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时间:08月01日 网络精选 课件 我要投稿

【必备】电子技术基础课件6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于理解和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尤为重要。我们精心挑选了几篇高质量的电子技术基础课件范文,希望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文档,你不仅能学到电路的基本原理、信号处理等核心概念,还能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无论是电子专业的学生还是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的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探索吧,让知识成为你前进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件 篇1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是根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而开设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可作为电子、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物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验课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独立实践、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主要进行基本电子仪器使用、焊接技术训练、基本放大电路及基本参数测量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电路与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学会如何做实验。第二阶段:进行综合性实验。这一阶段主要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本阶段的实验,从电路的设计、安装、调整、测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

  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有:半导体器件,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 集成运放,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负反馈放大电路, 正弦波振荡电路, 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有源滤波器, 功率放大电路等理论.

  三、实验类型与要求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使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及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2.初步掌握正确使用晶体管毫伏表,及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一个典型放大电路的测试,学会测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的方法。了解外接负载RL对放大倍数Av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幅度Vom的影响。

  2.观察放大器偏置电路中个参数对静态工作点影响和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了解合理设置和稳定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并掌握调整工作点的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三:负反馈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测量一个两级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开环、闭环特性。

  2.加深理解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四:差分放大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求加、加减法、积分运算放大器的特点、性能及基本运算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并学会对上述的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3.掌握误差的性质和产生误差主要原因。

  实验六:RC正弦波振荡器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RC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及振荡条件;

  2.学会测量、调试振荡器。

  实验七:直流稳压电源——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实验目的与要求:

  1.研究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特性。

  2.掌握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实验八:

  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用集成运放设计构成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2.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四、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

  每组人数:1人实验学时数:2学时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本实验与课程考试相结合

  实验总成绩=出勤情况*20%+实验报告*40%+实验表现*40%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1] 张保华《模拟电路实验基础》同济大学出版社

  [2] 天煌教仪《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教材

  七、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应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根据原始记录作出,于规定时间内上交。

  2、实验报告由个人独立完成,每人一份。

  3、实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内容及原理线路图

  (3) 数据处理

  (4)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和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简练明确的分析并作出结论或评价

  (5) 对改进实验内容、安排、方法、设备等的建议和设想,(此部分可选作)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通过对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的讲解,专业实验室的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电子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

  【教学难点】

  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技能

  【教学设计】

  认识电子技术---专业介绍---教学特色—实验室参观---适应期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任务驱动 参观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认识电子技术:

  以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为基础的应用技术叫电子技术。

  其应用非常广泛。如:家用电器:彩电、DVD、电脑、智能空调等;通信行业:手机等;医疗行业:B超机、CT扫描机、核磁共振机等;机械行业: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新型武器及航空航天业。

  电子技术的作用:代替人的手工劳工(配合负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信息处理、智能处理)。如:自来水笼头、遥控器、防盗报警电器的作用。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电子装配与调试技能、电子线路CAD设计、单片机与PLC技术、家用电器维修技术、维修电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直接从事电子电器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三、岗位分析:

  1.应用电子技术方向:面向电子企业,从事电子产品装接、调试、维修、设计与管理工作。如电路设计师、制图制版员、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质量管理员;生产主管或经理等。

  2.维修电工方向:面向机电企业和宾馆:从事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维修电工,PLC工程设计员;

  C.家电维修技术方向:从事电视、制冷与空调、音响、手机等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或销售工作。

  四、学习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能力:

  “核心理论 + 基本技能 + 综合技能 + 设计技能”

  1、核心理论: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识图能力

  2、基本技能:

  (1)电子元件的好坏检测;(2)焊接技能(烙铁焊、表面焊);(3)印刷电路板的设计;(4)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艺(电子制作能力);(5)电子仪器与仪表的'使用技能

  3、综合技能:熟练掌握下列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能:

  (1)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2)手机及数码产品;(3)电脑主板;(4)数控机床。

