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箱》教学设计(14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尤为珍贵。今天,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探索几篇关于《信箱》的教学设计范文。这些文档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对教育充满热情的朋友,都能从中获得灵感与收获。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吧!
《信箱》教学设计课件 篇1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 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 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 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 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箱、邮、圣、脊、梁、腹、煤、迸、炽、佛”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3.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通过阅读地球信箱的信件,感受大自然的美,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拟人句的表达方法,体会语言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畅谈地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句型:地球是________的,因为它_________。比如,地球是美丽的,因为它有锦绣河山。)学生仿照例句说说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引出课题。(出示课题:地球信箱)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及脉络。
1.检测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指名认读,正音。②指名带读。③说说易错的字音、字形。
2.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完成习题。(课件出示习题)
课文开头总的写地球是_____,盛满了无数爱的信件。
然后,作者具体写了地球信箱中的__封信,它们分别是__、__、__、__。
最后作者想加入写信的行列,写给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__、__、__、__。我期待它们变绿、变美、变得生机勃勃。
3.汇报、交流习题。
4.引导学生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课件出示例句:它把雪白的信纸一次次地铺满了天地,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儿下笔。),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三.精读课文,学法、悟情。
[精读]
1.(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想象,体会情感。
2.指导朗读方法。(课件出示:要读得轻柔、舒缓,读出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同桌相互练习读。
5.学生配乐齐读。
[学法]
1.分析2-5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①划出2-5自然段每段的第一句话,齐读。
②想一想,这四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反问句的作用。(课件出示: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这些美丽的信件,哪一封不感人至深?哪一封不给人启迪?
这些美丽的信件,每一封都感人至深,每一封都给人启迪。)
[悟情]
作者提到了哪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为什么说它们是被我们遗忘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被遗忘的伙伴呢?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愿?
四.习作练笔,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仿照2-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封信:想象荒山、污河、沙漠、灰蒙蒙的云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会给大地写什么样的信?(任意选择其中景物,也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与之相类似的景物来写。)学生按要求写信。
2.交流学生所写的信。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读了地球信箱里一封封美丽的、充满爱的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荒山、污河、沙漠、灰蒙蒙的云天向人类求助的目光,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那么就让我们爱护地球的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吧!(课件出示:保护地球 人人有责)
《信箱》的教学设计 篇3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6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信箱》优秀教学设计 篇4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娃丽冒着风雪把一封被邮递员送错的从前线寄回来的重要的信及时送到了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使学生从中受到做人要有责任感的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自主阅读课文,感悟做人的道理。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
学生:了解信箱的功能和邮递员的职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孩子们,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今天我们所学的信箱却迥然不同,它里面还装着更珍贵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勾画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3、全班交流。
三、紧扣重点,体会感悟
1、文章的哪部分最使你感动?(三、四部分)为什么?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3、带着你的体会自读课文;抽读,评价;分角色朗读。
4、娃丽给石铁潘诺夫一家带去的仅仅是一封信吗?还带去了什么?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是啊,所以石铁潘诺夫才这样写道(学生读信的内容。)
6、因此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1、孩子们,学完课文以后,你认为信箱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讲讲你身边的有责任心的人或者事。你从这些人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信箱》教学设计 篇5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6
这篇选学课文是根据前苏联儿童故事改编的。它记叙了小女孩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热情地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贝贝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故事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意义,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儿童生活情趣。
全文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课文开头至“她天天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记叙的是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的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重”、“汗涔涔”来理解贝贝为什么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第2部分(“有位年老的女教师”至结束),记叙的是贝贝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事。教学时,教师应在学生理解并感情朗读重点句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贝贝为什么把一束鲜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这是一篇选学课文,教师可根据课后思考题指导学生自学,并在重点、难点处予以点拨。
二、教学目标
1.读准“贝、涔、偏、僻、巷、订、杂”7个生字的字音,理解“沉重、汗涔涔、偏僻、小巷”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却”、“所以”所在句子的前后关系,能用“却”、“所以”造句。
3.理解并感情朗读4个重点句子。
4.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5.初步学习分角色朗读。
6.了解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初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她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并感情朗读4个重点句子。
2. 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四、课时安排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信箱里怎么会有一束鲜花呢?这束花又是谁送的呢?请大家自学课文。
(2)自学课文(出示小黑板),思考:
A.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B. 课文主要写什么?
