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教案设计(9篇)
探索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就在眼前!现在,我们有幸接触到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物过冬教案设计。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激发我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让我们一同翻开这些范文,吸取精华,为我们的教育之路添砖加瓦吧!
《动物过冬》的教案设计 篇1
1毖Щ岜究10个生字。
2蹦苷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蹦芊纸巧朗读课文。
4蓖ü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课文以小蚂蚁找朋友为主线,分别讲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以及青蛙的过冬方式。最后点到小蚂蚁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三幅图画,图画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笔蹲纸萄А
本课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翘舌音,“静、粮”是后鼻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梢、备、静、眠、粮、食”几个字,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识记字形。
2毙醋纸萄А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垂。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燕: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要着重指导。可以用“廿(niàn)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来帮助记忆。
(三)词句教学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难懂的词句。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本身就解释了。例如“冬眠”,课文里用青蛙的话说“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这就是“冬眠”。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才回来呢。”“天冷了”是候鸟南飞的原因,因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再飞回北方。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一会儿就刨好了一个洞。”可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体会“一边……一边……”就是同时做两个动作,为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打基础。
(四)朗读指导
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小蚂蚁的问话较多,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喜鹊和青蛙的话,要用耐心、亲切的语气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用生字组词语的扩词练习,要鼓励学生口头多组一些词语,然后选两个写下来。
“睡”可组成“睡觉、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组成“周围、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组成“食物、食品、粮食、月食”等;
“舒”可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备”可组成“准备、备课、备用”等;
“静”可组成“安静、平静、清静、静悄悄”等。
第四题是造句练习。先让学生读例句,体会“一边……一边……”就是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再让学生口头造句,造正确了,再写下来。
(六)扩展活动
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生活的资料,举办一个“可爱的动物”报告会,进行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哪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注意正音。
(三)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出示问题:这几种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角色对话的神态、表情及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扩展活动。
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中讲的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学会汉字晨、池、岸、春、粮。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11课《动物过冬》。(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课题大家一定知道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动物过冬的事,那么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6页。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要求学生看汉字小声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看拼音。
2.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动笔画出后面生字表中的6个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的事?有几个自然段?
三、逐段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
(1)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说说每句话都写的什么。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教师问:最后一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为什么?(指名试读)
(4)小结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这段主要谁和谁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用笔画出答案。(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①小蚂蚁看见了谁?说了什么?(板书:燕子、杜鹃、黄鹂)
②喜鹊是怎么回答的?从喜鹊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板书:到南方去)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教师提示:燕子、杜鹃、黄鹂这们是一种候鸟,天冷了,它们到南方过冬,等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又飞回来了)
③小蚂蚁又说了什么?喜鹊又是怎么回答的?(板书:留在当地)
④教师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小蚂蚁的话要读得天真,好奇。喜鹊的话可以读得平静、和气)
(2)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第2自然段,这段主要写小蚂蚁和小喜鹊的对话,我们从中知道了燕子、杜鹃、黄鹂去南方过冬。喜鹊留在北方过冬。下面我们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板书:青蛙 冬眠)
(2)指名读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什么是冬眠。
(3)指名说说冬眠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4)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对话的语气。
(5)小结第3自然段内容。
4.学习第4自然段。(齐读第4自然段)
(1)想想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蚂蚁准备食物)
(2)小结第4自然段。
四、看板书总结全文
1.课文中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教师小结。(略)
第2课时
一、导言
同学齐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动物过冬的事?
2.你还知道别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请讲给同学们听。
二、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晨、池、春、食要读准字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
食字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晨上小下大,下部应宽。
春撇捺要伸放,中横稍宽,其余紧束。
粮左右靠紧,右捺伸展。
食上部撇捺宽,下部窄长。
4.完成课文后的第3题。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四、指导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中《小花狗找朋友》一文
五、总结
附:板书设计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去)
动物过冬 喜鹊 (留在当地)
青蛙 (冬眠)
蚂蚁 (准备食物)
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3
一、情境导入
1、嘘,小朋友,现在教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现在教室里的气氛吗?
