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的诗歌(30篇)
让我们一起踏上文学之旅!翻开那些充满深情与回忆的诗篇,它们是乡愁的艺术画像。每行文字都是灵感的火花,邀请你去品味、去学习、去启发自己的创作之路。让我们共同探索那份深入骨髓的乡土情怀吧!
乡愁的诗歌 篇1
《思念家乡》
作者/索清秋
小时候
有一个梦想
离开家乡
走向遥方
以知足双眼的渴想
小时候
老是但愿
能够长出一双翅膀
在天空飞翔
行走在双脚不能到达的地方
二十年的渴求与向去
早已是遍体鳞伤
忍不住归看
记忆深处的故乡
已变得恍惚几近遗忘
回身
归味一路的沧桑
方才明白
走的.越遥飞的越高
归往的路就越漫长
乡愁的诗歌 篇2
雨中思乡
绵绵细雨,细雨绵绵
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
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
故乡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
麦浪在乡亲的梦里滚翻
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
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
父亲坐在老屋的门上
用手背揩掉额头的劳累
点燃一支旱烟,微眯着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个不断
汇合成欢快的溪水
流向绿油油的田间
乡愁的诗歌 篇3
思乡的歌
对思念故乡
是一首悠扬
悠扬又动听的歌
总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悬、星星眨眼
一缕微云被清风剪断
总在这样的夜晚
我用思乡的心轻轻歌唱
可爱、美丽的故乡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金色的麦浪一定又开始翻滚了吧
你看,乡亲们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梦里和故乡一起沉睡
做一个幸福的梦
醒来时,也许
父亲拿皮鞭赶着毛驴
又驮来一些希望
乡愁的诗歌 篇4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
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
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乡愁的诗歌 篇5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 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永不老去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片蓝蓝的天空。
像广袤无垠的海,一眼望不到边。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池锦延的湖,像一面翡翠无暇的镜子,辉映山峰清澈的倒影。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山肥厚的沃土。
一千层土源,代表一千层丛林的心迹。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条涓涓的小溪,像母亲的乳汁,一直在我心里,默默地流。
不知从何时起,在漆黑屏蔽的夜晚,魔爪的锯齿伸进树木的年轮。当利欲熏心的猛兽,露出狰狞的面孔。当愚钝无知的人们,开始疯狂的索取。多年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大森林,额头上绿发已经所剩无几。当狂风卷积着乌云和黄沙漫过。当河床干涸,寸草枯黄。当田壤干裂,如饥似渴。当山洪和泥石流,从我的村庄滚过。我纯净的乡愁,已经变得污浊不堪。
我沮丧,我无助,我愤怒,我甚至咬紧牙齿,溢下唇血。
我鄙视。我鄙视人类披着人皮的狼的本性,我鄙视所有没有人性的狼的乡愁。
我更鄙视那些本性的狼,啃食过一块骨头,就落荒而逃。
我更鄙视那些狼的本性,再去捡拾另一块遗臭的骨头。
而我再不会让我跋语的乡愁,像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尘埃的旅程。
