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

时间:07月26日 网络精选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9篇)

  翻开那充满历史韵味的篇章吧!端午佳节的独特风情,将在一篇篇香包作文中绽放。让我们一起探索传统艺术的魅力,学习他人的智慧火花,并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留下独特的端午记忆。动手吧,朋友们!

端午节制作香包的作文 篇1

  端午节快到了,大街小巷都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只要闻着香气,你就会知道卖香包的来了。每年都是买香包,可是今年我觉得做一个香包更有意义。

  为了做一个心仪的香包,我先小心翼翼地在花坛里摘下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瓣,有白生生的月季,有金灿灿的金银花,有红艳艳的玫瑰……可漂亮了!它们摸着像绒布一样柔软,闻着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我把这些新鲜的花瓣放在纸巾上,夹进一本厚厚的大字典里。第二天清晨,我轻轻翻开大字典,呀,花瓣变得皱巴巴的了,失去了原来的鲜润,犹如一张张老人的脸,但却更加幽香了。我贪婪地嗅了嗅 ,仿佛进入了仙境。我又拿来了针、丝线、碎花布和一些装饰品。万事俱备,就等我开工了。

  我先把碎花布摊在桌子上,用彩笔画了两个相同的心形。接着,左手捏着花布,右手拿着剪刀,开始剪花布。花布软绵绵的,十分难剪,剪刀也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不听使唤。好不容易剪完了,呵呵,狗啃的似的。要穿针引线了,我一手拿针,对准针眼,可那针眼一丁点儿大,难穿极了。我真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穿了进去。然后,我拿起针,把两片心形布重叠在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缝了起来。由于第一次做针线活儿,我生怕戳到自己的手,所以特别用心。哎呦,还是戳到手了,我有些心灰意冷,不想缝了,但是想到“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时,我又鼓起劲儿,继续缝了起来。我沿着布边儿缝了大半圈,留下一个口子。瞧,我的样子还真像一位专业小裁缝呢!我把香花瓣一片一片地塞进香包里,封好口。仔细一看,针脚很不平整,一段线长,一段线短,有的地方还打了结呢。虽然缝得很粗糙,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最后,做穗子。我和同桌团结合作,同桌伸出两个食指,我用黄丝线按顺时针方向在他手指上绕了二十多圈,再用剪刀把线圈的一端“咔嚓”剪断,把金黄的穗子固定在香包下方,上面再吊一个大红喜庆的中国结。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别致的香包诞生了。据说,戴上香包能驱虫辟邪、四季平安呢!

  我把做好的香包挂在脖子上。每当闻到香味时,我就一直告诉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动手,你在付出的同时,也会得到收获,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端午节制作香包的作文 篇2

  舒适的午后,我和妈妈准备做香囊,但是手头材料有限。

  尴尬的是连针也没有

  迷茫间,妈妈已经备好了材料,但我大脑中却充满了疑问。双面胶可以理解,但是这根”针”也太欺负人的智商了吧,一岁的宝宝都看得明白,这分明就是一根硬一点的铁丝啊,一团红色的线也好理解,可这块布,这颜色、这质感,分明就是一次性口罩中间的那一块布。桌上的艾叶看起来也不太对头,怎么闻起来有一点呛人呢?

  好了,我们就暂且抛开这些许许多多的问号,想一想该怎么制作香囊吧。“既然针是一根铁丝,那就没有穿线的必要了。”妈妈说,“就拿它在布上穿几眼儿,再把红线穿入孔里不就行了吗?”听到这个“好办法”,我不得不表示了赞同。

  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不一会儿,我就被它折腾得满头大汗了。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妈妈终于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根实实在在的,真正的绣花针,有了它我就可以不用那个冒牌货了。我不禁埋怨妈妈忘性太大。不过穿针线还真是个麻烦事,我先是闭上了右眼,然后紧紧捏着红线,势在必得,唉!怎么没有穿上?没关系,再来一遍就这样经过N次的尝试,我终于穿上了线,并在妈妈的帮助下缝出了一个还算比较完美的小口袋。

  接下来就要往缝好的小口袋里装上艾叶了,这很简单。我捏起鼻子,轻轻地抓起一把,生怕伤着这些艾叶宝宝们,“哗啦”一下艾叶没放进去多少,有很多反而掉到地上了,这股艾叶的味道闻起来有点冲,就好像吃芥末的那种冲劲直扑而来。我只好放下捏鼻子的那只手,捡起艾叶,双手配合,往布袋中继续装艾叶。