(生:教室里非常安静; 教室里安静极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师评:你表达得恰当极了; 你比喻得真生动。)
2、现在,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33课《动物过冬》,快速找找,课文里说什么地方静悄悄的?(树林里)
二、学习第一段
1、是呀,有一天,一只小蚂蚁肚子饿了,来到树林里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出示图片)
2、请你读读这句话。(出示第二句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满地是落叶说明现在已经进入初冬了;动物们都不见了……)
(师评:你真会思考; 你的理解能力真强)
3、可是,“我”两个月前来这里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呀。
(出示夏天图)我们看,谁来说说那时侯树林里怎么样呢?
(师评:哦,多么生机勃勃呀; 多热闹的树林呀)
4、(返回冬天图)如今,树林里却静悄悄的,你有疑问吗?(生: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你和小蚂蚁想到一块儿去了。(出示第三句话)
5、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读这句话好吗?(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
1、小蚂蚁带着奇怪的心情,继续向前走,走着走着,咦?刚才还是静悄悄的一片,现在一下子不知从哪儿发出的声音(。课件演示)课文用了哪个词连接?(忽然)
2、小蚂蚁抬头一看,原来是——?(是啄木鸟正在给一棵大树治病)
3、小蚂蚁正纳闷着呢,正想找个人问问,解开刚才心中的疑团。我们来听听他们之间的对话,边听边想,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
(。课件演示)
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2次)
请同桌小朋友合作,分角色来读读小蚂蚁和啄木鸟之间的对话,边读边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A、哪一组来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出示句子)
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小蚂蚁很有礼貌; 小蚂蚁很奇怪; 从啄木鸟的话中读懂了黄莺、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师评:你真行; 老师真欣赏你; 你真聪明)
再请几组来读读。
师小结:是呀,像黄莺、燕子那样到南方去过冬,明年春天再回来,这样的鸟,我们称它们为“候鸟”。
(板书:黄莺、燕子 到南方过冬 候鸟)
B、谁愿意来读读第2次对话(出示句子)
你们读懂了什么?(生:啄木鸟不怕冷,不到南方过冬,它继续留在树林里给大树治病)
再请几组读读。(师评:多勇敢的啄木鸟呀; 你是一只多么富有责任心的大树呀)
师小结:像啄木鸟那样不怕冷,不到南方去过冬,留下来继续在树林里消灭害虫,我们把它称为“留鸟”。
(板书:不怕冷 留在树林里消灭害虫 留鸟)
5、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小蚂蚁和啄木鸟之间的对话,老师读旁白,女同学扮演小蚂蚁,男同学扮演啄木鸟。
四、学习第三段
1、小蚂蚁的疑团总算解开了,他不知不觉来到了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正在挖洞。(出示图片)
2、哎呀,真奇怪,这么冷的天,青蛙忙着挖什么洞呀?于是,小蚂蚁问:
师;青蛙,你为什么挖洞呀?(师指着某一个学生问,多问几个)
生: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
师:青蛙,什么叫冬眠呀?
生:冬眠就是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不动,要到明年春天再出来。(出示这句话)
师:对呀,在漫长的严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节里,冬眠是动物不吃不动,减少精力消耗的一种生理现象。(看录象)
(板书:青蛙 冬眠 睡在洞里 不吃不动)
师:青蛙哥哥,你慢慢挖吧,我们明年春天再见!
3、好,让我们再来分角色朗读这一段,老师读旁白,女同学继续扮演小蚂蚁,男同学扮演小青蛙。
五、学习第四段
1、哎,朋友们有的到南方去过冬了,有的不怕冷,继续留在树林里消灭害虫,还有的要冬眠了,而我怎么办呢?(出示图片)
2、你们说,小蚂蚁该怎么办呢?(准备过冬的粮食)
(板书:小蚂蚁 准备粮食)
那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它的粮食是什么?
它在洞里过冬,那他与青蛙一样吗?
(师评: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看来你平时很爱看课外书是吗?)
六、总结
小朋友,动物过冬的.方式真是各不相同,有的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有的不怕冷,留下来继续工作,有的要冬眠,还有的准备些粮食,在洞里过冬。
(板书:连线 动物过冬)
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念念:
出示:
冬天到,雪花飘, 小青蛙,要冬眠,
黄莺、燕子南方住。 睡在洞里香又甜。
啄木鸟,不怕冷, 小蚂蚁,急匆匆,
消灭害虫保树林。 准备粮食过寒冬。
七、拓展知识
1、小朋友,课前,老师要小朋友去搜集资料,找找还有其他动物是怎么过冬的,你能来说说吗?