我要用我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山野,在荒坡,在我心中仅存一块真理的空地。
种植一株太阳树,生长我苹果绿晕染的原始乡愁。
乡愁的诗歌 篇6
《故乡的路》
离家的日子
夜晚
故乡的路总在闭上眼的瞬间
伸到思绪间,与记忆缠绵
故乡的路上
洒满了我的童年
悲欢。酸甜。泪水与笑容
此刻却觉得
无论曾经的苦仍是甜
在记忆中都是一支悠扬的歌
动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乡的路
承载着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褛褴
随风奔跑
在长满野草的土路边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乡愁的诗歌 篇7
《思乡》
家乡习惯了招待返乡的游子
游子却不再习惯在家安静地睡
午觉。风声、鸟啼声、鸡叫声、拖拉机声
把游资从梦中敲醒
阳光通过窗花斜射在脸上
阵阵鸟叫夹杂小孩的欢笑声
在春日里归荡
走出木栅栏般的大门。
微风追逐着春天在蓝天中奔跑
微云挥动洁白的长袖为春天加油
绿油油的麦苗在山坡上展开地毯
但愿的诗句在家乡大地上翻腾
村边,孩子们手拿着杏花、梨花、桃花嬉闹
大人们呵徍⒆用墙春天吓跑
你望。老槐树上有一群小鸟
在大人们的呵徤中
扑楞着翅膀
朝太阳西行的地方飞翔
乡愁的诗歌 篇8
《五一归家》
装一袋乡思,踏上
一列匍匐在山路上的汽车
亲爱的故乡啊
你的儿子正朝你走来
一路尘土飞扬
多少归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飞扬的尘土
在故乡的深夜中飘落
一路山峰青翠。溪水缓缓流
多少归游子的梦中
乡思便如这山净水秀的美景
在游子的诗中流淌出一幅画
一路柳芽新绿。花飘香
多少归游子的记忆里
乡思便如这动人的春天
在游子远看故乡的深邃眼光里
抽出丝丝缕缕拂不往的依恋
归家
车轮滚过故乡的山路
于是
有一角沧桑的屋檐
隐现在树叶的缝隙间
乡愁的诗歌 篇9
《故乡,我的诗行》
故乡,一个横卧在山沟里的村庄
我要用手中的笔
揉和心间流淌的思绪
写一首诗把你赞扬
故乡啊故乡
在天际连绵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沟里蜿蜒的溪水轻唱
在月下闪亮着的灯光泛着豆黄
清风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梦里插上翅膀
翱翔,翱翔……
翱翔到辉煌的前方
故乡,在微弱的烛光下
你的儿子
用泪水敲打着键盘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跃的诗行
乡愁的诗歌 篇10
《坐在老家门上》
坐在老家门上
望空中云卷云舒
瓦蓝的天空
由于云越多而越深邃
门前碗口粗的杏树上
一头毛驴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驴鸣了一声
这头驴也仰起脖子鸣了鸣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样的白
忽然从我身旁跳过
停了停,奔向草丛中
几只鸡乱鸣着
从草中跑了出来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虫子
一声认识的声音
让我看着路口
瘦弱的母亲
正赶着猪仔们朝家走来
乡愁的抒情诗歌 篇11
清秋衔来丝丝薄凉
让心中的那一缕乡愁
愈加的浓烈
沐浴秋的斑斓
在沾满酸酸甜甜的记忆里
搜寻那座古老而沧桑的小桥
屈指已有十余载没有看见它了
不知它是否安好
不知它是否还健在
时光悠悠
带走了那些青葱的`岁月
如今
它那历尽风霜的脊背
也许又弯了许多
那裸露的忧伤
也许让人们遗忘了
它曾经的辉煌
那小桥流水的街景
随凋零的落叶消失在了
那蜿蜒的巷口
昔日与它打闹嬉戏的孩童
也许同我一样
正揣着那一缕乡愁
隔着深秋的繁花
将思念和牵挂
系了那瑟瑟的秋风里
掬一捧秋的枫红
插在桥的鬓角
揽一枚金黄的落叶
束在肩头
让它那弯曲的脊背
婉转成天边
天边一道最瑰丽的彩虹
盈盈地镶嵌在
故乡的诗画里
让古老和时尚完美的相融
让它依然那么温暖地
拥吻我的思绪
依然那么美丽如初地
淡去我那被岁月拉长的乡愁~
乡愁的抒情诗歌 篇12
如果我就是乡郎
用漂泊的心让乡禾滋长
点燃了哪方乡火的旺
您就是我最灿烂的太阳
心寒的时候离开故乡
也是乡人千火照亮心房
撒在一个个漫长的夜晚
您就是我最美的月亮
离开您
仿佛整个秋压在我心上
想起您
我的心房裂开了无数惆怅
上一半悬挂在天堂
下一半宛在水中央
左岸是乡,右岸是郎
中间风不干游子的伤感
谁把鄉愁拆得叮叮当当
即使漂泊无边无际的远方
