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散文随笔(12篇)
漫步在雨巷,每一滴雨水都是思绪的载体,每一阵风都是情感的低吟。阅读雨巷散文,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文人墨客的独特心境。让我们一起沉浸于这些范文之中,体会文字间的淡雅与深沉,学习如何用笔描绘心情,如何以文会友,让心灵在阅读中得到滋养和启发。
雨巷散文随笔 篇1
记不起在那个傍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一条不知名的小雨巷里。小巷的墙不高,看不见夕阳如血,只见西斜的夕阳光把小雨巷劈成两半,把小巷拉得老长。古色的墙零星地点缀着些青苔,五来十步还看到些巴掌高的墙头草。路面凹凸不平,偶尔才会遇上像我一样漫哉游哉的闲人。
走在这样的雨巷里,谁都会染上一层凉意。
小巷尽头有一棵杨桃树,在秋风起的时候,居然开起花来。紫黄色的,相互推搡着,偎靠着,露出一张张天真的脸。在这个人多树少的城里,秋天里开花的树极少。我惊诧于这个偶得的发现,于是便伫足在小树下,兴味盎然地欣赏起这些小花来。
繁密的树层碾碎西斜的夕辉,微风摇曳,撒得满地是金。有时也款款地飘落几朵手指般大的小花。我轻轻地拾起一朵,小心翼翼地嗅着,一股新翻泥土似的清香直渗人心肺。
这时走来一群小姑娘,在地上拾起花来,双手捧着些小花,用小嘴呵着气或把小花别在秀发上,然后一唱一跳地走开了。
小姑娘澄明的笑声,使我回味起自己的童年:湛蓝的天空,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的绿色,如野果味般翻新泥土的气味,到处是欢歌笑语,那是童年欢快的心田。
每天局促在小盒子里机械般地做着同样的表情,很久没有像今晚如此一番愉悦的心境了。可惜夜张开了大网,这条古老的小巷连路灯都没有,我只能带着一份惋惜离开了小巷。
以后,我又机械般地忙这忙那,渐渐地淡却了那段雨巷。现在又是个秋风萧萧的季节,且细雨连绵,于是萌发起雨里看花的雅兴来。
撑一把伞,丝丝缕缕的雨,在伞上轻唱低吟,像为孤独的脚步伴奏,我独自地走在湿润润的天地里,想着那些小花定会在秋风里洒得满地落英。
但我再找不到那条狭长的雨巷了,也看不见冷雨里小花的模样,因为那里正要建一座现代化大楼。望着满地断砖烂瓦在揉碎的雨里默默地立着,心里便涌起当初看见小花时的那抹暗香,心里也隐隐地塞满惆怅。
那些熟悉的一去不返了,它虽然曾使我们满怀惆怅,但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就像我们远泊异地,脑海里却永远装着家乡的那副旧门环!
朝夕变幻,逝水流年,被生活的激流席卷其中而努力抗争后,才发现生活有失也有得,于是总希望能有个静止的时刻,闲散的空白来让自己理清头绪,最后才发觉,在所有禀赋我们的东西中,能使我们激动不安的常常是些极平凡的东西!
雨巷散文随笔 篇2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我很喜欢戴望舒的这首《雨巷》,仿佛我前世的情愁,也像这丁香一样的姑娘,结在寂寥的雨巷。我喜欢杭州的雨巷,喜欢淅淅沥沥的雨声嘀嗒,眷恋那巷子的青墙白瓦,苔色青青的三生石。
雨后的杭州,有江南最美的清雅风韵,像凌波微步、欲遮含羞的曼妙仙子,烟雨迷离,像久久做下的一宿尘梦。估计任何人见了都会沉醉在她温柔的梦乡里,不愿醒来。
下雨了,从老旧的雕花屋檐滴下,丝丝缕缕细如牛毛,湿了我的发。三月的季节,雨洋洋洒洒地漂,漂在杭州,下在寂寥的雨巷。
我喜爱这雨亦喜爱这雨巷,我决定撑着油纸伞去走一遭,寻一回我的尘梦。于是,我出发了,带着欢喜的心情,我想遇见幻想中的他,梦里寻寻觅觅的男子,他一身黑色的中山,眼里有看不见的深邃。雨巷,既然你有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是否也会有一个徘徊彳亍的那个少年?