2、学课文讲:(出示句式)
小蚂蚁来到( ),看见( )。小蚂蚁问:“( )?”( )说:“( )。”
3、小朋友,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像课文中这样的小故事,我们说也说不完,你还想知道其他有关动物知识的话,老师可以推荐你几本好书,你们可以从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动脑筋爷爷》、《少年科学》、《有趣的动物》、《中国动物故事集》、《十万个为什么》。
《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根据课文内容理解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青蛙、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词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猜谜语:雪花
冬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寒冷)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呢?(穿棉衣,戴棉帽,外出活动少,躲在房间里……(出示。课件1)小动物们也有自己过冬的方式,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吗?
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9课(出示。课件2)《小动物过冬》,出示。课件3:读生词请小老师上前领读。
《小动物过冬》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过冬,(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贴图片:小燕子、小蜜蜂、青蛙)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件4:一天,它们三个好朋友又聚到一起了,看,它们在干什么?
生:商量过冬的事
师:为什么要“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理解:聚到商量)
生:天气渐渐凉了(理解:渐渐)
它们是好朋友,互相关心
2、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三——七自然段
1、三种小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你觉得哪一种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最有意思呢?生答
2、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每一小组任选一种小动物,看看哪个自然段介绍了它是怎样过冬的,你们这个小组就学习哪个自然段。出示。课件8:学习提示
3、小组学习
4、集体交流小组学习情况
学习小燕子:
①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出示词卡:迁徙。
②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理解:春暖花开
③既然你这么喜欢小燕子,你还知道有关小燕子的'其他知识吗?出示。课件4
④指名有感情朗读。
学习小青蛙:
①小青蛙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出示词卡:冬眠。
②“这里”指哪里?“来年春天”指什么时候?
③谁能向大家说说你所了解的青蛙。出示。课件4
④喜欢小青蛙的同学起立,有感情读第5自然段。
学习小蜜蜂:
①小蜜蜂也是飞到南方去吗?出示词卡:备粮。
②理解:蜂巢看图。课件4
③人们为什么常说“勤劳的小蜜蜂”?(学生介绍小蜜蜂)
④“勤劳的小蜜蜂”们,一起来读读第7自然段。
师:老师不明白了,冬天到了,大家就各自去过冬,为什么还要“商量”?
(好朋友互相关心小燕子的问话)
第二年春天他们还会见面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第8自然段理解:约定)
四、练习:出示。课件9、10
五、分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六、扩展:出示。课件11
七、指导写字:你们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老师范写学生描红(注意姿势)
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5
一 、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写句子。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懂得一些动物过冬的科学道理,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5、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怎样过冬的常识。
2、了解动物过冬的科学道理。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五、教学方法:
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交流。
六、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 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卡片)看都有谁?(学生读动物的名称)
2、知道请它们来干什么吗? 它们是来告诉我们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出示课题)。你们高兴吗?(用高兴地语气读一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或者你最想问什么?(学生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是怎样过冬的?为什么它们过冬的方式不一样呢?┉)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答案吧?,还不快快打开书,一边预习课文,一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分别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
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留在黑板上,等一下咱们小组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些小动物和大家见面,证明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1、学习第一段。
(出示I课件)看谁来了?一只又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来了,它来到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它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到来了)
它心里会想什么呢?(朋友到哪去了呢?)
朗读指导重点: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中体会小蚂蚁当时的心情和语气。
2、学习第二段。
(出示课件)当小蚂蚁感到奇怪时突然听到了一阵叫声,听!谁又来了?(喜鹊)
让它告诉我们它是怎么过冬的吧!
边看图边体会,注意小蚂蚁仔细访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样子与语气。
(这么冷清的地方,小蚂蚁见到喜鹊心里多高兴啊!它一定会很有礼貌的大声地向喜鹊询问)生读小蚂蚁的问话,。
(喜鹊听到小蚂蚁这么有礼貌,于是很乐意地大声地对小蚂蚁说)生读喜鹊的回答。
喜鹊告诉了蚂蚁什么?在燕子、杜鹃、黄鹂旁边板书:飞到南方(了解候鸟和迁徙)
(小蚂蚁心里想朋友们都走了,它真舍不得喜鹊走啊,于是又向喜鹊问道)生再读小蚂蚁的问话。
(喜鹊一听就知道小蚂蚁舍不得自己走,心里乐滋滋地,于是高兴地大声地回答道)生读喜鹊的回答。
男女生分角色比赛读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它们过冬方式是一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3、学生小组学习第三段。
(1)、学习方法及要求提示:
A、同桌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蚂蚁的对话。
B、青蛙告诉我们它是怎么过冬的?
