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高考写作素材(10篇)
知识的海洋正等待着你的探索。现在,这里有几篇关于道德的高考作文精华,它们是智慧的火花,是心灵成长的良伴。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一页页深刻的思考,汲取灵感,提升自我。加油,阅读的路上我们并肩同行!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1
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她住的房子是由5个子女凑钱买的,面积不大,卧室只有10平方米,卧室里的柜子还是她21岁结婚时从旧货市场购买的,至今已有60年,桌子也有40多岁的“高龄”了。她就是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杰出的豫剧大师常香玉。
建国后,她用自己演出的收入为农业社捐献了1台拖拉机;抗美援朝时,她与丈夫带着“香玉剧社”的.演员赴全国各地义演,为志愿军捐献过1架飞机;十年动乱后,她把补发的所有工资作为党费全部上交;1998年,一些演员向她拜师学艺,准备搞个大型拜师会,常香玉说咱不搞那些花花形式,要为下岗职工干点实事,于是拜师会变成了义演募捐会,她自己又捐了2万,又动员她的5个孩子捐资1万,加上义演的6.7万元以及常派弟子、社会各界的捐助10多万元,全交给有关部门资助下岗职工;2001年,她在河南洛阳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时,捐资2000元;2003年,她为抗击非典又捐献了1万元……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常香玉没有机会走穴,也不做商业演出,她的不少捐款都是从每个月1600元的退休金中节省下来的。
适用方向:品格;奉献;坚守;贫与富;平凡与伟大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2
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2010年9月5日发表了写给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公开信。他说:“2009年11月3日晚,我接受比尔·盖茨先生的'邀请在北京进行私人会晤,就慈善事业进行了亲切交流。这次又应你们共同邀请再商慈善事业,感到非常愉快和高兴。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陈光标想借此告诉世界,中国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而是有博大的胸怀,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把全部财富归还世界,让更多遭遇不幸和贫困的兄弟姐妹共享,自己清清白白地离开这个世界。
适用方向:慈善;清白;大爱无声;无私无畏;转变观念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3
“股神”巴菲特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敦促美国亿万富翁们慷慨解囊,在“捐赠誓言”上签字,承诺生前或死后将至少一半财产捐献出来,目前已经有至少40人加入。在美国亿万富翁纷纷承诺捐赠善款帮助本国努力走出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做慈善”正逐渐成为富人社会地位的一种象征。《慈善纪事报》编辑斯泰西·帕尔默说道:“能够说‘我捐的`善款完全不逊于我花在其他有意思的地方的钱’,对富人们而言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执行主任帕特里克·鲁尼称:“与开什么样的车、住在何处、豪宅有多大以及房产有多少相比,如果做慈善能成为一种更重要的地位标志,这将不会是件坏事。”
适用方向:追求;境界;清醒;价值观;心灵的满足
道德的高考写作素材 篇4
1.非关道德合,只为钱相知。 作者:谚语
2.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作者:程颐
3.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4.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作者:《明儒学案》
5.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作者:黄石公
6.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作者:唐·神秀
7.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作者:约翰生
8.人而无德,生而何益。 作者:法国谚语
9.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
10.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作者:欧文
11.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诽谤。 作者:萨迪
12.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作者:诗经
13.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 作者:章炳麟
14.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作者:《礼记·中庸》
15.忍耐和时间,往往比力量和愤怒更有效。 作者:拉封丹
16.治外物易,治已身难。 作者:林慎思
17.至诚如神。 作者:《礼记·中庸》
18.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作者:韩愈
19.脸红是美德的颜色 作者:泰云纳
20.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作者:梅里美
21.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作者:林肯
22.人类最不道德订户,是不诚实与懦弱 作者:高尔基
23.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24.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作者:狄德罗
2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作者:荀子
26.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作者:林肯
27.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 作者:狄斯累利
28.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作者:赫尔巴特
29.不论将来自己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辉煌的顶点,决不能把自己的才能当成商品。 作者:张洁
30.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作者:培根
31.用心莫如直。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为人应正直 作者:李翱
32.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作者:普卢塔克
33.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明·洪自诚《菜根谭》 暗昧:不光明。厉鬼:凶恶的魔鬼。情操不同,对客观环境事物的体验迥异。 作者:洪自诚
34.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者:毛泽东
35.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作者:《礼记·中庸》
36.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有道德的人时刻注意光明正大。 作者:金缨
3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 作者:凯洛夫
38.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作者:克罗齐
39.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作者:毛泽东
40.人类的食粮大半是谎言,真理只有极少的一点。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 作者:佚名
41.明人不做暗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4回 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坏事。 作者:吴承恩
42.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 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作者:马致远
43.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作者:凯洛夫
44.一生肝胆向人尽。唐·顾况《行路难》 为人处世,应当肝胆相照。 作者:顾况
45.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作者:《增广昔时贤文》
46.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作者:冯雪峰
47.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作者:卢梭
48.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为先。宋·王安石《洪范传》 宜:应该,应当。 作者:王安石
49.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作者:周敦颐
5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作者:孔丘
51.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作者:高尔基
52.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53.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作者:德谟克利特
54.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作者:雨果
55.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56.真正积极的人,只能是会爱别人的人,高尚的人。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