C. 贝贝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D. 贝贝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E. 按CD两问题,给课文分成两部分。
(3)检查预习。
A. 检查词语读音(用卡片)。
B. 课文主要写什么?按CD两问题,课文可分哪两部分?
(4)讲读课文第1部分。
A. 默读课文,贝贝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句子,并用“”标出。
B. 指名读“阿姨背着沉重的邮袋,脸上汗涔涔的。“贝贝看到了怎样一幅情景?(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说,教师随机解释“沉重”、“汗涔涔”)
C. 贝贝看到这情景,心里是怎么想的?
D. 用“因为……所以……”说说贝贝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E. 贝贝准备帮阿姨送信,她是怎么要求的呢?默读课文,分别用红笔,蓝笔标出贝贝、阿姨说的话。
F.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G. 练习分角色朗读。
(5)课堂练习。
A. 抄写生字词。
B. 同桌分角色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① 指名读1、2两句话,贝贝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关信?
② 指名分角色朗读。
(2) 讲读课文第2部分。
① 默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贝贝要送花给女教师?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铅笔划出课文的有关句子。
② 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贝贝听了,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
③ 贝贝听了阿姨说的话,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老师坐在门口等什么?(贝贝的到来,信件杂志、报纸)
④ 贝贝、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快乐和希望,引导学生弄清贝贝、报纸杂志信件与快乐和希望的关系。)
⑤ 课文是怎样写贝贝给女教师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读:女教师每天都微笑着欢迎贝贝,因为贝贝天天给她送去快乐和希望。
(这一句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⑥ 今天女教师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于是贝贝就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了各种野花。她把这束野花插到信箱里,当女教师发现信箱里的花束时,表情是怎样的?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句子: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巾在自己的脸上。
女教师的心情怎样?(喜悦)
(引导学生从“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动作中体会女教师的心情。)
⑦ 读三个重点句子,说说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教师归纳:贝贝为了不使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它日子一样充满快乐和希望。
(3) 总结全文。
轻声读全文,你喜欢贝贝吗?为什么?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
(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内容)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4)分角色朗读。
①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同桌之间练读,然后汇报。
3、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她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
教师归纳:娜塔娅为了不使年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他日子一样充满希望和快乐。
(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
(引导学生弄清娜塔娅、报纸杂志信件与希望和快乐的关系。)
(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
学生读:女教师特别喜欢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句话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想一想:你喜欢娜塔娅吗?为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
五、识字
1、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
(1)读读文前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读。
(3)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全班集中汇报,归纳总结。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姐姐》。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8
《信箱里的花束》记叙了小女孩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热情地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故事,赞扬了娜塔娅助人为乐、关心她人的优秀品质。故事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而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有儿童生活情趣。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文开头至“‘有您的,给!’她快活地说。”),记叙的是娜塔娅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的事。
第二部分(“有位年老的女教师”至结束),记叙的是娜塔娅给年老的女教师送花的事。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应采用直击重点的策略,通过自学方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两部分内容,然后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第二部分的品读。在汇报时,教师适时点拨,以达到比较好的阅读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
(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2逼范量挝牡谝徊糠帧
(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内容)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4)分角色朗读。
①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同桌之间练读,然后汇报。
3.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她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
教师归纳:娜塔娅为了不使年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他日子一样充满希望和快乐。
(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
(引导学生弄清娜塔娅、报纸杂志信件与希望和快乐的关系。)
(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
学生读:女教师特别喜欢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句话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
1庇懈星榈乩识寥文。
2毕胍幌耄耗阆不赌人娅吗?为什么?