  总算把这些艾叶宝宝们全都装进去了,接下来我只要拿红绳打个结就完成了。“当当当”,我这造型独特、味道强烈的小香囊总算完成,我长吁了一口气。

  仔细观察我自己亲手制作的'艾叶小香囊,这个蓝色的圆东西长得还挺精致的,圆圆的肚子里不仅装着大片大片的艾叶,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几根遗漏的红线。在小香囊的下方还给它装上了一根长长的尾巴,是一个花瓣形状的流苏,很像一朵蓝色的玫瑰花。此刻我觉得艾叶的气味也不再那么呛人了。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枚香囊我给他取名抗疫香囊,希望疫情早日彻底地消失,地球的居民迎来安康和幸福。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 篇3

  我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年糕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掺了了花生米或枣子葡萄干。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只看就很吸眼球。把煮好的年糕用薄薄的油饼卷起来,叫做“卷儿”。那样子,可爱极了。卷年糕的油饼金黄金黄的,薄的能透过光,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卷儿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花生米、葡萄干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做五六个香包给我。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最好饰品。有了它我便肆意炫耀起来。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外婆也去世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卷儿”。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思念外婆,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 篇4

  端午节,我来到霞光作文,我问老师:今天干什么?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做香包。听到老师这么安排今天的课,我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教室,我们开始做香包。我心想:做香包肯定很简单,可没想到,真正动起来,却这么难。

  按照老师示范的样子,我左手捏针右手执线。我穿线时,一会线高了,一会线又偏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线穿好了。穿完线又打结,我想着奶奶平时打结的样子,可试了一遍又一遍,结始终打不好。没办法,我让老师帮我打结。线在老师手上那么听话,打结只是食指稍转的事儿,没一点问题呀!哎,不是我笨,就是老师太聪明!

  开始缝了,天哪!看着简单的缝布,到我手里也困难重重了,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真不知该从哪边下手。犹豫半天,咬牙开始缝了。心想:缝失败就失败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错误中改正,才能做得更好。开解着自己,开始动手了。有了大不了失败的准备,缝起来也没那么难了,一会就缝好了。虽针脚歪七扭八,但我也欣喜不已。缝好了之后,我请老师帮我装进香料。再把口缝上,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看着自己动手做的香包,我心里美美哒!这真是一节有趣的作文课啊!导师点评:超级长的作文!有近五百字呢!文章叙述有序,语言生动、俏皮,心理活动丰富,动作描写细致、准确,生动再现了课堂缝制香包的过程。杨砾铭,你是班里进步快的.孩子之一。从开学初,面对作文题目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到现在提笔洋洋洒洒,生动、俏皮的文章,不用老师再立于身旁逐句引导,进步很大。继续加油!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 篇5

  小时候,我认为端午节最好玩的既不是什么赛龙舟,也不是什么包粽子,而是玩香包。

  我奶奶是中医院的药剂师,常带一些稀奇古怪的药粉、药瓶回家。特别是到端午节前两三日,她便会从医院带来香包袋子,香包中的香料。奶奶一回到家,孩子们就会抢糖似地抢装香料的小袋子,为的是在接下来不知多少时光里,有一个可爱的、漂亮的,散发着奇特味道的小饰品、小玩具。抢到最漂亮的,便像中了头彩般高兴,其他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流露出羡慕的神色。

  大家围成一圈,听着奶奶耐心的指导。虽是同一个老师,有人做出来鼓鼓囊囊,有人做出来空空瘪瘪,但是,是同样的兴高采烈。自己做的香包,掂在自己手里,能不高兴吗?奶奶把做好的香包收起来,端午节时再发给大家。我们只能留恋地吸一口药材的香味,恋恋不舍地离开。

  发香包,如收到压岁钱般高兴。香包跟着自己走,我到哪儿,它到哪儿,随身携带,怕一不小心弄丢了。碰到小朋友,在一起玩,最先玩的是香包,抛上去,掉下来,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后来,奶奶退休了,孩子们也很少聚在一起,香包也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每逢路过药店,嗅到香包浓浓的香味,我便会对自己说:“端午来了,真怀念以前,我还想和伙伴们一起,再做一次香包。”

端午节的香包初中作文 篇6

  又是粽叶飘香时,世间处处盈满了喜悦的气氛。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与父母一同去踏青。