整座杭州城里湿漉漉的,地面冒着蒸腾的白雾,路边的石头夹缝里有几株葱绿的青苔,肆无忌惮地蔓延在这雨的庇护下。青砖黛瓦依旧,古色古香十足。我撑着油纸伞,走进这雨巷,一身素衣白裙,巧笑轻盈。
喜欢这绵绵的细雨,像极了密密麻麻的线,缓缓而落,落地开出一朵涟漪,继而和水融合为一体。我淌过这点点的雨水,漫步在烟雨中,撩起我的裙摆,轻轻踮起脚,一步一步似漫步生花。
前方的巷子,透着清凉深沉的气味,长长望不到尽头。这路上我会遇见他吗?我想。也许他也撑着一把油纸伞,和我一样在这雨巷里。
这种感觉真好,安静地都可以忘了自己,忘了尘世的纷扰,忘了世俗的污浊。此刻的我只想静静享受这属于我自己的时光,享受这雨的恩惠,没有人打搅我,也没有人打搅黑衣少年,或许他正走近。
雨依旧下着,不过小了一点。丢下伞,我向着天抬起头,闭着眼,任雨轻拂亲吻我的脸颊,我用手轻轻感受着雨清凉的触感。忽然一阵微弱的风吹过,我闻到到了若有若无的淡淡的茶花香,我惊喜地发现在雨巷里种着一株株的茶花树,花香就是从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
茶花傲然地怒放在深寞的雨巷里,粉嫩嫩的花朵摇晃着小脑袋,绿油油的叶子支撑着美丽的花朵,像是一个忠诚的护花使者。雨落下的水珠滴在花瓣上,晶晶亮亮的,稍不留神小水珠就会砸到一只甲壳虫,小虫子好不容易爬上花姑娘的怀抱,便遭到水珠的突然袭击。
被水珠砸中四脚朝天的甲壳虫,害怕地挥舞拳脚,它似乎在想自己是究竟被什么怪东西袭击了,害得可怜的它翻不过身来。我好奇地观察着这只小虫,期待它能够为自己翻身。但是这只可怜的虫子用尽了它的全部力气,还是没能够自救,于是我决定帮它一把。
我把它轻轻翻过来,它一高兴就撇下我扑棱飞走了,不过它飞得很慢,我为它撑起我的油纸伞,好像它想粘上我似的,停在油纸伞的骨架上不肯走了。我心里很高兴,在雨巷里找到了一个能陪我走的小伙伴,尽管它是一只甲壳虫。
告别了美丽的茶花小姐,我和我的小伙伴又继续上路了。雨似乎也为我们感到欢喜,努力地跳起舞来,像是在跳一支空中芭蕾舞曲,白色的裙摆清晰可见。我跟着雨的精灵一起舞蹈,踮起脚尖跳起优雅的华尔兹,脸上扬起的笑容任雨快乐地抚摸。 我的快乐此刻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我的心情是如此放松,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这纷纷扬扬、淅淅沥沥的雨,漂在杭州,下在寂寥的雨巷。
烟雨漫影,雨巷中漫步,感受那一份清凉,触摸那美妙的烟雨迷离,这美好,是我前世许下的愿望,是今生今世无论如何都要追寻的心灵的归宿。我愿在杭州的雨巷里,安静的过着岁月静好的时光,在那里和雨慢慢变老。
雨巷散文随笔 篇3
傍晚,我带着七分醉意,三分迷茫,被夜的手搀进了江南的雨巷。
三月的春雨,不卑不亢,带几分歉意 沸沸扬扬,犹言吟风弄雨丝,我踩着雨点,轻敲石板韵响,沿着古朴的尘埃小径,将思绪慢慢回放...
这条经年的雨巷,一米宽,百米长,深悠悠,暗飘香。琉璃的瓦,木雕的窗,幽静而平缓,百步黯然,绵绵长长,几只春燕喃昵在西厢房的屋檐下,卿卿我我,诉说着衷肠,这不经意的场景,刻意着我的遐想,是我在羡慕燕儿的亲昵,还是在懊恼自己的彷徨,无从言表。
切!这燕子的谈情说爱与我何干? 不要让这份暧昧刺激我的神经,致于我忧伤。
雨巷的天,被片片乌云遮挡,幽风扫进了寂静的弄堂,那屋檐下的雨帘渐渐地稠密了起来,模糊 了夜的天窗,豆大的雨滴洗刷着陈旧的老墙壁,敲打着户外的芭蕉叶儿,噼里啪啦的作响,幽静的雨巷,糜散着失魂落魄的情殇。
顷刻间,慌了我的手脚,迷糊我的方向,深深的雨巷,让我的孤魂往哪里躲藏?唉…… 既然淋湿了衣裳,那索性把自己投进雨中释放,让清新的雨丝,祛除掉我那身上的污垢,好好洗刷一下我的裸思想。
神秘而幽静的江南雨巷,在你的记忆里,蕴藏了多少孤独与寂寞的影子,又游漓过多少忧愁与悲伤的凄凉……
雨巷散文随笔 篇4
大地的泪水,
唤醒了老巷,
像是干枯的茉莉,
吸足水分活过来了一样。
大地揉着朦胧的双眼,
轻轻拂去点点纤尘,
老巷醒了,
青色的老砖,
翘起的瓦,
屋檐下的水花,
有泛起水心中的波澜,
摸摸老砖,
嗅嗅那雨,
不回首尽管走过,
老树的枝头在风中摇曳,
不知谁家升起袅袅的炊烟,
消散在雨雾中,
我站在老巷这头,
看老巷,
会见!
关于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雨巷 篇5
就这样走进那条雨巷,在霏霏烟雨里。
一条幽长幽长的深巷,静静地卧着,上边依旧铺着一层鹅卵石。只是不知道磨去它们凸凹的棱角的,是旧日的足履,还是今日的细雨。
深巷里飘飞着绵绵的细雨,一片的茫茫,一色的寂寂,唯有一座座第次檩比、曲线清奇的高墙深宅,可以令人隐约分辩出其轮廓和曲线。