57.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作者:苏格拉底
58.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作者:别林斯基
59.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 作者:胡居仁
60.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作者:狄德罗
61.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作者:贝多芬
62.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 怜:怜爱。皎然:洁白。 作者:白居易
63.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作者:史襄哉
64.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作者:何塞·马蒂
65.点燃了的火炬不是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们的美德应该超过自己照亮别人,否则等于没用。 作者:莎士比亚
66.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67.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作者:孟德斯鸠
68.从恶德中逃避是美德的开始。 作者:贺瑞斯
69.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作者:但丁
70.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作者:《论语·子路》
72.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作者:孟郊
73.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作者:狄德罗
74.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75.守正直而佩仁义。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作者:朱熹
76.每一个人都知道,这些喝酒上了瘾的,是因为做了错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责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过着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药物;强盗或小偷,赌徒与妓女没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 作者:托尔斯泰
77.我情愿变成一枝两头点燃的蜡烛,照耀人们前进! 作者:卢森堡
78.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该得志了。但这不是我的道路。 作者:雨果
79.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作者:爱因斯坦
80.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作者:朱熹
8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作者:契诃夫
8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作者:礼记
83.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 作者:林肯
8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冈察尔
85.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 作者:中国谚语
86.我宁愿要那种虽然看不见但表现出内在品质的美。 作者:泰戈尔
87.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的建议》
88.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作者:王充
8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作者:《荀子·修身》
90.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作者:高尔基
91.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作者:恩格斯
92.欲影正者端其表。 作者:桓宽
93.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表经年:在岭南过了一年。岭表,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孤光自照:谓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胆比冰雪:谓自己玉洁冰清。 作者:张孝祥
94.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 作者:莱辛
95.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 作者:帕拉图
96.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 作者:佩利
97.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98.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作者:无稹
99.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作者:列宁
100.心正何愁着鬼迷。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作者:周螺冠
道德的高考写作素材 篇5
学生沦为廉价劳力,沉痛击破道德底线
据报载,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运输管理专业的240名大二学生,“双十一”后,被学校派往韵达快递西北分拣中心实习,从事快递分拣,每天工作10个小时,报酬却仅有10元,而快递公司临时工的薪水是每小时14元。他们的专业与快递毫无关系,但这样的实习必须要去,因为关系到学分,没有学分就毕不了业。对此,学校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学生们去快递公司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但在快递数量激增的时间段去,时机上确实有些敏感。
判断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非常容易,大凡有正常判断力的人,大凡道德处于社会平均水准的人,应该都会对这件事情感到痛心和愤怒:一所学校,居然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输送到企业中去,廉价到近乎于免费。进而难免会产生深深的怀疑:这还是学校吗?这还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
但就是这样一件错误到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的教育机构居然干出来了,还干得理直气壮,名正言顺。作为教育者,道德水平降到社会平均线以下,真是可悲。而道德堕落的背后往往是利益在作怪,可以想象,这背后未必没有利益输送。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主持这事的机构和个人,难道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或许已成为学校或者某些个人赚钱的工具。
因此,这件事情不能媒体报道一下就烟消云散,再无下文。当下首要的工作,就是对整个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看看有无利益勾连、暗箱操作之处。如果有,就要严肃地处理,乃至不惜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没有,也要追究责任,不能就一句“工作失误”一笔勾销。既然是失误,就必须要有人为失误承担责任。
况且这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报酬高低的'问题,一个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而是作为一所学校,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的问题。学校本身就承担着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的重任,自身不堪至此,又何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呢?出了这样性质严重的问题,如果不追究责任,那教育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对于涉事的企业韵达快递来说,也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承担补偿学生的义务,承担配合调查,向相关部门和公众交代真相的义务。
除了追究责任,笔者认为还是要建章立制,从法律上、制度上维护学生的权益,约束学校的不当行为。
事实上,近些年来,一些学校把学生集体派往企业实习,从中牟利的行为不时见诸媒体报道,可见在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事情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已成一种现象。这就需要引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立法部门的重视,从部门的政策法规到国家法律,都应该做出禁止性决定,严禁学校以实习的名义,以学分为要挟,把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向企业输送。
同时,更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教育机构的价值观都变得如此混乱、如此功利,没有底线。这样的风气如果不加以整治,我们又怎么能够指望没有底线的学校培养出合格的劳动者呢?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6
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自己从1977年入行到现在,虽然也曾面对各种金钱诱惑,却都捍卫了自己对职业的使命感。董浩谈到自己入行以来的感慨:“从1990年到现在,我至少推掉了9个亿的广告代言收入,什么奶粉广告呀,一年至少有几千万元的广告代言找到我。因为我喜欢孩子纯粹的'世界,这也是种职业使命感,有钱难买我乐意。”董浩还开玩笑地说:“我都54岁了,总不能现在为了钱违背自己的原则,那不是等于告诉看我的节目长大的孩子们‘钱是老大’吗?这可不行!”