  4、设计技能:

  (1)电路制图制版技能:熟练使用PROTEL DXP 2004软件;

  (2)单片机开发与编程技能: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3)电器PLC工程设计:熟练使用GX Developer软件;

  (4)电路设计的仿真技能:熟练使用MULTISIM 10软件;

  五、我校电子专业的教学特色:

  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仿真教学来降低学习难度和加强学习的兴趣。

  2、实训教学设备充足,通过“四抓”:抓实训作品、抓实训技能竞赛、抓技能考核与考证、抓学生兴趣小组管理,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六、专业实验室的参观:了解实验室的功能。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通过教学与参观,了解了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情况、专业能力要求及我校专业教学特色,激发了对专业的兴趣。

  2、作业布置:

  (1)你最喜欢电子专业就业的哪个岗位?

  (2)学习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3)你对电子专业的教学有哪些建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篇3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总结成绩,思考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工作。

  本学期受学校的安排,担任了2011级机械2班《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工作,期间还进行了电工电子的实训任务。2011级机械2班还是高一新生,总体上讲,学生的文化底子较差,综合素质离一个合格高中学生还相差很远,对于学习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倾向性与意志力也较底。相反的方面倒是好动,喜欢有动手机会的实践性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理论性要求高,其难度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偏大。于是这样跨越式的教学显得难度较大。(例如学生们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大都没学好,高中物理也没有经历过,有些甚至不懂勾股定理等等),为此,采取的教学策略只能是尽量降低理论难度,以尽量通俗易懂、学生能够接受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并穿插适当、必要的数学、物理知识;力求使学生打下必要的专业理基础。教学以学生学会、够用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注重实践技能的养成。

  二、教学要求

  通过一年的学习,我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都有:

  1、 初步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

  2、 初步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原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

  3、 初步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4、 尝试学习阅读整机控制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

  5、 初步掌握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能力;

  6、 了解电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

  7、 初步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一般电工设备的能力;

  8、 基本掌握薄壁铜管的钎焊技能、一般的电焊技能、了解基本的机加工过程;

  9、 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不足之处

  虽然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班主任事务繁杂、分散精力,实训时间偏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等。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更加努力,找出差距,不断进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二

  一、项目背景

  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同时又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认为学习难度大学不会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致使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或不听课各行其事的现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完成工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遇到问题,就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这样使学生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既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实施情况

  (一)组织召开专题会

  为了确保课改取得实效,机电一体化教研组组织有关教师召开专题会,就如何开展好课改工作进行讨论,认真听取这门课有经验老师的建议,制定出课改实施方案。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1、坚持课程与技能岗位相对接;

  2、下企业调研岗位工作任务;

  3、提取典型工作任务;

  4、确定课程学习任务与技能目标;

  5、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三)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对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的分类归总,提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涵盖电工基础、模电、数电三部分的八大块

  内容共十三个学习情境(即项目任务)。在确定的学习内容中较侧重电子部分,任务的层次也是由易到难,十三个学习情境如下图所示。

  (四)项目教学的组织实施

  1、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项目学习中有关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2、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还是能够给予较积极配合的。《电工与电子技术》计划的每周7课时安排在一天内进行,其中2节为理论课时,其余5节为任务实训课。但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后改为4节理论,3节实训。相比于理论课,学生还是偏向于上实训课,更喜欢做训练动手能力的项目。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之前一味地只讲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结合了我们设计的项目任务,在任务的完成中找出知识点,并结合实物消化重点,让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所学知识点,更能够掌握怎样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例如一个小的心形灯,它所涵盖的知识点有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的原理、技术参数等。当一个心形灯焊接完毕时,学生们不但了解了这些元器件的性能、作用。还能从中知道它的工作原理。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3、由于是初次尝试项目教学,因经验不足以及该班三自教育和技能大赛等原因 ,导致本学期只完成了11个项目教学,有电子温度计、行走机器人两个项目未能完成。