C、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冬眠?还有什么想问的?
(2)、汇报学习情况。
提示1: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过冬的?(整个冬天,睡在洞里,不吃不动)板书:冬眠
提示2: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既不怕风,又不怕雪,暖暖和和的,真舒服。)
(3)、再读本段。
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
指名读小组竞赛读齐读
(四)、读第四段。
1、小蚂蚁又是怎样准备过冬?
2、思考:蚂蚁和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小蚂蚁过冬方式是一样的?
(五)、回读课文,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今天我们请来的小客人一共有几个,它们有几种过冬方式?(迁徙、冬眠等)
教师总结:冬天到了,不同的动物都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过冬。如:燕子、杜鹃、黄鹂飞到南方过冬。喜鹊在当地把窝垫得暖暖和和地过冬。青蛙和蚂蚁告诉我们它们都在洞里过冬,但青蛙是冬眠,蚂蚁在洞里不冬眠,还要准备虫子当粮食,好在洞中生活。
(六)、拓展并联系生活实际。
现在谁告诉我们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孩子们真聪明,掌握的知识真丰富,其实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动物它们过冬的方式也很有趣,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动物的又是怎样过冬的。
2、出示课件及资料(展示动物过冬的课外知识。)
小结:外面的世界非常精彩、我们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3、编童话故事。
小蚂蚁又往森林里走去,它又遇见了谁?它们会说些什么,其它小动物又会告诉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请回家编一个简短的故事的,看谁编得好!
(七)、板书 设计(略)。
《小动物过冬》的教案设计 篇6
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平时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在哪见过?它在干什么?生:我见过大肚皮的青蛙,来做做它的动作。师:在哪看见它的?生:我还见过小蜜蜂,在哪见过?知道它吃什么吗?生:我还在田野里见过燕子在吃虫子呢!师:在这寒冷的冬季,你还能见到它们吗?它们都去过冬啦!咱们看看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好吗?贴燕子`青蛙`蜜蜂图片
二、学文
师:请小朋友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9课,自己读一读课文3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师:小朋友读得真投入,姿势也很好!它们的过冬方式一样吗?
(一)课件出示图文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谁来读一读?(读得真准,你的声音真美。暖和这个词读得好,和是多音字,暖和大家再读一读。)
3、谁再来读一读?(轻声读得真好听)
4、说说小燕子怎样过冬了吧!(板:飞南方)
5、咱们再来读第二句话。(是呀,小燕子一年四季要靠吃虫子生活。冬天这里没虫子啦,所以它要飞到南方去啦!)
6、能加上动作表情把燕子的话读好吗?
你读,(多轻快的小燕子呀!)
你读。(你的姿态好美哟!)
苏老师也忍不住想做可爱的小燕子啦!怎么样?给点掌声嘛!
7、大家一起来做轻巧的小燕子。(听你们的朗读真是种享受,动作美,语言更美,仿佛看到了一群要南飞的小燕子。向我告别吧!)
8、课件:小朋友看,每年的秋天,天气一凉。小燕子就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要飞几万里出国到澳大利亚、印度、等温暖的地方去过冬。
小燕子要远行了,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小燕子带着你们的祝福肯定会一路顺风,平安到达的。
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南方,春天再飞回来的鸟儿叫候鸟(板)过冬方式称迁徙(板)
(二)青蛙(45)
小燕子还挂念着小青蛙呢?你听它在关心的问小青蛙呢?
1、课件:师读第四自然段,小青蛙快来告诉小燕子。
2、指名读。(小青蛙,你的肚皮真大呀!吃得这么饱。让大家看看什么样是吃得饱饱的。干吗吃这么饱?)
3、听了大肚皮青蛙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1)就在这里过冬。
(2)吃得饱饱的,钻到洞里睡大觉。
(3)它要睡很长时间。
4、哪组小朋友来读读第二句。(吃得饱,睡得香读出来。伸大拇指,你可真舒服。)你从哪看出来?读第三句。
5、哪个组来演一演这只小青蛙要睡大觉,加上动作、表情来读。(板:睡大觉)
怎么样?不错就鼓励一下,把热烈地掌声送给他们嘛!
