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

论语诚信的句子

时间:07月26日 网络精选 唯美句子 我要投稿

论语诚信的句子(10篇)

  打开智慧之门,让我们一同探索《论语》中诚信的深邃内涵。每一篇范文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阅读它们,如同与圣贤对话,必将点亮你的人生旅途。现在就行动起来,一起在书香的世界里寻找那份永恒的诚信吧!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篇1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7、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2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巧言令色,鲜矣仁!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2、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朝闻道,夕死可矣。

  5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论语诚信的句子 篇2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下文就是论语中诚信句子与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颜渊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

  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十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

  (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用的人交友,同见闻多的人交友,就有益。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表面友善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就有害了。”

    十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论语诚信的句子 篇3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1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5、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7、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18、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7、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2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巧言令色,鲜矣仁!

  3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3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1、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42、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9、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3、朝闻道,夕死可矣。

  5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论语诚信的句子 篇4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论语诚信的句子 篇5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孔子曰,诚实守信,崇德也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小车无軏。

  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4、说话真诚守信,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谨慎。孔子说,爱护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篇6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就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

  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

  1/3

  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 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讲诚信的句子 篇7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论语中有诚信的句子 篇8

  2、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5、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9、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中诚信的句子 篇9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11、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1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1、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2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7、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28、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0、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1、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2、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3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6、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7、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3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0、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精选

  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5、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8、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一句关于诚信的格言

  1、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3、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黎里,英国散文家

  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7、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

  8、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9、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1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2、人类被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3、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1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5、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以诚信为主题的格言

  1、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3、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4、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7、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10、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1、不要说谎,不要害怕真理。——(俄)列夫。托尔斯泰

  12、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13、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赛,英国作家

  14、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5、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关于诚信的励志格言

  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3、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6、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8、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9、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2、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13、多虚不如少实。——陈甫,宋朝哲学家

  14、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英)莎士比亚论语中关于诚信的句子

  15、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16、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7、诚实最好的政策。——弗兰克林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论语关于诚信的句子 篇10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下文就是论语中诚信句子与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四、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

  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以上出自《学而篇》

  七、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八、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篇》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九、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颜渊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辨清昏惑。孔子说:“注重忠信,遵从道义,就能提高道德。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巴望他死掉。既希望他活着,又巴望他死掉,这样(好恶无常)便是昏惑。(《诗经》上说:)‘肯定不会困此得到好处,只会收到相反的结果。’”

  十、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十一、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卫灵公篇》

  (译文)子张问怎样(使自己)行得通。孔子说:“说话真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到了落后野蛮的国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说话不真诚守信,做事不厚道谨慎,那么即使在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似乎就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在自己面前,坐车时,似乎就看见这几个字刻在车辕的横木上,做到这样就处处行得通了。”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十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

  (译文)孔子说:“三种朋友是有益的,三种朋友是有害的。同正直的人交友,同守信用的人交友,同见闻多的人交友,就有益。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表面友善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就有害了。”

  十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论语诚信的句子】相关文章:

诚信的美文(通用17篇)07-13

诚信共赢句子(6篇)07-16

诚信的优美段落(16篇)07-19

致青春的句子励志句子(13篇)07-22

经典论语句子(30篇)07-22

论语经典句子(通用30篇)07-22

讲诚信的名言(30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