  对于北方的人们来说,端午节是个踏青的好时机,这时果园中,草地上,路边,田野中处处生机勃勃,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绿,为这个节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来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习俗,而人们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乐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园,绿色出现在眼帘,依稀可以看到一两抹红色,走进才发现是娇红欲滴的樱桃,小巧玲珑的挂在枝杈间煞是可爱。将它们摘下洗净后,一股脑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头,不禁让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着,我们去了太奶家,在太奶家吃到了香喷喷的粽子,粽子中的果味浓香穿梭在唇齿间,黏黏软软的口感令人陶醉。这时,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个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诗人。

  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避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而古来就有“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的诗句,这也印证了端午节的悠久历史。原来,端午很淳浓。

  据资料说,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内装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术、白芷等植物的根茎碾碎混合均匀制成的。而每到此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自己喜爱的香包和小伙伴们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气在风中荡漾,令人沉醉其中,原来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蕴含着一缕春风,两滴夏雨,三片秋叶,四朵冬雪,做成五颜六色的礼盒;打着七彩八飘的丝带,用九分真诚,十分热情,父母和老人对子孙的无限爱。

  “淡淡烟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楼,淡淡鱼儿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绣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赠与友。”牵着亲人的手围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节日的气息。

端午节的香包初中作文 篇7

  端午节,我来到霞光作文,我问老师:“今天干什么?”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做香包。”听到老师这么安排今天的课,我心里乐开了花。

  到了教室,我们开始做香包。我心想:做香包肯定很简单,可没想到,真正动起来,却这么难。

  按照老师示范的样子,我左手捏针右手执线。我穿线时,一会线高了,一会线又偏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线穿好了。穿完线又打结,我想着奶奶平时打结的样子,可试了一遍又一遍,结始终打不好。没办法,我让老师帮我打结。线在老师手上那么听话,打结只是食指稍转的事儿,没一点问题呀!哎,不是我笨,就是老师太聪明!

  开始缝了,天哪!看着简单的缝布,到我手里也困难重重了,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真不知该从哪边下手。犹豫半天,咬牙开始缝了。心想:缝失败就失败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错误中改正,才能做得更好。开解着自己,开始动手了。有了大不了失败的准备,缝起来也没那么难了,一会就缝好了。虽针脚歪七扭八,但我也欣喜不已。缝好了之后,我请老师帮我装进香料。再把口缝上,一个香包就做好了。

  看着自己动手做的香包,我心里美美哒!这真是一节有趣的作文课啊!

端午节的香包初中作文 篇8

  小时候,

  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

  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制作香包的作文 篇9

  夏天到了,蚊子就多了。那些特别招蚊子叮咬的人,像我,就成了蚊子的美餐,苦不堪言。这次的小记者活动,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制作香包”主题,想做一个特别的香包,用来防蚊。

  水晶老师先带领我们认识了十四种中药,它们各有各的名字,比如白芷,苍术,肉桂,金银花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途:除湿防虫。

  接下来就是自己动手了!

  我们每人分到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花布、一根针和一根红色的丝线。我们先把花布翻面对折,然后需要把开口的两边用线缝起来,留下一个口子做袋口。我把丝线穿进针眼里,拉直,再把线尾巴绕在食指上一圈,接着用大拇指一抿,压住,另一只手拉针,就打成功了一个线结。我把针从折好的布的正面插到背面,把线拉过去,在离这个针脚3毫米远的地方又插针把线拉到布的正面。这样反反复复,一直把这一边缝完,来到布的直角处。把针线拐个弯,我又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反反复复一针一线地缝起来。我把针脚缝得密密的,防止药粉装袋后从里面漏出来。好多小记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很快就缝好了,结果因为不合格要重新加工。我慢慢地缝着,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我知道,做得快不一定就是好。

  终于缝完了两边,我打好了结。我把花布像翻袜子一样翻过来,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袋子。美中不足的是,袋口一圈有很多花布的线头,我把它们折到里面,又用针线密密地缝了一圈,缝成一条整齐美观的边。袋子做好啦!

  我高兴地跑到水晶老师那里,老师帮我在袋口附近打了八个孔,又给我一条红绳子。我把红绳子穿过每一个孔,用来扎袋口。最后一步,把药粉包在棉花絮中,用力塞进布袋里,拉紧红绳子,封住袋口。一个香包做好了!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闻着好闻的中药香味,我觉得一切都很完美!

  蚊子们,放马过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个夏天我一定会安安稳稳地度过!

【端午节的香包作文】相关文章:

以家乡的端午节为题的作文8篇(荐)07-23

以端午节为题的作文(19篇)07-23

我家的端午节初中作文(11篇)07-25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作文(26篇)07-25

端午节的习俗的作文(30篇)07-26

端午节的习俗优秀作文(12篇)07-25

【必备】端午节的习俗的优秀作文12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