纵横交错的迷茫
依然想倚靠生我养我的地方
如果我就是乡郎
却被剪掉鄉情的枝蔓
就算一生背井离乡
请还我魂魄归来的模样
乡愁的诗歌 篇13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片蓝蓝的天空。
像广袤无垠的海,一眼望不到边。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池锦延的湖,像一面翡翠无暇的镜子,辉映山峰清澈的倒影。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山肥厚的沃土。
一千层土源,代表一千层丛林的心迹。
曾经,我的乡愁,是一条涓涓的小溪,像母亲的乳汁,一直在我心里,默默地流。
不知从何时起,在漆黑屏蔽的夜晚,魔爪的锯齿伸进树木的年轮。当利欲熏心的猛兽,露出狰狞的面孔。当愚钝无知的人们,开始疯狂的索取。多年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大森林,额头上绿发已经所剩无几。当狂风卷积着乌云和黄沙漫过。当河床干涸,寸草枯黄。当田壤干裂,如饥似渴。当山洪和泥石流,从我的村庄滚过。我纯净的乡愁,已经变得污浊不堪。
我沮丧,我无助,我愤怒,我甚至咬紧牙齿,溢下唇血。
我鄙视。我鄙视人类披着人皮的狼的本性,我鄙视所有没有人性的狼的乡愁。
我更鄙视那些本性的狼,啃食过一块骨头,就落荒而逃。
我更鄙视那些狼的本性,再去捡拾另一块遗臭的骨头。
而我再不会让我跋语的乡愁,像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尘埃的旅程。
我要用我勤劳智慧的双手,在山野,在荒坡,在我心中仅存一块真理的空地。
种植一株太阳树,生长我苹果绿晕染的原始乡愁。
乡愁的诗歌 篇14
琦君曾这样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乡愁是一种情结,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无法割舍的,请赏析阅读下面几首诗歌。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乡愁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枝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敖红亮的《乡愁》】
思念家乡的泪珠 滴落在雨天的屋檐下
碗里 饭里咽进肚里
让思乡者倾醉 醉在梦里 梦在乡里
是一只芦苇笛 鸣在乡思者的心窝里
乡愁 北石
我的乡愁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永不老去
夜深人静时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篇二:有关乡愁的诗句
【有关乡愁的诗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汉江》 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7.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14.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故乡的云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别在四处漂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我已厌倦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归来吧,归来哟 别在四处漂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篇三:有关乡愁的古诗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乡愁的诗歌 篇15
我将所有的不舍和牵挂
默默装进四月的行囊
走出母亲婆娑的泪眼
不敢回首雨幕中她单薄的身影
因为此刻的我,眼眸也被泪水所浸泡
柔软的淤泥
被离殇的脚步踩成童年的歌谣
我不忍心去惊扰风中摇曳的小草
却愿用一生的真诚去收藏瞬间的`绿色与伞下
作为永恒的回忆
带着它到远方去流浪
2.油菜花开
母亲鬓角的丝丝白发
默默开放在四月的油菜花里
牵绊着远方游子一颗思乡的心
风把过往吹成满岭青翠
晨露打湿母亲单薄的衣裤
她把希望依然绽放在枝头的桃花里