3毖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
五、识字
1.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
(1)读读文前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读。
(3)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全班集中汇报,归纳总结。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姐姐》。
第16课《信箱》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语文教案-信箱由教案频道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 篇10
一.畅谈地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句型:地球是________的,因为它_________。比如,地球是美丽的,因为它有锦绣河山。)学生仿照例句说说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引出课题。(出示课题:地球信箱)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及脉络。
1.检测生字学习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①指名认读,正音。②指名带读。③说说易错的字音、字形。
2.带着问题分组读课文,完成习题。(课件出示习题)
课文开头总的写地球是_____,盛满了无数爱的信件。
然后,作者具体写了地球信箱中的__封信,它们分别是__、__、__、__。
最后作者想加入写信的行列,写给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__、__、__、__。我期待它们变绿、变美、变得生机勃勃。
3.汇报、交流习题。
4.引导学生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课件出示例句:它把雪白的信纸一次次地铺满了天地,满腹的话儿不知从何说起,从哪儿下笔。),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读一读,体会拟人句的作用。
三.精读课文,学法、悟情。
[精读]
1.(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聆听,想象,体会情感。
2.指导朗读方法。(课件出示:要读得轻柔、舒缓,读出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同桌相互练习读。
5.学生配乐齐读。
[学法]
1.分析2-5自然段的结构,体会写法。
(课件出示:①划出2-5自然段每段的第一句话,齐读。
②想一想,这四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比较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体会反问句的作用。(课件出示: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
这些美丽的信件,哪一封不感人至深?哪一封不给人启迪?
这些美丽的信件,每一封都感人至深,每一封都给人启迪。)
[悟情]
作者提到了哪些被我们遗忘的伙伴?为什么说它们是被我们遗忘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被遗忘的伙伴呢?作者有什么样的心愿?
四.习作练笔,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仿照2-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封信:想象荒山、污河、沙漠、灰蒙蒙的云天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会给大地写什么样的信?(任意选择其中景物,也可以从生活中选择与之相类似的景物来写。)学生按要求写信。
2.交流学生所写的信。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读了地球信箱里一封封美丽的、充满爱的信件;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荒山、污河、沙漠、灰蒙蒙的云天向人类求助的目光,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那么就让我们爱护地球的环境、建设美好的家园吧!(课件出示:保护地球 人人有责)
五年级语文下册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贝贝主动帮助邮递员阿姨送信及给女教师送花的故事,领悟贝贝的行为和语言,欣赏贝贝如花般美好的心灵,并受到熏陶与感染。
2、整合文本,在反复的感悟与融情的想象中发展语言。
3、品味语言,感情朗读部分重点句子,在读中提升情感。
教学重点:
1.深刻领悟贝贝美好心灵,有感情朗读部分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中贝贝“送”的内涵及花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随机)
一、 自由畅谈,揭示课题
1、板书:花(这个字给你什么感觉?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说说你会用什么词?)
2、板书:信箱(当信箱与花联系起来的时候,你的脑海中会迸出什么问题?)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的课文,题目是——(生读)信箱里的花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同学们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读文。(翻开书147页)
读书要求:读通课文,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A、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读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吧!(简短的评价及正音。)
B、听了你们的朗读,现在老师想请你们说一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随机解决刚才课题质疑时同学的问题。了解文中的两件事,板书:送邮件,送花。)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刚才很多同学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和大家分享,这本身就是一种美。文中有个孩子的话和行为也很美,她就是——贝贝(生说)。出示:贝贝的哪些话和行为使你感到佩服?(默读课文,请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2、交流:贝贝的哪些话和行为使你感到佩服?