细雨贴着这些古老的建筑飘过,缭绕而起的水色,又使这些建筑的边缘有些模糊,把一种沉稳的气势与素朴的古拙,朦胧在一片薄烟氤氲里,那若水墨濡染的至美境地,让人觉得极致的美,原本就是无关宏旨的,惟有一份蕴藏在平淡里的深沉,才能令心撼动。这正如大多数人的生命轮廓一般,似乎很平凡,不够醒目,却有着种自甘平凡的踏实与沉稳。
细雨漫漶着,在高墙深瓦上跌落,越过错落着的断垣墟院,应着清冷的风,漫到阶上的青苔是深深浅浅的绿。雨巷的深处,隐约有人披着蓑衣,劈劈啪啪走动着。这决不是在蛮荒乡间,这比蛮荒乡间要深幽和清远许多,有着一种心底里最渴望的幽静与旷远。
沉浸在这样的情境里,让人在凝神之际,忘却了时光,忘却了低低徊徊的心事。霏霏细雨淅沥着往事的容颜,在微醺迷离里,尘封的岁月清晰出一种亲切的真。
漫漶的壁瓦厚淀拙朴,剥蚀的门环古老寂静。想起年幼时分,夜里醒来时,一个人赤着足,叩开这门环,坐在高高的门槛上,在冷冷的月下听秋虫稍带凄清的幽吟声。想起清晨时分,奶奶的小脚踩在青苔点缀的石板上,去井里汲水,瓦顶上有猫儿在争吵着什么,高高低低的喵喵声,惹来母亲的呵斥声,滑过清晨的静。点滴的场景短的禁不起回忆,若不回忆罢,心中偏又空落落的慌……
也罢,就让这回忆无声息地,梦一样地走过,一些稍带些许潮湿的温暖,便会不约而至落上心头,五彩缤纷地绽放开来,诸色斑斓,转瞬就晕开来,泅进霏霏的烟雨里,虚空成一片浓稠的缥缈。就像幼时青梅竹马的感觉,青涩且单纯,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山盟海誓,只是默默停留继而擦身而过。恋过么?没有恋过么?总之是分开了。
就是这样莫名的感触,令脚步轻迈进雨巷的开始,就从足下、指尖、眼角传遍全身。从高墙深宅、漫漶壁瓦、剥蚀门环、颓圮的残垣墟院,以及那和烟和雨不胜的清愁,无一不在贯穿和加深着这种感觉,充满了梦幻的清淡写意,闪闪烁烁在深巷或是重瓦幽院间,也许不期而遇就遇见了,也许凝目错神间就萧疏了。
此时此刻,雨丝正繁,在和风的绰约里,烁烁成一片,却拢不来那份物我俩忘的雅致,想是这无意中的情绪所搅的。这霏霏的雨,好像不知流走的时光,不知放晴的急切,只是一味地纷纷又纷纷,不及细分千古的流离,执著地落到人间。
霏霏于巷深,写意长长的幽思,一种从古典婉约里提炼出的超乎尘世的心绪,以着飘逸的韵致弹跳着,那弹跳的姿态令我觉得似有所期待,期待那巷弄深处,会随时出现个斜倚油伞的纤纤身影,那若丁香般的女子。她低垂的脸庞隐隐着忧伤,水蓝色裙衫,淡淡地扫了蛾眉,寂寞地灿烂着。谁能细辩,那忧伤的来处,是“美人折向巷前过”的花蕾,还是一叶碧翠澄澈的清唱?
她的纤足行在青石板上,遗一路细碎的涟漪,摇曳间伞弦的触响,送还多少欲语还休欲罢不能的心事呵,写意成了一种千年绝唱的企盼,一种优雅情愫真谛的风情,以及牵扯着一份与生俱来的情愁。仿佛,她只是偶然与心邂逅的女子,以着一种敛眉垂首的姿态,从深巷的暗处轻步而出,纤尘无染,霎时明亮柔和了周遭的幽折晦暗,成为这幽冷色调里,唯一的春色与希翼。于是,满心的怜爱油然而生……
不知为什么,我只觉得只有女子的灵性与风骨,才能美得如此简约而清越,才可以在那一低头的无限温柔里,显现出不欲谪世的风情,才可以恬静如水地穿越烟雨红尘,而无动于衷。千百年来,从历史中脱颖而出的风骨卓然的女子个个如此,只是这些都是传奇,从现实到传奇又经过了多少演绎。恍惚间,这个斜倚油伞的纤纤身影,从遥远的传奇里,轻迈着深浅不一的足迹,在茫茫的雨雾中无声的走来。纤指握着的花伞,在那幽幽的巷道上一朵一朵开将下来,像是突然的时空错误,带着如莲般细碎的心思,就这样慰籍了我在碌碌红尘中,经年如水的牵怀。
此刻,我被这至深的古典,透着人世寂寞的美感动。巷道伸伸延延,持伞而行的身影,孱弱的叶一般的身姿,若暗香飘过,只留下淡淡的水样清息……濡湿在细雨无边似轻愁的深深庭院,和幽长幽长如暗梦的巷道,由于风雨的推波助澜,这缕清息,印有情愫的痕迹,是可以看得见的晶莹。
这点点滴滴的感怀,像是过客,又像是梦境。只在心头留下了一丝惆怅,一缕牵念,一抹空灵寂廖的烟水的色泽。仿佛从来都如此刻一样。与时间唯一一直呼应的就是这雨巷,年年渲染着无限湿濡,为曾经与当下做一个淅沥不尽的注角。这注角里所洋溢的始终是淡淡的清愁,以及淡淡的忧伤,没有丝毫的浓墨重彩,如丝雨飘落青石板上微溅的涟漪,顺风而起……那斜倚油伞的身影,若一丝温凉抚面而过,令我有种想把她捧掬在心里的冲动,可就在刹那凝神间,她飘乎而去,无声无息,杳无踪迹,只留下寂静的深巷和空茫的细雨,以及那份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的温凉。
雨……几时落定?幽思……何时能停?
江南雨巷散文随笔 篇6
三月的春雨,不卑不亢,带几分歉意 沸沸扬扬,犹言吟风弄雨丝,我踩着雨点,轻敲石板韵响,沿着古朴的尘埃小径,将思绪慢慢回放...