  三、项目教学取得的`成效

  1、开展项目教学,打破了体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2、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形成全员参与的好局面,变学生“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3、增进学生间的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

  5、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补充完善课程标准。

  6、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对仪表工具的正确使用。

  7、开展项目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记忆。

  四、存在的不足

  1、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是在4号楼201、402进行,因做实训项目时需要大量插座,但实训室条件无法满足,故需要大量的接线板代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2、在项目任务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的项目任务涉及到的教学重点是重复的。有的项目任务所需时间很短,而有的项目任务又较为复杂。难易程度缺乏过渡性衔接,造成在知识点的过渡上存在一定的跳跃性。

  3、在实训内容的监管方面,因教师人手不够,导致理论内容花费时间过多,而用于实操训练的时间没有保证。导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过多的在意产品制作的成就感,而对于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及相关知识点缺乏深度的了解学习。

  五、需改进的方面

  1、项目任务的设计在现在执行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2、过程考核的表格设计上还需完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重点学习,应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

  3、考核时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团结协助能力,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格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操作。

数学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对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的讲解,专业实验室的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电子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

  【教学难点】

  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技能 【教学设计】

  ●认识电子技术---专业介绍---教学特色—实验室参观---适应期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任务驱动 参观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认识电子技术:

  以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为基础的应用技术叫电子技术。

  其应用非常广泛。如:家用电器:彩电、DVD、电脑、智能空调等;通信行业:手机等;医疗行业:B超机、CT扫描机、核磁共振机等;机械行业: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新型武器及航空航天业。

  电子技术的作用:代替人的手工劳工(配合负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信息处理、智能处理)。如:自来水笼头、遥控器、防盗报警电器的作用。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电子装配与调试技能、电子线路CAD设计、单片机与PLC技术、家用电器维修技术、维修电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直接从事电子电器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三、岗位分析:

  1.应用电子技术方向:面向电子企业,从事电子产品装接、调试、维修、设计与管理工作。如电路设计师、制图制版员、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质量管理员;

  生产主管或经理等。

  2.维修电工方向:面向机电企业和宾馆:从事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维修电工,PLC工程设计员;

  C.家电维修技术方向:从事电视、制冷与空调、音响、手机等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或销售工作。

  四、学习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能力:

  “核心理论 + 基本技能 + 综合技能 + 设计技能”

  1、核心理论: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识图能力 2、基本技能:

  (1)电子元件的好坏检测;(2)焊接技能(烙铁焊、表面焊);(3)印刷电路板的设计;(4)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艺(电子制作能力);(5)电子仪器与仪表的使用技能

  3、综合技能:熟练掌握下列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能:

  (1)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2)手机及数码产品;(3)电脑主板;(4)数控机床。

  4、设计技能:

  (1)电路制图制版技能:熟练使用PROTEL DXP 2004软件; (2)单片机开发与编程技能: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3)电器PLC工程设计:熟练使用GX Developer软件; (4)电路设计的仿真技能:熟练使用MULTISIM 10软件;

  五、我校电子专业的教学特色:

  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化。采用实物演示、多媒体、仿真教学来降低学习难度和加强学习的兴趣。

  2、实训教学设备充足,通过“四抓”:抓实训作品、抓实训技能竞赛、抓技能考核与考证、抓学生兴趣小组管理,来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六、专业实验室的参观:了解实验室的功能。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通过教学与参观,了解了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情况、专业能力要求及我校专业教学特色,激发了对专业的兴趣。

  2、作业布置:

  (1)你最喜欢电子专业就业的哪个岗位? (2)学习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有哪些? (3)你对电子专业的教学有哪些建议?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篇5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气、电子信息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课程任务: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电化教学、课程设计、实验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教学目标:

  1、了解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及应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各类典型放大电路、运算电路、滤波电路、电源电路;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理论教学