重点指导:
(一)句子:“我跟你一起走,你送一份到这户,我送一份到那户,这样就快多了。”“我不怕累”
A、为什么这儿让你感到佩服?(请生说理由)
B、阿姨和贝贝熟悉吗?是呀,她们只不过是陌生人,大部分陌生人可能就都袖手旁观了,而贝贝却想着帮助阿姨。当阿姨婉言拒绝她说“邮袋太沉”“会累着你”时,贝贝就不帮忙了吗?听了阿姨的话,贝贝怎么想的呢?
C、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贝贝告诉大家,一起来——(读句子)谁再来告诉大家这样的贝贝——(指名读并评价,例:说的多坚决、说的多果断……)
(二)“女教师每天都微笑着迎接贝贝,因为贝贝天天给她送去快乐和希望。”
A、为什么这儿让你感到佩服?
B、随机:哪个词令你感到贝贝的极不简单?
C、想象:
(1)当 时,贝贝依然送去快乐和希望。
当 时,贝贝依然送去快乐和希望。
(2)星期一 贫困山区孩子 寄来的 感谢信 ,是贝贝把这快乐和希望送去的。
星期二 寄来的 ,是贝贝把这快乐和希望送去的。
星期三 寄来的 ,是贝贝把这快乐和希望送去的。
……
(三)“贝贝听了,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
A、为什么这样的贝贝让你佩服?
B、朗读训练: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如果我就是贝贝,我会这样想——(师范读),如果你就是贝贝,你会怎样想——(指名读),把贝贝的心里话一起告诉阿姨,告诉大家——(齐读)
(四)“贝贝穿过大街,跑过小巷,来到郊外。郊外的田野上,开满了各种野花。她采了一大把最好看的花,有红花、黄花、还有蓝花。”
A、为什么这样的贝贝让你佩服?
B、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似乎看到了什么?
C、谁能读出这样急切、充满爱心的贝贝,请你来,再找个同伴一起好吗?(找同伴读——齐读)
(五) “这天,女教师发现自己的信箱里没有信,也没有报纸,却插着一束美丽的野花。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A、为什么这让你佩服贝贝?
B、当女教师意外地发现自己信箱里插着一束美丽的野花的时候,她会怎么想?
C、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时,心里又是怎么想?
D、您能读出老奶奶的惊喜、珍惜与感动吗?轻轻地读读(自由练,再指名读,然后推荐读。)
3、贝贝给邮递员、老教师送来的仅仅是花吗?还送来了什么?(学生板书:帮助、轻松、好心情、爱心、感动、快乐、祝福、牵挂、美丽、享受……)
四、提升主题,拓展内涵
再读句子:“贝贝穿过大街,跑过小巷,来到郊外。郊外的'田野上,开满了各种野花。她采了一大把最好看的花,有红花、黄花、还有蓝花。”(个别读,齐读。)
看着这多姿多彩、美丽芬芳的野花,再想想让我们敬佩着的有爱心、善良、乐于助人的贝贝,你能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鲜花)
五、眷注文本,升华情感
1、学期即将结束,贝贝被推荐为“阳光女孩”评比的候选人,我们都是贝贝的亲友团,我们都支持贝贝。现在已经到了最紧张的时刻了,如果你是邮递员阿姨或者是年老的女教师,你将会用什么样的话语感动评委呢?
邮递员阿姨激动地说: 。
年老的女教师深情地说: 。
2、结课:推荐留在刘老师心中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学目标
1、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并能用“却”、”“所以“各写一句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写了哪两件事:
2、自学生字新同。
3、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1、揭题、导人。
“信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花束怎么会到信箱里?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师范读课文。
(2) 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写了她哪几件事?
(3) 第一件事在哪几个自然段?第二件事在哪几个自然段?
