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闭幕词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时间:08月13日 网络精选 会议闭幕词 我要投稿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8篇)

  知识的海洋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开那几篇关于会议纪要写作技巧的瑰宝。每一篇都是经验的结晶,阅读它们,就是在提升自我。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始这段学习之旅吧!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篇1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主要议题、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如实例1。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如范例1。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

  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主体的常见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就是按所研究问题的顺序排列,逐个说明会议研究了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好处是使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突出、措施明确、便于执行。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归纳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根据会议的主要议题,分别冠以小标题,以使眉目更加清楚。较复杂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排列,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的主要观点、意见整理出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这种写法多用于学术讨论会和人数不多的小型座谈会等,其优点是能如实反映会上讨论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3.结语。一般性会议纪要可不写结语,重要的工作会议和讨论会、座谈会纪要的结语,多数写一段对会议的评价,强调会议所讨论工作的意义,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

  结语有三种写法:

  (1)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2)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突出问题,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对会议作简要评价,提出希望、要求。

  结语处还可以对会议的情况作一些补充说明,如:

  会议在广泛研讨主题的同时,还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篇2

  一、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记录格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二、会议纪要写法介绍

  1.分专题归纳法。

  这种写法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工作会议、议题较多的办公会议。即按照会议议定的事项或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而后分项叙述。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阐述。利于全面领会、深入贯彻。

  2.分层次归纳法。

  这种写法多用于小型会议,或议题单一,意见集中的会议。即把议定事项按照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分别叙述。这种写法侧重于纵向分析阐述。每个段落的首句,经常使用“会议学习了”、“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惯用语。

  3.分段落归纳法。

  这种写法多用于议题虽然单一,但内容丰富的会议。如学术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即把会议议定事项按照不同内容或问题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并明确标示出“一、关于什么什么”、“二、关于什么什么”、“三、关于什么什么”……

  4 .集中概述法。

  这种写法类似于消息、简讯。即把会议概况,主要议题,会议共识、议定事项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

  5.发言提要法。

  这种写法适用于征求各方面意见的会议或座谈会。即把会议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

  实际上会议纪要的'写法还不止这五种。理论总是灰色的,公文写作的实践总是绿色常青。许多会议纪要,往往是以一种写法为主,参杂其它写法,要根据会议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参照以往常用的格式、常用的写法,才是领导所习惯的。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篇3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主要议题、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x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

  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 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 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 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主体的常见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就是按所研究问题的顺序排列,逐个说明会议研究了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好处是使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突出、措施明确、便于执行。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归纳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根据会议的主要议题,分别冠以小标题,以使眉目更加清楚。较复杂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排列,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的主要观点、意见整理出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这种写法多用于学术讨论会和人数不多的小型座谈会等,其优点是能如实反映会上讨论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3.结语。一般性会议纪要可不写结语,重要的工作会议和讨论会、座谈会纪要的结语,多数写一段对会议的评价,强调会议所讨论工作的意义,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

  结语有三种写法:

  (1)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2)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突出问题,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对会议作简要评价,提出希望、要求。

  结语处还可以对会议的情况作一些补充说明,如:

  会议在广泛研讨主题的同时,还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篇4

  (一)版头

  日常工作会议、办公会议的纪要一般都有固定的版头。如:

  工程会议纪要

  第x期

  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 20xx年x月x月

  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只标注“第x期”,如果会议纪要用报告的形式上报或用通知的形式印发,则用公文版头,编公文文号。 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成文日期在版头的右下角。其余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放在会议纪要的标题下方居中并加圆括号或放在正文之后,以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二)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或“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 构成。前者如: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县委书记(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xx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等;后者如《关于解决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等。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如:

  探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三)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主要议题、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x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

  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 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 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 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主体的常见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就是按所研究问题的顺序排列,逐个说明会议研究了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好处是使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突出、措施明确、便于执行。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归纳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根据会议的主要议题,分别冠以小标题,以使眉目更加清楚。较复杂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排列,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的主要观点、意见整理出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这种写法多用于学术讨论会和人数不多的小型座谈会等,其优点是能如实反映会上讨论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3.结语。一般性会议纪要可不写结语,重要的工作会议和讨论会、座谈会纪要的结语,多数写一段对会议的评价,强调会议所讨论工作的意义,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

  结语有三种写法:

  (1)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2)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突出问题,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对会议作简要评价,提出希望、要求。

  结语处还可以对会议的情况作一些补充说明,如:

  会议在广泛研讨主题的同时,还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

  相关知识

  一、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记录格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二、会议纪要写法介绍