适用方向:坚守;声誉;诱惑;名与利;保持清醒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7
一位年轻人问老者:“我怎样才能成功地攀登到梦想的'山巅?”
老者微微一笑,从地上捡起一张纸,叠只小船放在身边的小河,小船不喧哗,不急躁,借着水流,一声不响地驶向前方。途中,蝴蝶、鲜花向它搔首弄姿,它不为所动,默默前行……
老者说:“人的一生,金钱、美色、地位、名誉、诱惑太多。选定了奋斗目标,途中因思谋金钱而驻足,因贪恋美色而沉沦,因渴求名誉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难眠,故难以像小船一样,不为诱惑所动,向着既定目标默然前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废,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轻人恍然大悟,打点起行囊,迎着风向山顶爬去。
适用方向:成功;人生之路;学会拒绝;追求梦想;选择与放弃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8
她曾经是大红大紫的歌星,为了心上人一掷千金。但是被惯坏了的丈夫渐渐对她施以家庭暴力,不堪忍受虐待的她只好与丈夫离婚。那男人却搞出她的绯闻,把她的财产洗劫一空。
为了女儿的前途,2009年3月,她带着仅有的8万元钱从台北来到厦门,开了一家“中华面馆”。一心一意想做好生意的她不断地被骚扰,无聊的人当着她的面拿她的“绯闻”说事、羞辱她……过去的一切成了她的负担,她总怕别人认出她,为此夜夜难眠。
2009年11月,在她的生日那天,店员们凑钱买了蛋糕为她庆祝,蛋糕呈现在她面前的那一刻,她泪流满面……
经过一夜的思考,她的心里豁然开朗。第二天,她一扫往日的忧愁,诚恳地对大家说:“以前,我把名声当做负担,从今天起,我要把名声当成财富,带领大家把生意做好。”
她请人把自己的'名字制作成海报贴在门口和店内,并重新印制了名片,大大方方、规规矩矩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还打上了诱人的广告:“你想享受著名歌星为你服务的酷感吗?请到我们店里来!”这一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她不但生意好了起来,许多人更为她直面厄运、自尊自强的精神所折服,纷纷向她索要名片、签名。这件事给了她勇气,重新出道后她受到了广大歌迷的热爱。
她就是台湾著名歌星潘越云。当她直面自己的过去,把负担当成自己的财富后,她得到了尊重,取得了成功。
适用方向:勇气;成功;策略;自尊;心态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9
在河北省滦南县洼里村,有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与众不同的是,小院里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大家庭”:39个患有脑瘫、智障或肢体残疾的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孩子们在这里免费读书、免费吃住,快乐地生活着。孩子们的“家长”是当地一个名叫高淑珍的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立国4岁那年患上类风湿,经过治疗,但仍不幸落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1998年,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很想读书,因身体等原因他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校读书。为此,高淑珍安慰儿子说:“咱家离学校远,赶明儿妈妈在炕头给你办个学校。”不久,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而不能入学的儿童,他们和自己儿子一样渴望读书。当初哄孩子的那一句话,迅速成为她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念头——办一所学校,让不幸的孩子也能读书。就这样,为了儿子,也为了和自己儿子一样渴望读书的.残疾孩子,高淑珍一咬牙在家里申请创办了“洼里民办特教学校”,义务教授知识。为了30多个孩子每天的开销,高淑珍将自家种植20亩水稻所得以及自己和丈夫打工挣来的钱全额补上,让这些残疾儿童得以快乐地生活和学习。
14年来,有100多个残疾孩子在这所学校学习和生活过。在高淑珍的感召下,先后有9个人来到学校当起了爱心志愿者。每每说起这些志愿者,高淑珍都不由自主地称他们为“最伟大的人”。然而,如果没有她,这些“最伟大的人”或许一辈子也到不了这里。
一句“上学免费”的善良承诺,让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每天都能传出孩子们朗朗的笑声。高淑珍用自己质朴的爱构筑着美丽的精神世界,用“母爱”真情呵护着这群孩子,为残童们洒下了一片阳光。
适用方向:爱心;善良;追求;人生的意义;心灵的选择
道德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 篇10
著名作家史铁生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
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史铁生却用笔来超越生命的困境,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其诗性的语言和深邃的哲思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特别,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史铁生的文字有一种苍凉的况味,是那种从炼狱中发出的不屈呐喊,是穿越苦难在风雨中翱翔的黑色海燕。
适用方向:坚强;乐观;奋斗;磨难;生命
【道德的高考写作素材】相关文章:
梦想的高考热点写作素材(7篇)07-14
毅力的高考写作素材(12篇)07-14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30篇)07-17
生命价值的高考写作素材(7篇)07-17
【必备】高考写作素材之哲理故事6篇07-23
高考议论文写作素材7篇(荐)07-25
读书的写作素材(11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