(4)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课后中的两个小问题。
(5) 把两件事合起来说一说贝贝做了什么。
3.学生自学课文: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理解词语意思。
(4)提出疑问。
(5)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词语;
②指名分段朗读;
③质疑问难。
4.作业:
(1)抄写词语。生字。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2、体会贝贝心中有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1、复习。
(1)分小组读全文。
(2)说说贝贝是怎样帮助邮递员阿姨和给老教师送鲜花的。
2、 想一想,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3、 你从哪些方面看出贝贝是个关心别人的孩子?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 续写一句话。
这天,女教师发现信箱里插着一束美丽的野花。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心想
先说一下,再每人写一句。
6、造句指导:
“所以”因果关系句子,有时可省略“因为”,使句子表达更简洁。
“却”转折关系,后面意思出现转折。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喜欢贝贝这个小姑娘吗?
8、作业:
(1)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12
1、能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并能用“却”、”“所以“各写一句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写了哪两件事:
2、自学生字新同。
3、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1、揭题、导人。
“信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花束怎么会到信箱里?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师范读课文。
(2)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主要写谁?写了她哪几件事?
(3)第一件事在哪几个自然段?第二件事在哪几个自然段?
(4)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课后中的.两个小问题。
(5)把两件事合起来说一说贝贝做了什么。
3.学生自学课文:
(1)拼读生字,读准字音·
(2)读通课文。
(3)理解词语意思。
(4)提出疑问。
(5)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词语;
②指名分段朗读;
③质疑问难。
4.作业:
(1)抄写词语。生字。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2、体会贝贝心中有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1、复习。
(1)分小组读全文。
(2)说说贝贝是怎样帮助邮递员阿姨和给老教师送鲜花的。
2、想一想,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从哪些方面看出贝贝是个关心别人的孩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5、续写一句话。
这天,女教师发现信箱里插着一束美丽的野花。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心想
先说一下,再每人写一句。
6、造句指导:
“所以”因果关系句子,有时可省略“因为”,使句子表达更简洁。
“却”转折关系,后面意思出现转折。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喜欢贝贝这个小姑娘吗?
8、作业:
(1)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① 指名读1、2两句话,贝贝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关信?
② 指名分角色朗读。
(2) 讲读课文第2部分。
① 默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贝贝要送花给女教师?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铅笔划出课文的有关句子。
② 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贝贝听了,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她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
③ 贝贝听了阿姨说的话,心想:老师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老师坐在门口等什么?(贝贝的到来,信件杂志、报纸)
④ 贝贝、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快乐和希望,引导学生弄清贝贝、报纸杂志信件与快乐和希望的关系。)
⑤ 课文是怎样写贝贝给女教师带来快乐和希望的?读:女教师每天都微笑着欢迎贝贝,因为贝贝天天给她送去快乐和希望。
(这一句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⑥ 今天女教师什么都收不到,多失望啊!于是贝贝就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了各种野花。她把这束野花插到信箱里,当女教师发现信箱里的花束时,表情是怎样的?请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学生读句子:她小心地取下,轻轻地巾在自己的脸上。
女教师的心情怎样?(喜悦)
(引导学生从“小心地取下”、“轻轻地贴在”动作中体会女教师的心情。)
⑦ 读三个重点句子,说说贝贝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教师归纳:贝贝为了不使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插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它日子一样充满快乐和希望。
(3) 总结全文。
轻声读全文,你喜欢贝贝吗?为什么?
《信箱里的花束》教学设计 篇14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
(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内容)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4)分角色朗读。
①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同桌之间练读,然后汇报。
3、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她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
教师归纳:娜塔娅为了不使年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他日子一样充满希望和快乐。
(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
(引导学生弄清娜塔娅、报纸杂志信件与希望和快乐的关系。)
(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
学生读:女教师特别喜欢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句话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想一想:你喜欢娜塔娅吗?为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
五、识字
1、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
(1)读读文前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读。
(3)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全班集中汇报,归纳总结。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姐姐》。
【《信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30篇)06-27
《怀念母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14篇)06-27
《枣核》公开课教学设计(10篇)06-27
《春》公开课教学设计(6篇)06-29
【荐】《少年闰土》公开课教学设计9篇07-02
传递信息教学设计(16篇)07-03
朱自清《匆匆》公开课教学设计(9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