这条经年的雨巷,一米宽,百米长,深悠悠,暗飘香。琉璃的瓦,木雕的窗,幽静而平缓,百步黯然,绵绵长长,几只春燕喃昵在西厢房的屋檐下,卿卿我我,诉说着衷肠,这不经意的场景,刻意着我的遐想,是我在羡慕燕儿的亲昵,还是在懊恼自己的彷徨,无从言表。
切!这燕子的谈情说爱与我何干? 不要让这份暧昧刺激我的神经,致于我忧伤。
雨巷的天,被片片乌云遮挡,幽风扫进了寂静的弄堂,那屋檐下的雨帘渐渐地稠密了起来,模糊 了夜的天窗,豆大的雨滴洗刷着陈旧的老墙壁,敲打着户外的芭蕉叶儿,噼里啪啦的作响,幽静的'雨巷,糜散着失魂落魄的情殇。
顷刻间,慌了我的手脚,迷糊我的方向,深深的雨巷,让我的孤魂往哪里躲藏?唉…… 既然淋湿了衣裳,那索性把自己投进雨中释放,让清新的雨丝,祛除掉我那身上的污垢,好好洗刷一下我的裸思想。
神秘而幽静的江南雨巷,在你的记忆里,蕴藏了多少孤独与寂寞的影子,又游漓过多少忧愁与悲伤的凄凉……
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 篇7
就这样走进那条雨巷,在霏霏烟雨里。
一条幽长幽长的深巷,静静地卧着,上边依旧铺着一层鹅卵石。只是不知道磨去它们凸凹的棱角的,是旧日的足履,还是今日的细雨。
深巷里飘飞着绵绵的细雨,一片的茫茫,一色的寂寂,唯有一座座第次檩比、曲线清奇的高墙深宅,可以令人隐约分辩出其轮廓和曲线。
细雨贴着这些古老的建筑飘过,缭绕而起的水色,又使这些建筑的边缘有些模糊,把一种沉稳的气势与素朴的古拙,朦胧在一片薄烟氤氲里,那若水墨濡染的至美境地,让人觉得极致的美,原本就是无关宏旨的,惟有一份蕴藏在平淡里的深沉,才能令心撼动。这正如大多数人的生命轮廓一般,似乎很平凡,不够醒目,却有着种自甘平凡的踏实与沉稳。
细雨漫漶着,在高墙深瓦上跌落,越过错落着的断垣墟院,应着清冷的风,漫到阶上的青苔是深深浅浅的绿。雨巷的深处,隐约有人披着蓑衣,劈劈啪啪走动着。这决不是在蛮荒乡间,这比蛮荒乡间要深幽和清远许多,有着一种心底里最渴望的幽静与旷远。
沉浸在这样的情境里,让人在凝神之际,忘却了时光,忘却了低低徊徊的心事。霏霏细雨淅沥着往事的容颜,在微醺迷离里,尘封的岁月清晰出一种亲切的真。
漫漶的壁瓦厚淀拙朴,剥蚀的门环古老寂静。想起年幼时分,夜里醒来时,一个人赤着足,叩开这门环,坐在高高的门槛上,在冷冷的月下听秋虫稍带凄清的幽吟声。想起清晨时分,奶奶的小脚踩在青苔点缀的石板上,去井里汲水,瓦顶上有猫儿在争吵着什么,高高低低的喵喵声,惹来母亲的呵斥声,滑过清晨的静。点滴的场景短的禁不起回忆,若不回忆罢,心中偏又空落落的慌……
也罢,就让这回忆无声息地,梦一样地走过,一些稍带些许潮湿的温暖,便会不约而至落上心头,五彩缤纷地绽放开来,诸色斑斓,转瞬就晕开来,泅进霏霏的烟雨里,虚空成一片浓稠的缥缈。就像幼时青梅竹马的感觉,青涩且单纯,没有甜言蜜语,没有山盟海誓,只是默默停留继而擦身而过。恋过么?没有恋过么?总之是分开了。
就是这样莫名的感触,令脚步轻迈进雨巷的开始,就从足下、指尖、眼角传遍全身。从高墙深宅、漫漶壁瓦、剥蚀门环、颓圮的残垣墟院,以及那和烟和雨不胜的清愁,无一不在贯穿和加深着这种感觉,充满了梦幻的清淡写意,闪闪烁烁在深巷或是重瓦幽院间,也许不期而遇就遇见了,也许凝目错神间就萧疏了。
此时此刻,雨丝正繁,在和风的绰约里,烁烁成一片,却拢不来那份物我俩忘的雅致,想是这无意中的情绪所搅的。这霏霏的雨,好像不知流走的时光,不知放晴的急切,只是一味地纷纷又纷纷,不及细分千古的流离,执著地落到人间。
霏霏于巷深,写意长长的幽思,一种从古典婉约里提炼出的超乎尘世的心绪,以着飘逸的韵致弹跳着,那弹跳的姿态令我觉得似有所期待,期待那巷弄深处,会随时出现个斜倚油伞的纤纤身影,那若丁香般的女子。她低垂的脸庞隐隐着忧伤,水蓝色裙衫,淡淡地扫了蛾眉,寂寞地灿烂着。谁能细辩,那忧伤的来处,是“美人折向巷前过”的花蕾,还是一叶碧翠澄澈的清唱?
她的纤足行在青石板上,遗一路细碎的涟漪,摇曳间伞弦的触响,送还多少欲语还休欲罢不能的心事呵,写意成了一种千年绝唱的企盼,一种优雅情愫真谛的风情,以及牵扯着一份与生俱来的情愁。仿佛,她只是偶然与心邂逅的女子,以着一种敛眉垂首的姿态,从深巷的暗处轻步而出,纤尘无染,霎时明亮柔和了周遭的幽折晦暗,成为这幽冷色调里,唯一的春色与希翼。于是,满心的怜爱油然而生……
不知为什么,我只觉得只有女子的灵性与风骨,才能美得如此简约而清越,才可以在那一低头的无限温柔里,显现出不欲谪世的风情,才可以恬静如水地穿越烟雨红尘,而无动于衷。千百年来,从历史中脱颖而出的风骨卓然的女子个个如此,只是这些都是传奇,从现实到传奇又经过了多少演绎。恍惚间,这个斜倚油伞的纤纤身影,从遥远的传奇里,轻迈着深浅不一的足迹,在茫茫的雨雾中无声的走来。纤指握着的花伞,在那幽幽的巷道上一朵一朵开将下来,像是突然的时空错误,带着如莲般细碎的心思,就这样慰籍了我在碌碌红尘中,经年如水的牵怀。
此刻,我被这至深的古典,透着人世寂寞的美感动。巷道伸伸延延,持伞而行的身影,孱弱的叶一般的身姿,若暗香飘过,只留下淡淡的水样清息……濡湿在细雨无边似轻愁的深深庭院,和幽长幽长如暗梦的巷道,由于风雨的推波助澜,这缕清息,印有情愫的痕迹,是可以看得见的晶莹。
这点点滴滴的感怀,像是过客,又像是梦境。只在心头留下了一丝惆怅,一缕牵念,一抹空灵寂廖的烟水的色泽。仿佛从来都如此刻一样。与时间唯一一直呼应的就是这雨巷,年年渲染着无限湿濡,为曾经与当下做一个淅沥不尽的注角。这注角里所洋溢的始终是淡淡的清愁,以及淡淡的忧伤,没有丝毫的浓墨重彩,如丝雨飘落青石板上微溅的涟漪,顺风而起……那斜倚油伞的身影,若一丝温凉抚面而过,令我有种想把她捧掬在心里的冲动,可就在刹那凝神间,她飘乎而去,无声无息,杳无踪迹,只留下寂静的深巷和空茫的细雨,以及那份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的温凉。
雨……几时落定?幽思……何时能停?