  1.分专题归纳法。

  这种写法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工作会议、议题较多的办公会议。即按照会议议定的事项或内容,划分为几个专题,用小标题加以归纳,而后分项叙述。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的阐述。利于全面领会、深入贯彻。

  2.分层次归纳法。

  这种写法多用于小型会议,或议题单一,意见集中的会议。即把议定事项按照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分别叙述。这种写法侧重于纵向分析阐述。每个段落的首句,经常使用“会议学习了”、“会议认为”、“会议同意”、“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强调”、“会议号召”等惯用语。

  3.分段落归纳法。

  这种写法多用于议题虽然单一,但内容丰富的会议。如学术专题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即把会议议定事项按照不同内容或问题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并明确标示出“一、关于什么什么”、“二、关于什么什么”、“三、关于什么什么”……

  4 .集中概述法。

  这种写法类似于消息、简讯。即把会议概况,主要议题,会议共识、议定事项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

  5.发言提要法。

  这种写法适用于征求各方面意见的会议或座谈会。即把会议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

  实际上会议纪要的'写法还不止这五种。理论总是灰色的,公文写作的实践总是绿色常青。许多会议纪要,往往是以一种写法为主,参杂其它写法,要根据会议及单位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参照以往常用的格式、常用的写法,才是领导所习惯的。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 篇5

  (一)版头

  日常工作会议、办公会议的纪要一般都有固定的版头。如:

  工程会议纪要

  第×期

  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200×年×月×月

  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只标注"第×期",如果会议纪要用报告的形式上报或用通知的形式印发,则用公文版头,编公文文号。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成文日期在版头的右下角。其余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放在会议纪要的标题下方居中并加圆括号或放在正文之后,以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二)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或"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构成。前者如: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县委书记(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等;后者如《关于解决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等。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如:

  探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三)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主要议题、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如实例1。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如范例1。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

  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主体的常见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就是按所研究问题的顺序排列,逐个说明会议研究了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好处是使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突出、措施明确、便于执行。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归纳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根据会议的主要议题,分别冠以小标题,以使眉目更加清楚。较复杂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排列,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的主要观点、意见整理出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这种写法多用于学术讨论会和人数不多的小型座谈会等,其优点是能如实反映会上讨论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3.结语。一般性会议纪要可不写结语,重要的工作会议和讨论会、座谈会纪要的结语,多数写一段对会议的评价,强调会议所讨论工作的意义,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

  结语有三种写法:

  (1)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2)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突出问题,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对会议作简要评价,提出希望、要求。

  结语处还可以对会议的情况作一些补充说明,如:

  会议在广泛研讨主题的同时,还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

  相关知识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记录格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明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录,只记录会议要点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散会"二字,如中途休会,要写明"休会"字样。

会议纪要的概念及结构写法 篇6

  一、会议纪要的概念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地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地进行传达组织落实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与同级机关进行交流的作用;向上级机关呈报,用以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上级机关对工作的指导;向同级机关发送,用以通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同级机关的支持和配合;向下级机关发送,用以传达会议精神,以便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通常情况只印发到会的单位,视情况抄送有关的单位。为便于上级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也要抄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一)纪实性。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议程、会议纪录、会议活动情况等有关材料综合整理出来的公文。在会议纪要中不能随间篡改会议的基本精神,不能擅自增加或册减会议的内容,不能随便更动与会者议定的事项,不能对会议达成的共识进行修改,也不需要对会议或会议的某项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它要求如实地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对会议存在的分歧意见和问题等,也要真实、概括地予以反映。会议纪要具有纪实性特点,因而具有历史凭证的作用和查考利用的价值。

  (二)概括性。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由专人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如实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指导思想和议定事项,在会议记录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整理、提练、才能形成公文,所以,与会议记录相比,会议纪要能够更集中地反映会议的精神实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三)指导性。会议纪要有两项功能,一项是“记载”,一项是“传达”,并且通过“记载”去“传达”,它所记载、传达的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与会者及其组织领导者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会议成果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因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三、会议纪要的分类

  根据会议性质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专项会议纪要。

  办公会议纪要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召开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

  专项会议纪要是为研究专项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所形成的会议纪要。

  根据内容的不同,会议纪要分为专题型纪要和综合性纪要。这种内容的会议纪要比较普遍。

  专题型纪要主要反映与会者就会议主要议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决定、决议。这种纪要多用于党委会议和机关的行政会议,或座谈会、研讨会等。

  综合性纪要则侧重于全面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包括会议的议题、讨论情况、讨论结果等。这种会议纪要多用于领导集体办公会议等。

  四、会议纪要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

  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全国城市爱国卫生现场经验交流会纪要》、《关于改革××局、××局管理体制的会议纪要》等。也有的由发文机关、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集团公司经理办公室会议纪要》。