远方的山峦驮着灰色的苍穹
薄雾缭绕了一季又一季
母亲单瘦的脊梁
随着一季又一季的花开花谢
弯成了一张弓
我的灵魂浸泡在城市的灯红酒绿里
母亲却静静守候着年年如期开放的油菜花
又是一季桃红柳绿
又是一季油菜花开
母亲的额头爬满了皱纹
她把思念藏在眼角
悄悄开放在油菜花里
穿行在城市的茫茫人海
酒精麻木的神经被风吹醒
母亲和油菜花开在我的心里
3.南山之恋
一头挑着月亮
一头担着太阳
岁月掌控着你的枯枯荣荣
你包容着岁月的风霜雨雪
风把你从酣酣睡梦中吹醒
弯弯曲曲的小径上印下无数个足迹
延伸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
在雨丝里发芽成长
农夫的吆喝声里耕牛任劳任怨
铁犁在你的肌肤上划出的不仅仅是柴米油盐
你的血脉里流淌着山里人的梦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夏把麦田金色的波浪打成捆
喜悦挂在沟沟坎坎的树梢上
茵茵野草分享着成熟的快乐
山雀在枝头吟唱着丰收的赞歌
层层阡陌远上云天
喂养了怀抱中无数个儿女
脚下汩汩的清泉哺育了无数个子孙
描述乡愁的诗歌 篇16
乡愁,是母亲逐渐老去的容颜
时常会走进我的梦里面
不停地念叨着
“儿啊,你何时回家转”
这一句,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
我拼命地挣扎,却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时间
醒来,寂静的夜色中
一行清泪,流出很远很远
乡愁,是父亲嘴里吧嗒的旱烟
经常会在某个瞬间迷了我的双眼
一缕接着一缕飘来
怎么也吹不散
那些呛人的青烟
竟然,让我如此地依恋
熟悉的味道里
蕴含着,父亲沉默寡言的质朴温暖
乡愁,就是一杯苦涩的酒
在父亲的汗水里煮,在母亲的泪水里煎
还夹杂着
千里之外日日累积的亏欠
流浪的酒樽啊,解不了心中的忧
乡愁,总是难以下咽
颤抖的双手
写不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情诗笺
描述乡愁的诗歌 篇17
乡愁,是小伙戴在腰间的荷包
每每看到它,心中犹如一把火炙烤
清秀的脸庞,纤瘦的身姿
把相思的心儿噬咬
鸳鸯戏水的图案,多么灵巧
把绵绵的爱恋一针一针细细地挑
就算,天各一方
也要把心手相牵的人儿系牢
乡愁,是姑娘难以忘怀的拥抱
独思量,一点轻风打湿了娟秀的眉梢
俊朗的身影,憨厚的笑容
常在梦乡里苦苦萦绕
离别的秋风,盘旋在枯黄的山坳
恰似一支忧伤的洞箫
吹奏不完的音韵
是一首迷离而消瘦的歌谣
乡愁,就是一场执着的等候
在小伙的汗水里坚定,在姑娘的泪滴里飘摇
期盼着
千山万水双宿双栖的.爱巢
他乡的明月啊,圆不了心中的梦
乡愁,总是千里迢迢
风干的双唇
诵不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深深寂寥
乡情乡愁的诗歌 篇18
生命里 第一眼见到的地方
会永久地刻在心里
在模糊也不会迷失
走的在远 阔别在久
那味道都是如此的刻骨
就像亲爱的妈妈的味道 一生都会铭记
嗅惯了茅屋草舍的泥香草味
习惯了赤脚走在荒山野地
从那时起 血液里
一直都散发着泥土气息
注定我和你
今生来世都不离不弃
外面的世界在美丽
感觉都不属于自己
灯红酒绿在诱人
那颗心都不会在外休憩
远方有一种呼唤
离家越久 就越清晰
毛坯土炕 粗茶淡饭
在亲爱的妈妈的叮咛里缝起
我的爸爸磨厚的老茧
挥舞在冰天雪地
火盆旁亲爱的妈妈讲的故事
温暖着儿时所有的冬季
麦浪翻滚掩不住蝈蝈的歌唱
蓝天白云笑看着鹞鹰鸣啼
遮天蔽日的鸟群
白雪皑皑的雪地
像一幅山水画
镌刻在深深地记忆
对于漂泊的浪子来说
乡情 就是一缕炊烟拧成的绳子
一头系在远方
一头系在故里
越想挣脱 越想逃离
越出现在魂牵萦绕的梦呓
乡情乡愁的诗歌 篇19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乡情乡愁的诗歌 篇20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色酒》
舒兰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与乡愁的诗歌 篇21
我的乡愁 是牵着风筝的线
离乡越远 思念越长
我的乡愁 是心中珍藏的酒
离乡越久 味道越醇厚
我的乡愁 是隐藏在天宇的星斗 大陆在那头。 永不老去
夜深人静时 便一颗一颗闪亮起来……
我的`乡愁 是一遍一遍的月圆;
我的乡愁 是一列一列的帆船;
我的乡愁 是隔不断的海水;
我的乡愁 是远方的岸.
故乡是磁石 故乡是胎盘
我的乡愁 是孩子对乳汁的期盼
是无以回报的忐忑 是坚定不移的归心和眷恋!