关于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汀州雨巷
轻轻地走进汀州雨巷,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
漫步在乌石山,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雨中的马头墙,这是一种“叠落式山墙”。它高出屋脊,随那屋顶斜坡呈现出阶梯型。马头墙有三叠式样的,也有五叠的。从街上望过去,在一个平面的空间里,马头墙层层叠叠的,形成连续的韵律。若是在巷子的转角处,有两组马头墙相交,那更是别有韵味。“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用来形容这街巷里连续不断的马头墙,是再好不过了。马头墙错落有致,顾盼生情。仰头一望,白色的墙与白色的云,交相辉映,加上屋脊上黛色的瓦,叠错的飞檐,给人一种蓝天飞雁的感觉。
行走在这雨巷里,眼睛看到最多的就是门。客家人家,将门视为通情达理的入口,大凡入口,都经过精心的打理,隐现着文化的流风余韵,流溢出房屋主人的文化素养和经济实力。这雨巷中的门,寻常人家门里嵌入两条木头,一条门楣、一条门槛而已,简单实用。小康人家的门则朴素端庄、灵活轻盈,大多为整块木板,饰以雕花。而大户人家则多为石库门。汀州的大户人家,不是高官显贵,就是富商,他们有得是钱,因此,即便是门也要弄出点花样。有人家在门前用矮墙围出数坪小空间,透出亲切温馨。有的在门内构筑一垛矮墙,暗示人们这是个大人家。还有的门外留有门廊。但汀州人家的门都不大,透出客家人的内敛和不事张扬的.个性。
要说汀州人家的精致,那就要看那些雨巷花窗上的木雕了。汀州的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雨巷中的木雕技艺主要体现在雕花木窗上,雕刻的种类有圆雕、平雕、浮雕等等。花窗以木露窗为主,雕刻的花式有吉祥图案、古代传说、伦理教化,不一而足。汀州雕窗的特点是不涂油彩、暴露自然木质纹理,浑然天成、清新素雅。
汀州三月,这深深的雨巷里,也是春意盎然哪。谁家门前,斜横一枝疏梅,花谢了尚有余香。这边门巷里,几丛短竹,正青翠欲滴,随风摇曳。向前几步,这家的朵朵绽放的三角梅,已经爬过马头墙,探出小脑袋,正笑盈盈向您示意。这座大门里,桃花开得最是热闹,此时,推门而进,更见主人春风满面,热情招呼入座,端茶倒酒,谈天说地,别有一番风味。人家庭院里挺拔高大的桂花、香樟,正散发出阵阵的幽香。在这雨巷里看花,要看人家阳台上、窗台上的花。爱美的汀州人家,把花儿栽在花盆里、挂在吊篮上。那些个风信子、水仙、春兰、蝴蝶兰、杜鹃、迎春、海棠和金盏最是多见。这些花儿,把雨巷装点得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行走汀州,我最喜欢的是店头街。徜徉在雨巷两旁,客家小吃以及雕刻、剪纸、画像、古玩、刺绣、裁缝、理发、金银首饰、纸艺、酿酒等传统手工艺特色的行业悠闲地散布其间,雨巷的两面,最多的是一排排竖立的酒旗,在斜风里飘动。这里的酒店,都是些不大的店面,临窗把酒,一边慢饮细酌,一面看街上的风景,是再惬意不过。轻挑帘裘,蓝布斜襟、杏子明眸的客家姑娘,捧一坛汀州酒娘,摆上几碟老卤,豪爽的客家汉子,猜拳行令吼起来,大碗酒喝起来……整个雨巷弥漫着客家米酒浓浓的香味,此时,这雨巷应该称为酒巷更为恰切。只见酒桌里早已坐满了客人,他们一面谈话,一面频频的举起酒杯,他们在谈论什么?走在这雨巷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今天汀洲雨巷里走过的姑娘,大都时尚而开朗,虽然,春寒料峭,我却看到了好几个穿着长筒靴,皮短裙,手里拎着真皮手袋的姑娘。这雨巷里的姑娘,也都如同花儿一样。细雨蒙蒙里,雨巷里浮动着各式各样的花伞,像是流水里浮动的落花,这些伞花儿起起落落,赤橙黄绿青蓝紫……有的素雅,有的艳丽,装点着小巷的颜色。各色的花伞下,是漾着笑意的容颜。“我奔流着向未来而去,再不会叹息。我日夜唱着歌儿,昔日的笑颜都被唤起。我守护下的汀州城,重现昨日的美丽……”是谁哼唱起汀水谣,穿城而过,如同丝雨般飘落人的心间。
这雨巷里的雨渐渐的大了。临街的屋檐下,水滴开始溅起水花。人家的花窗上纷纷撑起各色的防雨布遮棚,仿佛各色的旗帜,在雨巷里飘动。粉墙黛瓦,青石路面,半空里色彩各异的防雨棚,加上小巷里流动的花伞,这是一道你在别处绝对找不到的风景。
夜色渐暗,雨后初霁。我走出茶室,发现夜幕下的雨巷,多了无尽的色彩。汀州人家,亮起一盏盏、一串串红色的灯笼。雨巷深深处,汀州开始做起她古老的美梦。
沿着石板路,我悄悄地向巷口走去,青石板上是我笃笃的脚步声,我把脚步放轻了又放轻,不忍搅了这雨巷的好梦。
关于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城村雨巷