课件:小青蛙吃得饱饱的,用头刨一个小坑,蹲在坑里不吃不喝美美地睡大觉,一直要睡到明年春天呢!
6、你知道像它这样的过冬方式叫什么?(冬眠)
(三)蜜蜂:(67)
1、课件
师:小燕子飞南方,小青蛙睡大觉,小蜜蜂怎么办?请大家读一读。
2、指名说。
其它学生点评。(板书:躲蜂巢备粮)
3、躲在蜂巢一个冬天不出来采蜜,够吃的吗?(很多)
4、真能干!哪个小组来表演能干的蜜蜂!感觉这些小蜜蜂怎么样?(能干勤劳)
5、课件:这些勤劳能干的小蜜蜂,冬天来了躲在蜂巢里吃着香甜的蜜,该多开心呀!
6
我们知道三种小动物怎样过冬啦!
(1)好。我们能像小蜜蜂一样能干来演好这三个小动物呢?各小组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练一练。(注意表情语气和动作)
(2)各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苏老师真为能干的`你们感到骄傲!
三、拓展练习
(一)了解其它动物过冬(小组活动)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动物,它们也要过冬啦!请你选择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把它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并给它找个伙伴。
可用这个方式,
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课件:真热闹,百兽之王老虎带着两个保镖也来凑热闹啦!读一读,它们是怎样过冬的?
(二)编儿歌课件
师:有趣吗?能把这些小动物的过冬方式编成儿歌介绍给大家吗?看哪个小组最会开动小脑筋。
各小组组长来汇报。
师:小朋友,动物王国的还有许多小动物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等着你们去寻找它们。
讲小朋友们去搜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来。下周班队课我们开动物过冬交流会,好吗?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四、学生字
小动物看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还送礼物来啦!
物认识它吗,在哪见过?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暖在哪见过它,写时注意什么?
描红、临写。
五、小朋友,愿你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明年春天再见!(课件)
语文课文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7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课文以小蚂蚁找朋友为主线,分别讲了燕子、杜鹃、黄鹂、喜鹊以及青蛙的过冬方式。最后点到小蚂蚁也在准备过冬的粮食。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情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配有三幅图画,图画反映的是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常识。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投影片或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周、梢、睡、舒、食”是翘舌音,“静、粮”是后鼻音。“食”的本音是二声,在“粮食”一词中读轻声。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舒: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不是“矛”,不要多写一撇。
“周、梢、备、静、眠、粮、食”几个字,可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熟字、偏旁和部件分析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睡:右边的“垂”笔顺是垂。注意最后一笔是短横。
粮:第六画是“点”,不要写成“捺”。
食:上半部的“人”要盖住下面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燕:笔画较多,结构较复杂,要着重指导。可以用“廿(niàn)字头,黑字尾,北字中间夹个口”来帮助记忆。
(三)词句教学
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基本上没有难懂的词句。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本身就解释了。例如“冬眠”,课文里用青蛙的话说“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再出来。”这就是“冬眠”。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学生就能理解。
“天冷了,他们到南方过冬去了,明年才回来呢。”“天冷了”是候鸟南飞的原因,因为南方暖和,等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它们再飞回北方。
“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一会儿就刨好了一个洞。”可让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体会“一边……一边……”就是同时做两个动作,为用“一边……一边……”进行造句打基础。
(四)朗读指导
根据这篇课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要指导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小蚂蚁的问话较多,要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喜鹊和青蛙的话,要用耐心、亲切的语气读。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第三题是用生字组词语的扩词练习,要鼓励学生口头多组一些词语,然后选两个写下来。
“睡”可组成“睡觉、睡眠、睡衣、午睡”等;
“周”可组成“周围、周到、周密、四周”等;
“食”可组成“食物、食品、粮食、月食”等;
“舒”可组成“舒服、舒心、舒展”等;
“备”可组成“准备、备课、备用”等;
“静”可组成“安静、平静、清静、静悄悄”等。
第四题是造句练习。先让学生读例句,体会“一边……一边……”就是表示同时做两个动作,再让学生口头造句,造正确了,再写下来。
(六)扩展活动
发动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生活的资料,举办一个“可爱的动物”报告会,进行互相交流,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初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哪几种动物的过冬方法。
(二)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注意正音。
(三)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出示问题:这几种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角色对话的神态、表情及语气。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
(七)布置扩展活动。
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 篇8
内容简析: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思考启迪,丰富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中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冬天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21课《动物过冬》。(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
2.提问:读完课文,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三、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段。
过渡:下面,老师先请大家来看一幅图。
(点击课件)师描述: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
师问:谁来说说,树林里有什么变化呢?