  成文时间即会议通过的时间或领导人签发的时间。一般在标题下居中位置用括号注明年、月、日。也有把成文时间写在尾部的署名下面。

  (二)正文。公议纪要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然后用“现将这次会议研究的几个问题纪要如下:”或“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等语句转入下文。这项内容主要用以简述会议基本情况,所以文字必须十分简练。

  2、主体。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地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另外,在具体写法上,不同类型的会议纪要,写法也有不同。

  决议型纪要,主要根据中心议题,着重把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的具体内容一一表述清楚。

  综合性纪要,主体内容则侧重于突击会议的指导思想,全面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

  3、结尾。属于选择性项目。一般是向受文单位提出希望和要求。有的则没有这部分,主体内容写完,全文即告结束。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只用于办公会议纪要,写明召开会议的机关单位名称。一般会议纪要则不需要署名,不加盖公章。至于成文时间,如果在首部已注明,就不再写。

  五、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的问题

  撰写会议纪要应当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概括要全面,要如实反映会议精神。不得随意取舍,不得以偏概全,不能是自己赞同的就多写,不赞同的就略写或不写。二是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表述上才能做到重点突击,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会议纪要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篇7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

  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全国城市爱国卫生现场经验交流会纪要》、《关于改革××局、××局管理体制的会议纪要》等。也有的由发文机关、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如《××集团公司经理办公室会议纪要》。

  成文时间即会议通过的时间或领导人签发的时间。一般在标题下居中位置用括号注明年、月、日。也有把成文时间写在尾部的署名下面。

  (二)正文。公议纪要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然后用“现将这次会议研究的几个问题纪要如下:”或“现将会议主要精神纪要如下:”等语句转入下文。这项内容主要用以简述会议基本情况,所以文字必须十分简练。

  2、主体。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地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另外,在具体写法上,不同类型的会议纪要,写法也有不同。

  决议型纪要,主要根据中心议题,着重把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的具体内容一一表述清楚。

  综合性纪要,主体内容则侧重于突击会议的指导思想,全面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

  3、结尾。属于选择性项目。一般是向受文单位提出希望和要求。有的则没有这部分,主体内容写完,全文即告结束。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只用于办公会议纪要,写明召开会议的机关单位名称。一般会议纪要则不需要署名,不加盖公章。至于成文时间,如果在首部已注明,就不再写。

  什么是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地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地进行传达组织落实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与同级机关进行交流的作用;向上级机关呈报,用以汇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上级机关对工作的指导;向同级机关发送,用以通报会议情况,以便得到同级机关的支持和配合;向下级机关发送,用以传达会议精神,以便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通常情况只印发到会的单位,视情况抄送有关的单位。为便于上级了解工作开展情况,也要抄报上级主管部门。

  会议纪要有哪些特点?

  (一)纪实性。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议程、会议纪录、会议活动情况等有关材料综合整理出来的公文。在会议纪要中不能随间篡改会议的基本精神,不能擅自增加或册减会议的内容,不能随便更动与会者议定的事项,不能对会议达成的共识进行修改,也不需要对会议或会议的某项内容进行分析、评论。它要求如实地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对会议存在的分歧意见和问题等,也要真实、概括地予以反映。会议纪要具有纪实性特点,因而具有历史凭证的作用和查考利用的价值。

  (二)概括性。会议纪要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由专人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如实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指导思想和议定事项,在会议记录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整理、提练、才能形成公文,所以,与会议记录相比,会议纪要能够更集中地反映会议的精神实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三)指导性。会议纪要有两项功能,一项是“记载”,一项是“传达”,并且通过“记载”去“传达”,它所记载、传达的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是与会者及其组织领导者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是会议成果的结晶,集中反映了会议的精神实质,因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会议纪要如何分类?

  根据会议性质不同,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专项会议纪要。

  办公会议纪要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召开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会议形成的会议纪要。

  专项会议纪要是为研究专项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所形成的会议纪要。

  根据内容的不同,会议纪要分为专题型纪要和综合性纪要。这种内容的会议纪要比较普遍。

  专题型纪要主要反映与会者就会议主要议题,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决定、决议。这种纪要多用于党委会议和机关的行政会议,或座谈会、研讨会等。

  综合性纪要则侧重于全面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包括会议的议题、讨论情况、讨论结果等。这种会议纪要多用于领导集体办公会议等。

会议纪要的结构写法及 篇8

    (一)版头

  日常工作会议、办公会议的纪要一般都有固定的版头。如:

  工程会议纪要

  第×期

  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办公 200×年×月×月

  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只标注“第×期”,如果会议纪要用报告的形式上报或用通知的形式印发,则用公文版头,编公文文号。 用专门版头的会议纪要,成文日期在版头的右下角。其余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放在会议纪要的标题下方居中并加圆括号或放在正文之后,以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

  (二)标题

  会议纪要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

  1.单标题:由“会议名称+文种”或“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 构成。前者如:县委常委会议纪要、县委书记(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局长办公会议纪要、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乡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等;后者如《关于解决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遗留问题的会议纪要》等。

  2.双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揭示会议主旨,副标题标示会议名称和文种。如:

  探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纪要

  (三)正文

  会议纪要的正文大多由导言和主体构成。具体写法依会议内容和类型而定。

  1.导言。主要用于概述会议基本情况。其内容一般包括会议名称、会期、会址、参加人员、主持人、主要议题、会议议程等。具体写法常见的有两种:

  第一种:平列式。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主持人、会议议程等基本情况采用分条列出的写法。这种写法多见于办公会议纪要,如实例1。

  第二种:鱼贯式。将会议的基本情况作为一段概述,使人看后对会议有个轮廓了解,要写得简明、概括,如范例1。

  惯用过渡语“会议纪要如下”、“会议确定了如下事项”、“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个问题”等。

  2.主体。这是会议纪要的核心部分,会议的主要精神、会议议定的事项、会

  议上达成的共识、会议 对与会单位布置的工作和提出的要求、会议上各种主要观点及争鸣情况等等,都在这一部分予 以表达。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分条分项撰写。不分条的, 也多用“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提出”等惯用语作为各层意思的开头语,以体现内容的层次感。主体的常见写法有三种:

  (1)条文式。就是按所研究问题的顺序排列,逐个说明会议研究了什么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所作出的决定。其好处是使会议所解决的问题突出、措施明确、便于执行。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2)综述式。就是将会议所讨论、研究的问题综合归纳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谈一个方面的内容。有的还根据会议的主要议题,分别冠以小标题,以使眉目更加清楚。较复杂的工作会议、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多用这种写法。

  (3)摘记式。就是按会议发言顺序排列,将与会人员的发言的主要观点、意见整理出来。一般在记录发言人首次发言时,在其姓名后用括号注明发言人所在单位和职务。为了便于把握发言内容,有时根据会议议题,在发言人前面冠以小标题,在小标题下写发言人的名字。这种写法多用于学术讨论会和人数不多的小型座谈会等,其优点是能如实反映会上讨论情况和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3.结语。一般性会议纪要可不写结语,重要的工作会议和讨论会、座谈会纪要的结语,多数写一段对会议的评价,强调会议所讨论工作的意义,提出希望、号召、要求等。

  结语有三种写法:

  (1)以会议名义向本地区、本系统发出号召,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会议精神。

  (2)强调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突出问题,指出应注意的事项。

  (3)对会议作简要评价,提出希望、要求。

  结语处还可以对会议的情况作一些补充说明,如:

  会议在广泛研讨主题的同时,还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何立足职能支持搞活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书面经验交流。

    范文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食糖储备

工作会议纪要

(一九××年×月×日)

  一九××年×月×日,省政府办公厅召集省经委、贸易厅、财政厅、工商银

  行研究了省级食糖储备问题。秘书长×××同志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等同志。现将会议确定事项纪要如下:

  一、当前食糖资源短缺,供应紧张,为保证我省市场消费和轻工食品生产正常进行,加强对食糖的调控能力,一致同意建立省级食糖储备制度。

  二、省级食糖储备暂安排2吨,由省糖酒茶叶公司落实货源。

  三、食糖储备资金6000万元,由省糖酒茶叶公司自筹500万元,省工商银行贷款5500万元,贷款指标近期予以安排。

  四、储备费用年需730万元,由省财政厅和代储企业共同承担。其中,省财政拨付一部分资金作为铺底资金,周转使用。省级储备糖坚持全年储备和季节性更新相结合,销售差价部分先抵补储备费用,如有节余,除适当留给储备单位作留利外,主要用于充实储备资金;如出现亏损,先从基金中补贴,超过部分由省糖酒茶叶公司负担。

  (此文件发至省经委、贸易厅、财政厅、工商银行)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章)

一九××年×月×日

【会议纪要的写法结构】相关文章:

公司安全培训的会议纪要(6篇)07-03

公司会议总结会议纪要(17篇)07-04

物业公司的会议纪要(9篇)07-07

公司培训的会议纪要(通用10篇)07-07

会议纪要的写法22篇(荐)07-12

报告的格式写法及(6篇)07-31

案件防控的会议纪要(7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