三月的城村烟雨朦胧,一丝丝斜织的雨线,将千回百转的小巷铺满江南的清韵。我在雨中静静的寻觅,聆听着连日来不歇的雨声,心柔软的像要滴出水来。仿佛只要有雨,这个世界就会回归宁静,心就会透明起来,轻盈起来。
雨巷里的春天来了,一抬足就触碰了一抹浅绿,兴许是一片毫不起眼的苔藓,可它染绿了一巷的春色。静静地走在雨巷中,撑起微微湿润的油纸伞,在这一方宁静的纸伞下,细细的数着自己的心跳,心在雨的淅沥声中变得渐渐的平静下来。用隔着布鞋的脚掌,触摸古巷的沧桑。巷子里没有了当年的青春,没有了曾经嬉戏的笑声,剩下的只是这里的安静。迈着轻轻的步子向前,却依然留恋这憔悴的老墙,墙上脱落的时光和擦肩而过的古井、凉亭、宗祠庙宇勾勒出昔日的辉煌,那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流露出的暖暖温情,是对沧桑岁月的淡然与包容。
巷子里的人家,青石台阶,方砖铺地,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高大的石制花坛,沾着雨露的兰花,围桌而聚的茶友邻居,古朴而沧桑的意境从青瓷茶碗和淡淡茶香中飘散开来,只剩下满满当当的空明。多么希望自己化成晶莹剔透的雨滴,回归大地的怀抱,让窗外淅沥的雨,带我回到那消逝的流年?也许到了今天,只有风雨中的那些砖雕图案依旧诉说着不尽的往事。
途中,偶尔也会遇到和我一样撑着伞在雨巷中闲赏的人,或许彼此都在寻找着心中的那份美。只是,在这醉人的雨巷中,我终未逢到那个有着丁香花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关于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汀州雨巷 篇8
轻轻地走进汀州雨巷,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
漫步在乌石山,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雨中的马头墙,这是一种“叠落式山墙”。它高出屋脊,随那屋顶斜坡呈现出阶梯型。马头墙有三叠式样的,也有五叠的。从街上望过去,在一个平面的空间里,马头墙层层叠叠的,形成连续的韵律。若是在巷子的转角处,有两组马头墙相交,那更是别有韵味。“踏踏马蹄谁见过,眼看北斗直天河”。用来形容这街巷里连续不断的马头墙,是再好不过了。马头墙错落有致,顾盼生情。仰头一望,白色的墙与白色的云,交相辉映,加上屋脊上黛色的瓦,叠错的飞檐,给人一种蓝天飞雁的感觉。
行走在这雨巷里,眼睛看到最多的就是门。客家人家,将门视为通情达理的入口,大凡入口,都经过精心的打理,隐现着文化的流风余韵,流溢出房屋主人的文化素养和经济实力。这雨巷中的门,寻常人家门里嵌入两条木头,一条门楣、一条门槛而已,简单实用。小康人家的门则朴素端庄、灵活轻盈,大多为整块木板,饰以雕花。而大户人家则多为石库门。汀州的大户人家,不是高官显贵,就是富商,他们有得是钱,因此,即便是门也要弄出点花样。有人家在门前用矮墙围出数坪小空间,透出亲切温馨。有的在门内构筑一垛矮墙,暗示人们这是个大人家。还有的门外留有门廊。但汀州人家的门都不大,透出客家人的内敛和不事张扬的.个性。
要说汀州人家的精致,那就要看那些雨巷花窗上的木雕了。汀州的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雨巷中的木雕技艺主要体现在雕花木窗上,雕刻的种类有圆雕、平雕、浮雕等等。花窗以木露窗为主,雕刻的花式有吉祥图案、古代传说、伦理教化,不一而足。汀州雕窗的特点是不涂油彩、暴露自然木质纹理,浑然天成、清新素雅。
汀州三月,这深深的雨巷里,也是春意盎然哪。谁家门前,斜横一枝疏梅,花谢了尚有余香。这边门巷里,几丛短竹,正青翠欲滴,随风摇曳。向前几步,这家的朵朵绽放的三角梅,已经爬过马头墙,探出小脑袋,正笑盈盈向您示意。这座大门里,桃花开得最是热闹,此时,推门而进,更见主人春风满面,热情招呼入座,端茶倒酒,谈天说地,别有一番风味。人家庭院里挺拔高大的桂花、香樟,正散发出阵阵的幽香。在这雨巷里看花,要看人家阳台上、窗台上的花。爱美的汀州人家,把花儿栽在花盆里、挂在吊篮上。那些个风信子、水仙、春兰、蝴蝶兰、杜鹃、迎春、海棠和金盏最是多见。这些花儿,把雨巷装点得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行走汀州,我最喜欢的是店头街。徜徉在雨巷两旁,客家小吃以及雕刻、剪纸、画像、古玩、刺绣、裁缝、理发、金银首饰、纸艺、酿酒等传统手工艺特色的行业悠闲地散布其间,雨巷的两面,最多的是一排排竖立的酒旗,在斜风里飘动。这里的酒店,都是些不大的店面,临窗把酒,一边慢饮细酌,一面看街上的风景,是再惬意不过。轻挑帘裘,蓝布斜襟、杏子明眸的客家姑娘,捧一坛汀州酒娘,摆上几碟老卤,豪爽的客家汉子,猜拳行令吼起来,大碗酒喝起来……整个雨巷弥漫着客家米酒浓浓的香味,此时,这雨巷应该称为酒巷更为恰切。