(师引导:图上除了小蚂蚁,还有别的小动物吗?)
过渡:那小蚂蚁的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去找一找吧!
(点击课件)这时,小蚂蚁听到了什么?它看见了谁呢?小蚂蚁和喜鹊说了些什么呢?
2.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把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
(2)(点击课件)我们来看看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师引导:小蚂蚁想知道其他朋友的下落,他的心情一定会怎样?现在看到喜鹊,他说话的语气会是怎样的?喜鹊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要想让喜鹊听到自己说的话,小蚂蚁必须得怎样说?
指导朗读:⑴那么,请用急切、询问的语气大声地读小蚂蚁的问话。(全班齐读)谁来试一试。⑵喜鹊是怎样回答的?喜鹊说话的语气怎样?是着急、急切的吗?谁来读读喜鹊的话。
问:小蚂蚁和喜鹊进行了几次对话?我们来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点击课件)小蚂蚁又问了什么?喜鹊又是怎样说的?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去)
喜鹊(当地过冬)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点击课件)这时,小蚂蚁又看到了哪位朋友?
(2)过渡:小蚂蚁见到好朋友,心里可高兴了,他们又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之间分别扮演小蚂蚁和青蛙的角色,读读它们的对话。
(3)学生交流读、评。
师:哪一桌的同学想来读给大家听?(指名学生试读,学生互评3—5人,学生再练读,再1—2人评)
师小结:(学生读得好给予鼓励)
(4)师:你从小蚂蚁和青蛙的对话中知道了什么?(板书:青蛙
冬眠)
(5)(点击课件)我们来看看小蚂蚁和青蛙的对话。(分男女学生读)小蚂蚁问什么?青蛙是怎么说的?听了青蛙的话,你知道什么是“冬眠”了吗?(学生答后)再把青蛙的话读一读。
(6)师引导:青蛙在告诉小蚂蚁他要冬眠时,一边说一边做什么动作?那用脚刨土怎么做?你能不能学学青蛙一边说一边做用脚刨土的动作呢?谁来试试?
师解释:“一边……一边……”的意思。
(7)过渡:下面我们来做小练习。
(点击课件,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8)师:现在,我们再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对话的语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过渡:小蚂蚁的朋友们都为过冬做好了准备,那小蚂蚁又是怎样过冬的呢?
(1)(点击课件)看图引读。
师:小蚂蚁想——想什么?
(2)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蚂蚁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蚂蚁准备食物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2.师:大家学得真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儿歌,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牢牢记在心里。
(点击课件)齐读儿歌
3.(点击课件)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五、教师总结。
1、师:对,大家知道的真多。(边点击课件边述说)你看,冬天来了,大雁往南飞,蛇要冬眠,小松鼠准备粮食,小刺猬也要冬眠。
2、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大吗?今天你们的表现也非常棒!在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只要我们小朋友们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你一定会懂得更多,也一定会更聪明更能干的!