乡愁的优美诗歌 篇22
是爷爷的老烟斗
吞进来
吐出去
苦涩的滋味
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
乡愁
是奶奶的莲花足
颤颤巍巍
一步步
丈量着
故乡的冬夏春秋
乡愁
是父亲的一壶老酒
醉了风
醉了雨
醉了炊烟
坐上了柳梢头
一缕一缕
梦中游走
乡愁
是母亲的.小米粥
一口口
一口口
喂养你
喂养我
馋坏了家里的老黄狗
哈喇子流
乡愁
是哥哥思乡的字符
一笔笔
一划划
伴着汗水流
轻轻的吻
带着家书
飞到妹妹手
醉了心头
乡愁
是妹妹如水的眸
一声声低诉
坐着思念的舟
抵达哥哥的渡口
不舍走
乡愁
是村头千年的古树
深深的年轮
弯曲的枝桠
把游子离家的日子啊
数了又数
乡愁
是树旁那深深的老井
一点点
一滴滴
都是盼儿归乡的愁
泪 湿了衣袖
乡愁
是父老敞开的门口
他乡的游子啊
家
才是你永远的守候
乡愁的经典诗歌 篇23
忧郁养活不了自己
冬天要来了
我需要做出一个决定
我们中间横着许多座城
隔着山,隔着水
人潮人海
我走不进,你出不来
那就守住老城吧
坐高高的谷堆旁边
收割一阵风,一阵雨
一粒一粒,选择即放弃
把秋收的日子
剥开,把此生延续
树心
月圆之夜错杀一次秋风
至今难寻
一树桂花的下落
不留痕迹
整齐划一的柏油路覆盖
青草青青
高楼退回森林
轻浮的誓言退回字典
在有月的晚上
虚空之中,建构一个国度世界
内植桂花树
草鞋还在父亲脚上
村落深深
弥漫着化不开的米酒香
东倒西歪的是树,是一树的年轮
浓浓的乡愁
赤脚走回树心
同龄人
他们讶异于我的'童年
比如秧苗入泥
闲钓蛙鸣
老蛇走开,孤独走开
村口很老的井
可以煮浓浓的高山茶
背去北方
簌簌下落的
是秋,在一只鞋子里
遇见乡音
整个村庄过继给孤独
在有风的晚上
吐些微词
还是烟囱,还是柴火
无论如何
年三十晚上是一定要回的
树梢上挂一溜 乡愁
花都开好了
描述乡愁的诗歌 篇24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描述乡愁的诗歌 篇25
下过雪的夜,有些清冷
站在城市的边角,仰望天空
深沉的夜色中挂着一抹黯淡
顺着那抹黯淡
好像看到了父母忙碌的身影
看到了家中干净明亮的灯光
思念搭成的桥上,温暖轻跑着迎来
习惯了漂泊,习惯了寂寞
却总是不能习惯那些思念
开心、快乐的时候他就悄悄的躲在心底
难过、伤心的时候他就轻轻的漫在心上
他总是在不经意间感染着你的所有
渐驼的背影,细密的皱纹
无一不是衍生着他的源头
家的相貌没有模糊的惆怅
家的感觉没有诗情的矫揉
家,就在那里
实实在在的,清清晰晰的矗立
在快乐的时候,他迫切的催促着你去分享
在难过的时候,他急切的敦促着你去抚慰
家在哪里父母就在那里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乡愁的长篇诗歌 篇26
作者:廖知秋
凉风习习 越耳过面
拂过弯曲悠长地田间小径
一抹新绿映入眼帘
横卧地石拱桥下
小河清澈 潺潺流淌
鱼虾在水中亲昵嬉戏
伴随恬静的晚霞
沉稳的村庄溶进了袅袅炊烟
夜幕下万家灯火通明
蜻蜓在荷叶上狂欢
双双对对秀着恩爱
偶尔栖落于荷花之上
羞得粉色荷花
跌落一池
鸡鸭在暮蔼里唱着悠扬的夜曲
静卧的老牛悠闲地闭着双眼
在咀嚼中沉思着什么
小羊咩咩 跪于地上吮吸母液
老羊咩咩 感受世间天伦之乐
荷花池畔
轻快的蛙鸣送来了阵阵稻香
萤火虫儿打着灯笼
为一群嬉闹的顽童
指引照亮归家的路
天上繁星点点
是夜幕赠给天空的'露珠
是母亲期盼儿子归来的双眸
是一闪一闪晶莹剔透的梦呓
夜空中皎洁的月亮
是庭院里那眼幽幽的水井
乡愁
是长在心里的
那株紫藤萝瀑布
是倒挂在老墙上
参差密实地爬山虎
乡愁单纯无瑕
乡愁天真烂漫
宛如爬藤蔓延
肆无忌禅
《乡愁》的诗歌美 篇27
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乡愁》赏析
乡愁是一种绵延在心底的苦,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关于余光中《乡愁》鉴赏,至今都还有人在细细品味和理解。
我们会慢慢的懂得乡愁是一本历史的巨著,它送给我们的不仅是沙漠甘泉,也给人间的旅人浇灌上心智的露水。寄愿乡愁伴随人类思想者的新生而在精神的坟冢中重新复苏,不要再让我们人类丢失为数不多的几亩梦田。
第一小节,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沧桑,略带“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
第二小节,妻子是相约一生共白头的亲人,新娘是自己一生最欣赏的亮丽风景。朗读时应注意那淡淡的哀愁中的丝丝温馨和似水的柔情;
第三小节,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如泣如诉的深深的哀伤;
第四小节,文章最后,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要气流不断,读出激昂慷慨之感。
A、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B、小时侯(少年)——母子分离、长大后(青年)——夫妻分离、后来(中年)——母子死别、 现在(老年)——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C、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在许多古典诗歌中,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余光中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邮票——母子深情(浓烈) 船票——夫妻恩爱(热烈)
坟墓——生离死别(悲痛) 海峡——思乡念国(深沉)
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
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全诗以时间的变化组诗,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诗情层层推进升华,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角度。