只见酒桌里早已坐满了客人,他们一面谈话,一面频频的举起酒杯,他们在谈论什么?走在这雨巷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然而,今天汀洲雨巷里走过的姑娘,大都时尚而开朗,虽然,春寒料峭,我却看到了好几个穿着长筒靴,皮短裙,手里拎着真皮手袋的姑娘。这雨巷里的姑娘,也都如同花儿一样。细雨蒙蒙里,雨巷里浮动着各式各样的花伞,像是流水里浮动的落花,这些伞花儿起起落落,赤橙黄绿青蓝紫……有的素雅,有的艳丽,装点着小巷的颜色。各色的花伞下,是漾着笑意的容颜。“我奔流着向未来而去,再不会叹息。我日夜唱着歌儿,昔日的笑颜都被唤起。我守护下的汀州城,重现昨日的美丽……”是谁哼唱起汀水谣,穿城而过,如同丝雨般飘落人的心间。
这雨巷里的雨渐渐的大了。临街的屋檐下,水滴开始溅起水花。人家的花窗上纷纷撑起各色的防雨布遮棚,仿佛各色的旗帜,在雨巷里飘动。粉墙黛瓦,青石路面,半空里色彩各异的防雨棚,加上小巷里流动的花伞,这是一道你在别处绝对找不到的风景。
夜色渐暗,雨后初霁。我走出茶室,发现夜幕下的雨巷,多了无尽的色彩。汀州人家,亮起一盏盏、一串串红色的灯笼。雨巷深深处,汀州开始做起她古老的美梦。
沿着石板路,我悄悄地向巷口走去,青石板上是我笃笃的脚步声,我把脚步放轻了又放轻,不忍搅了这雨巷的好梦。
关于雨巷的精美散文随笔城村雨巷 篇9
三月的城村烟雨朦胧,一丝丝斜织的雨线,将千回百转的小巷铺满江南的清韵。我在雨中静静的寻觅,聆听着连日来不歇的雨声,心柔软的像要滴出水来。仿佛只要有雨,这个世界就会回归宁静,心就会透明起来,轻盈起来。
雨巷里的春天来了,一抬足就触碰了一抹浅绿,兴许是一片毫不起眼的苔藓,可它染绿了一巷的春色。静静地走在雨巷中,撑起微微湿润的油纸伞,在这一方宁静的纸伞下,细细的数着自己的心跳,心在雨的淅沥声中变得渐渐的平静下来。用隔着布鞋的脚掌,触摸古巷的沧桑。巷子里没有了当年的青春,没有了曾经嬉戏的笑声,剩下的只是这里的安静。迈着轻轻的步子向前,却依然留恋这憔悴的老墙,墙上脱落的时光和擦肩而过的古井、凉亭、宗祠庙宇勾勒出昔日的辉煌,那一砖一瓦、一街一巷中流露出的暖暖温情,是对沧桑岁月的淡然与包容。
巷子里的人家,青石台阶,方砖铺地,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高大的石制花坛,沾着雨露的兰花,围桌而聚的茶友邻居,古朴而沧桑的意境从青瓷茶碗和淡淡茶香中飘散开来,只剩下满满当当的空明。多么希望自己化成晶莹剔透的雨滴,回归大地的怀抱,让窗外淅沥的雨,带我回到那消逝的流年?也许到了今天,只有风雨中的那些砖雕图案依旧诉说着不尽的往事。
途中,偶尔也会遇到和我一样撑着伞在雨巷中闲赏的人,或许彼此都在寻找着心中的那份美。只是,在这醉人的雨巷中,我终未逢到那个有着丁香花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散文随笔 篇10
每逢细雨斜织
总是难忘,江南的雨巷
梦里梦外,眸光里浮现出
那年那月那天
你一袭长袍一顶毡帽
执一把灰色的雨伞在淅沥的雨中
我立在檐下的石台上
依恋的眼神
挡不住你离去的脚步
你说,你的梦在远方
你的梦是全中国的解放
你还说,做为一个文人
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
要为抗日战争
奉献自己的青春
要把敌寇赶出国门
而不是
窝在江南的小巷苟且偷生
在我声声的叮嘱里
你坚定的挥一挥衣袖
消失在冷冷一帘烟雨中
耳畔隐隐传来你的回音
等着吧,等着把日寇赶出中国
等着我胜利凯旋而归
我们就会过上安定太平的生活
从此后,晨夕的渡口
我翘首遥望远处的渡船
我等啊等
等落了四季
却在落霞的余辉里
等来你光荣牺牲的消息
那一刻,我忍住悲伤
擦去泪痕,
默默背上简单的行囊
踏着你的足迹
毅然走上前仆后继抗日的道路
多年后,虽鬓染雪霜
可那雨巷的一别
却是我一生的难忘
写景的优美散文随笔《漫步雨巷》 篇11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我很喜欢戴望舒的这首《雨巷》,仿佛我前世的情愁,也像这丁香一样的姑娘,结在寂寥的雨巷。我喜欢杭州的雨巷,喜欢淅淅沥沥的雨声嘀嗒,眷恋那巷子的青墙白瓦,苔色青青的三生石。
雨后的杭州,有江南最美的清雅风韵,像凌波微步、欲遮含羞的曼妙仙子,烟雨迷离,像久久做下的一宿尘梦。估计任何人见了都会沉醉在她温柔的梦乡里,不愿醒来。
下雨了,从老旧的雕花屋檐滴下,丝丝缕缕细如牛毛,湿了我的发。三月的季节,雨洋洋洒洒地漂,漂在杭州,下在寂寥的雨巷。
我喜爱这雨亦喜爱这雨巷,我决定撑着油纸伞去走一遭,寻一回我的尘梦。于是,我出发了,带着欢喜的心情,我想遇见幻想中的他,梦里寻寻觅觅的男子,他一身黑色的中山,眼里有看不见的深邃。雨巷,既然你有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是否也会有一个徘徊彳亍的那个少年?