  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1)了解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和PN结的形成。

  2)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3)理解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2.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理解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3)理解多级放大电路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4)掌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

  5)理解单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6)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基础

  1)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2)了解典型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各部分的特点,掌握其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

  3)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

  4.负反馈放大电路

  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

  2)理解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3)理解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方法。

  4)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原因、稳定判据和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5.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了解典型有源滤波器的组成和特点。

  2)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分析方法。

  6.信号发生电路

  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

  2)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

  3)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4)理解典型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5)理解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主要参数。

  7.功率放大电路

  1)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

  2)理解功率放大电路最大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分析方法。

  3)掌握互补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4)了解功率放大电路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8.直流稳压电源

  1)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2)了解典型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的估算。

  3)理解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应用。

  4)了解开关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9.电力电子电路

  1)了解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晶闸管的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件 篇6

  一、电子模块

  1、二分:规格为36mm×36mm,四个端口,相对端口两两互通,在电路中起跳线作用;

  2、四分:规格为36mm×36mm,四个端口,四端口互通,在电路中起节点作用;

  3、电子元器件:规格为36mm×36mm,电阻、电容、电位器、发光二极管、各类传感器、转换座等常见电子元器件;

  4、集成模块:规格为36mm×108mm,常见的芯片集成;

  5、连接导线: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导线规格:36mm,72mm,108mm,144mm,180mm等。采用保险丝连接原理,不同规格的φ5硬导线两端部采用导电头,中间采用ABS管材连接;

  6、电源:3V、6V标准电池盒,电池盒上含有开关,电源通过装换接头连接到电路中;

  7、电机:采用6V直流减速电机;

  8、搭建底板:采用PVC型材拼接底板,规格为288mm×324mm,底板可相互之前拼插,有助于搭建各种难易原理的电路。

  二、产品连接方式

  1、模块与底板之间连接方式为每个模块下方有4个卡扣,通过卡扣与底板上型材四方槽进行插接;

  2、模块与模块之间连接方式为元件之间的连接采用ABS绝缘硬导线与电路板相连的电极片进行插接。

  三、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自动检测计数系统设计套件

  1、零配件名称:底板、铝质棒材导线、数据线、36mm×36mm基础模块、36mm×72mm基础模块、72mm×108mm基础模块、其他部件等2、零配件产品规格:

  1)底板:360mm×360mm型材拼装底板,材质PVC

  2)铝质棒材导线:导线由φ5mm铝棒与绝缘层组成,导线规格有48mm、84mm、120mm、156mm、192mm等,导线绝缘层有颜区分;

  3)数据线:由八芯扁平导线软导线组成,数据线规格有108mm、300mm等。

  4)36mm×36mm基础模块:包括连接模块、基础元件模块、传感器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其上面以及侧面开有透气孔

  (1)连接模块:二分、四分

  (2)基础元件模块:自锁开关、无锁开关等各种不同参数的电子元器件

  (3)传感器模块:触动传感器

  5)36mm×72mm基础模块:包括连接模块、转换座模块、集成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

  (1)连接模块:六分

  (2)集成模块:触发器模块

  6)72mm×108mm基础模块:包括集成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集成模块:计数显示模块

  7)其他部件:电池模块(6V)

  3、连接方式:

  (1)模块与底板之间连接方式:每个模块下方有4个卡扣,通过卡扣与底板上型材四方槽进行插接。

  (2)模块与模块之间连接方式:元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铝质绝缘硬导线与电路板相连的电极片进行插接。

  光敏报警电路套件

  通过这个活动项目,学生将知道常见传感器的类型及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将在不同的条件下用手遮挡光电传感器,发出光(报警)。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遥控小车设计与制作套件(套件型)

  通过简单电路的实例,知道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能设计和安装简单的电子控制电路,能用集成电路设计和安装简单的遥控系统,可完成的试验项目是红外遥控小车。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遥控小车设计与制作套件(模块型)