拓展阅读:《乡愁》读后感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对于一个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乡愁”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几笔平素的语言中,渗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一张小小的信笺寄去了对母亲的问候,带去了一份乡愁。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与新娘的相聚,载去的是一份离别的乡愁。后来啊,一方矮矮的坟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谁能读懂,这简练的语言中又浓缩了多少的情感!从小时候的乡愁到现在的乡愁,同样的乡愁,不同的心情!从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台湾,但是它又怎能隔断两岸深情的呼唤、企盼和守候呢?那一声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唤,对大陆、对祖国母亲的呼唤,对渴望祖国统一的呼唤,将怎样震撼着中华炎黄子孙的心啊!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那是一个游子的乡愁,那是一个渴盼祖国统一,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游子的乡愁。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更思念祖国。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游子能真正理解游子的心,同是中国人,我们流着一样的血,忍受着同样的痛,有着一样的心情,也有着同样的乡愁,因为我们中国人有着一颗同样的中国心!
诗歌乡愁的赏析 篇28
一、浓重的文化寻根情结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余光中的《乡愁》从两个方面着重表现了对祖国大陆的这种文化上的归属感或者叫作落叶归根情结。
首先,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民族感。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强调借助意象来表现情与思。余光中先生借助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技巧,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可感的,和诗人人生的四个阶段息息相关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写下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蕴含了中国人民多少的苦难与思念呀。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和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却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矮矮的“坟墓”却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
余光中先生在叙述自己思乡的感情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体验流露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将所有海外游子,港澳台同胞们乡愁的心声用一湾浅浅的海峡展现给了祖国同胞,将这种乡愁的中华民族本性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灵的殿堂里。此时,诗歌的思想情感已经升华到了整个民族及全世界华人的心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叶落归根情结。诗人的乡思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
其次,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文化,尤其是《诗经》的影响。《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对古典诗词资源的利用使余光中的诗在整体上呈现出纯美的维度,在文化的框架中也极有意味。铭文似的语句和速度,纯美的语言,齐整的体式,这些余光中一以贯之的手法,均源自他始终不渝的“中国情结”。
二、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但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使流落到台湾的千千万万炎黄子孙有了无尽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历史沧桑感。即特有的“中国情结”。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下子,读者面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泪流满面地跪在母亲的新坟前,面朝家乡、祖国的方向痛不欲生地跪在大海边,用嘶哑的声音大喊:“母——亲!”一种深沉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正如余光中先生回答四川作家流沙河的一句话:思蜀而不乐。
诗歌乡愁的原文: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乡愁的创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乡愁诗歌的赏析 篇29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赏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
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与乡愁的诗歌 篇30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的诗歌】相关文章:
余光中诗歌的《乡愁》赏析(11篇)07-08
乡愁的现代诗歌(21篇)07-13
乡愁的诗歌散文(8篇)07-15
乡愁诗歌(30篇)07-22
诗歌朗诵乡愁(10篇)07-24
经典诗歌朗诵乡愁(通用6篇)07-25
【必备】《乡愁》现代诗歌24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