整座杭州城里湿漉漉的,地面冒着蒸腾的白雾,路边的石头夹缝里有几株葱绿的青苔,肆无忌惮地蔓延在这雨的庇护下。青砖黛瓦依旧,古色古香十足。我撑着油纸伞,走进这雨巷,一身素衣白裙,巧笑轻盈。
喜欢这绵绵的细雨,像极了密密麻麻的线,缓缓而落,落地开出一朵涟漪,继而和水融合为一体。我淌过这点点的'雨水,漫步在烟雨中,撩起我的裙摆,轻轻踮起脚,一步一步似漫步生花。
前方的巷子,透着清凉深沉的气味,长长望不到尽头。这路上我会遇见他吗?我想。也许他也撑着一把油纸伞,和我一样在这雨巷里。
这种感觉真好,安静地都可以忘了自己,忘了尘世的纷扰,忘了世俗的污浊。此刻的我只想静静享受这属于我自己的时光,享受这雨的恩惠,没有人打搅我,也没有人打搅黑衣少年,或许他正走近。
雨依旧下着,不过小了一点。丢下伞,我向着天抬起头,闭着眼,任雨轻拂亲吻我的脸颊,我用手轻轻感受着雨清凉的触感。忽然一阵微弱的风吹过,我闻到到了若有若无的淡淡的茶花香,我惊喜地发现在雨巷里种着一株株的茶花树,花香就是从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
茶花傲然地怒放在深寞的雨巷里,粉嫩嫩的花朵摇晃着小脑袋,绿油油的叶子支撑着美丽的花朵,像是一个忠诚的护花使者。雨落下的水珠滴在花瓣上,晶晶亮亮的,稍不留神小水珠就会砸到一只甲壳虫,小虫子好不容易爬上花姑娘的怀抱,便遭到水珠的突然袭击。
被水珠砸中四脚朝天的甲壳虫,害怕地挥舞拳脚,它似乎在想自己是究竟被什么怪东西袭击了,害得可怜的它翻不过身来。我好奇地观察着这只小虫,期待它能够为自己翻身。但是这只可怜的虫子用尽了它的全部力气,还是没能够自救,于是我决定帮它一把。
我把它轻轻翻过来,它一高兴就撇下我扑棱飞走了,不过它飞得很慢,我为它撑起我的油纸伞,好像它想粘上我似的,停在油纸伞的骨架上不肯走了。我心里很高兴,在雨巷里找到了一个能陪我走的小伙伴,尽管它是一只甲壳虫。
告别了美丽的茶花小姐,我和我的小伙伴又继续上路了。雨似乎也为我们感到欢喜,努力地跳起舞来,像是在跳一支空中芭蕾舞曲,白色的裙摆清晰可见。我跟着雨的精灵一起舞蹈,踮起脚尖跳起优雅的华尔兹,脸上扬起的笑容任雨快乐地抚摸。 我的快乐此刻得到了很大的释放,我的心情是如此放松,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这纷纷扬扬、淅淅沥沥的雨,漂在杭州,下在寂寥的雨巷。
烟雨漫影,雨巷中漫步,感受那一份清凉,触摸那美妙的烟雨迷离,这美好,是我前世许下的愿望,是今生今世无论如何都要追寻的心灵的归宿。我愿在杭州的雨巷里,安静的过着岁月静好的时光,在那里和雨慢慢变老。
雨巷里的琴声散文随笔 篇12
静默的黄昏,暗灰的街灯,树影中淅沥着初秋的丝雨。
在这让人乡愁的意境中,她的琴声的却像一只无家可归的小鸟儿,在这清新的雨巷里徘徊着。
撩人的曲调,轻轻的歌声,让人回味。优美的的琴声中,似乎不自觉的流露出思乡的哀愁。
米色亚麻布的上衣,黑色的裤子,波浪的卷发与娇羞的`面容模糊在一起,映衬着灯光,在树隙下拖着修长而沉重的身影,慢慢的于转角处消失了,雨巷中幽灵般缓缓的移动。
人影消失在路角的昏暗中,而琴音与那低和歌声,却还在黄昏的雨巷中残留着。
我因工作关系在这古巷里住下了,而今天的古巷是那样的清新。遥想这位撑伞的琴者,当年或许是一位享誉乐坛的一姐,然岁月无情,年华逝去,毫不吝啬的剥去了造物主的杰作,逝者如斯。琴声或许依旧是昔日的琴声,而拨弦的手却恐怕不再是昔日的纤手了。
雨巷中,我静倚在窗前,在凄婉的歌声中,望着那缓动的背影,不禁有了昙花一现的怜惜。
秋日的冷雨,让人惆怅。黄昏,我凝望着雨中的古巷。
灯影阑珊,潮湿的空气里不再有她的琴弦。
几片枫叶落下,湿粘在台阶上不曾飞起,寂寞的我倚在窗口,猜想小别几日的琴声,或许今晚于古巷中重逢了。
然而,树影下的夜色逐渐浓重,古巷的积水映衬着天上的零星,皎洁的月色下,车声渐渐沉寂,我终不见那雨巷中的身影。
秋风中,落叶渐渐多了。萧瑟的秋寒里,于我心中除乡愁之外,又添了一抹无名的眷念。
窗外的柳树已露出了的树干,傍晚的古巷中,也只有沙沙的落叶,而她的琴声却从不曾听过了。每天,我依旧漫步在清新的古巷,期盼着雨夜里重逢的琴声。
【雨巷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散文随笔(30篇)07-05
夏天散文随笔(16篇)07-06
雨巷原创美文(28篇)07-09
戴望舒的雨巷经典现代诗歌(通用7篇)07-09
【精品】雨巷的现代诗歌11篇07-09
情系雨巷散文(20篇)07-11
《雨巷》诗歌赏析(12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