  红外线发射频率为38K,6V供电,发射模块上有6个功能按键(前进、后退、左拐、右拐、旋转、电源),接收模块上有2个功能按键(电源、程序开始),10米开阔地发射距离学生可自由灵活地组装和搭建至少两种款式的小车(低底盘跑车和高底盘越野),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摇控小车各部件的功能和原理,充分掌握遥控发射和按收原理。

  晶体三极管开关特性试验套件

  通过实验电路,了解三极管的特性及应用。可完成的试验项目有晶体三极管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常见控制方式认知及应用套件

  通过简单电路的.实例,知道常见控制方式认知及应用,可完成的试验项目是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红绿灯控制设计套件

  通过简单电路的实例,知道常见控制方式认知及应用,可完成的试验项目是红绿灯。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常见继电器认知与应用套

  通过实验电路,了解直流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它们的使用,进行简单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可完成的试验项目是直流电磁继电器控制直流电机。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磁敏传感器应用套件

  通过这个活动项目,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力敏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常用电子元器件特性认知套件

  通过该实验电路,学生将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半导体开关特性认知与应用套件

  通过该实验电路,学生将了解半导体开关的特性及作用。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基本数字电路认知/设计套

  通过这些实验电路,学生将掌握基本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的基本原理,知道常见的数字集成电路的类型,并能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实用电路装置。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恒温控制系统设计套件

  通过该实验电路,学生将了解传感器的特性及使用。电子方面:拼插式模块化结构,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由各种电子元器件、导线、电源、底板等模块组成;其中导线采用ABS材质圆棒,两端部用导电头连接;单个电子元件模块采用电子元器件与端口电极片直接焊接在工业用线路板上的方式,壳体和底座采用ABS材质,上盖采用PC透明材质,直观形象;底板采用PVC材质,可以相互拼接。元器件与电路板安装在里面的封装形式,搭建电路节点与元器件有颜区分,电子元器件模块底座卡子插接在底板上,使电子电路与结构模型相兼容,确保电子机械有机融为一体。安全、环保、外观等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与外观专利,并通过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教学仪器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自动检测计数系统设计套件

  1、零配件名称:底板、铝质棒材导线、数据线、36mm×36mm基础模块、36mm×72mm基础模块、72mm×108mm基础模块、其他部件等

  2、零配件产品规格:

  1)底板:360mm×360mm型材拼装底板,材质PVC

  2)铝质棒材导线:导线由φ5mm铝棒与绝缘层组成,导线规格有48mm、84mm、120mm、156mm、192mm等,导线绝缘层有颜区分;

  3)数据线:由八芯扁平导线软导线组成,数据线规格有108mm、300mm等。

  4)36mm×36mm基础模块:包括连接模块、基础元件模块、传感器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其上面以及侧面开有透气孔

  (1)连接模块:二分、四分

  (2)基础元件模块:自锁开关、无锁开关等各种不同参数的电子元器件

  (3)传感器模块:触动传感器

  5)36mm×72mm基础模块:包括连接模块、转换座模块、集成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

  (1)连接模块:六分

  (2)集成模块:触发器模块

  6)72mm×108mm基础模块:包括集成模块等,上盖为PC透明材质,集成模块:计数显示模块

  7)其他部件:电池模块(6V)

  3、连接方式:

  (1)模块与底板之间连接方式:每个模块下方有4个卡扣,通过卡扣与底板上型材四方槽进行插接。

  (2)模块与模块之间连接方式:元件之间的连接采用铝质绝缘硬导线与电路板相连的电极片进行插接。

【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相关文章:

少先队基础知识教案(30篇)07-26

民间美术课件(13篇)07-25

《太阳》课件(24篇)07-27

【精品】少先队基础知识班会教案30篇07-28

乡愁课件(15篇)07-29

松鼠课件(30篇)07-28

《凡卡》课件(25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