附:板书设计
动物过冬
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去)
喜鹊
(留在当地)
青蛙
(冬眠)
蚂蚁
(准备食物)
课文动物过冬教案设计 篇9
新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置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现在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正是能体现上面理念的一个好例子。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啄木鸟、黄莺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同学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同学探究大自然奥妙。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小蚂蚁找不到朋友,觉得奇怪。第二自然段写啄木鸟告诉小蚂蚁、黄莺、燕子到南方过冬,它自身继续消灭害虫。第3自然段写青蛙准备冬眠。第4自然段写小蚂蚁准备过冬的粮食。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的方式。
4、会在课外查找有关动物过冬方式的资料。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用三课时来完成。
我这里选的是第一课时。这课时要学的是第1、2自然段,为此我制定了以下3个子目标:(1)学会生字“周、静、悄、忽、消”,理解词语“静悄悄”“忽然”“四周”“声音”“消灭”。(2)会正确朗读课文。(3)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欣赏一些有关候鸟的图片,并能自身查找一些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和资料。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并随文理解“静悄悄”“忽然”等词语意思。教学的难点是“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这个词句和第二自然段中啄木鸟与蚂蚁的对话的理解和朗读训练。
三、教学方法
在阅读课堂优秀教案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伟大事业,人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别林斯基语)无疑具有高度科学性和艺术性,自然也就更应该讲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推出基本理念,针对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下作简略介绍。
(一)以题统文法设计。
讲读不只从课题入手,而且始终抓住课题,统摄全文,使讲读精要,条理清楚,环节紧凑,同学理会深切。
(二)诵读法设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达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语言训练的目的。
(三)直观法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现代媒体课件,向同学展示“冬天的树林”、啄木鸟与小蚂蚁的图片,啄木鸟啄树的声音等感性资料,来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开展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四)扮演法设计。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同学分角色扮演,充沛从情感上熏陶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培养扮演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五)文本扩展法设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借课文中的“例子”,提高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喜好,从而同学的思维。这篇课文显而易见,是让同学了解动物过冬的方式。因此,我在课后设计了同学搜集资料,小组汇报的形式,这样做一者准备初步培养同学的信息吸收能力,二者也是对新课程规范提出的合作学习方式具体地运用。
四、教学基本流程:
每一次学习新的课文,课题其实早已被同学所熟知。所以虽然在设计时我也曾想过多种方式来揭题,最终我还是采用了直接揭题的方式,这样既节省了时间,直奔主题,又符合当时的情境,因为同学早就知道他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题目是《动物过冬》。
在出示了课题以后,我让同学对课题进行了质疑。同学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注重探索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要引导同学质疑问难。抓课题进行质疑是低年级同学可以尝试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方式?)。问题出来以后,我就将同学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即“动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请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自身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先出现一只小蚂蚁,向同学介绍“大家看,谁来啦?――这是一只好奇又好问的小蚂蚁,它来到树木里发现了什么?”然后出示树林图,让同学说变化,随机出示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让同学读读并教同学字“静”,词语“静悄悄”,并进行朗读指导。满意以后过渡:“小蚂蚁发现树林里静悄悄的,他会怎么想?”并随机出示句子“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进行朗读训练。课件在教学当中真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课件上的一个个句子的出现,使朗读的重点与难点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学习第2自然时,老师过渡:“树林里静悄悄的,朋友们都上哪儿去呢?小蚂蚁正在想时,听到了(课件:出示“笃笃笃”的声音),大家看,谁来了?”自然的过渡衔接,把大家带到了这个童话的情境中。同学在老师的`稍微点拨下读(1-2句),接着老师设计了“忽然”的词意理解,设计一个语境接下半句:“有一天,我在马路走着走着,忽然________。”让同学大面积地进行说话训练。回到文本时重点理解“喊”字,并抓住喊字进行对话训练。为了增强训练过程的趣味性,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自由练读,男女分角色,同桌对话,师生对话、评价,再分角色带上头饰扮演读等等。本教学片断采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把语文训练与同学自我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先让同学读中体验,把自身置身于角色之中,然后再加以适当的点拨,抓住提示语“喊”,进行分角色扮演,让同学进入情境体验。这样,同学读书是靠自身去读懂,在读中自身领悟语感,而不是靠教师讲懂。
在多次的读以后,我问:“听了啄木鸟的话,小蚂蚁明白了什么?”同学就会把自身读书所体会到的东西一一作出陈说,这时我介绍候鸟、留鸟的一点知识,并向同学展示我在网络上查找到的候鸟的图片。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引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图片展示的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同学引起对动物过冬方式的兴趣,激发查找资料的愿望。所以安排作业时,我设计了一个关于查找动物过冬知识和资料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
因为这篇科普知识,简单易懂,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东西。在本节课中,除了几个词语,其它的基本上在课件上演示,我板演的就是几个要重点理解的词语:“静悄悄、忽然”
【动物过冬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精品】动物教学设计30篇07-02
【精品】《可爱的动物》中班主题教案16篇07-02
动物过冬教学设计(20篇)07-28
幼儿园《小动物过冬》教案(30篇)07-27
小动物过冬教案及教学反思(8篇)07-29
【荐】大班科学动物过冬30篇07-29
【荐】《我喜欢的动物》教案16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