,肯定会影响我的一生!

  我当时是工地的小工。那时正是酷热的时候,住在只建成毛培的别墅中,卫生条件很差,身上还长了一身的痱子!晚上常常因为痱子的困扰而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的忍受!这段时间我的搭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名字我已经记不起了,不过他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过客,名字倒不像他的故事重要。他个子不高,常年辛苦的劳作使他更加显得瘦小。岁月像刀一样,无情的在他脸上雕出了不该有的苍老。疲惫的双眼中隐含了太多的沧桑,岁月应该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见证人生的经历吧!

  一个下午,天难得出现凉爽,我和他在离班组较远的地方做清理材料的工作,工作量不大,所以我们可以偶尔悠闲的坐着聊聊天,享受一下被风吹拂的舒爽!他像往常一样,一歇下来就会来吸一根自己的卷烟,我在他的影响下也会偶尔吸一根!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望着天空的时的眼神,虽然并无多少生活经历的我无法读懂这份深邃,但这个时候我也会情不自禁的变得深沉起来,这或许就是人心灵本有的交流方式吧!

  那时,他的妻子已去世5年了,儿子18岁,和我当时一般年纪,在我们市的一所职业中学上学!说起儿子,他情不自禁的深深叹息了一声!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很多时候,命运悲惨的人比其他人更不明白自己的处境,或者是因为去面对需要太多勇气,所以选择逃避!据他的了解,儿子在学校根本就没有读书,成天在混日子,就像很多在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样,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而变得堕落!其实我的高中又何尝不是呢,因为没有正确对待成长和挫折,慢慢也变得堕落,失去了自己的信念,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天天在外边混日子,从不去思考未来将如何?每一次听到父母从远方电话里传递的叮嘱,我总是不知怎么去回答!甚至,我一次又一次的用谎言来应对他们对我学习的询问!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曲折,而重要的是,自己最终能够感悟,!五十多岁的.年纪已不适合做这种辛苦的工作。虽然生活确实常常让人很无奈,但心中的爱和责任却足以给予支撑面对一切的力量!还有什么是一个在最艰苦环境下沉淀了半个世纪的人不能面对的呢?老人的儿子并不明白父亲的艰辛,也并不理解父亲的爱!无言的爱真的很难让未经世事的人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太自私,只想着得到爱,而且还认为亲人应该让自己轻松地感受到这份爱!可是我们并不是矫情的孩子,我们的父母也不是善于将爱直接表达出来的人,朴实的他们更多的是把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或许一句并不温馨的关切话语,或许一个并不温柔的关爱动作…….

  老人提起他儿子时,脸上并没有责怪的神色,虽然有一声深深的叹气,可我总觉得这是对他自己的责备,这叹息声附带了太多,无论如何也我无法完全明白的!我想,每个父亲在对自己孩子失望时都会有一声这样的叹息!不知道父亲看到我那年高考成绩时的叹息,是不是也是这样沉重!

  很多时候是我们误解了太多,所以有了许多的遗憾,可能这就是生活的必修吧!

  总想更好的体会,总觉得生活的追求在远方!其实,我们都是活在现在的时光中,现在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副画面,每一份感觉或许都会成为将来的怀念!总想得到更多的爱,总觉得爱应该不断去追求!其实,爱更应该去细心维护,去用心升华!

【痕迹的随笔】相关文章:

青春的随笔20篇(荐)07-04

雨的随笔散文(6篇)07-04

旅行的随笔散文(10篇)07-04

美文的随笔(30篇)07-07

爱的杂文随笔(16篇)07-09

遇见的随笔(13篇)07-09

秋的随笔(17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