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现代诗歌(精选16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字的世界,探索雨巷深处的艺术诗韵。这里有一份珍藏的学习资源,每一篇诗歌都是灵感的火花,等待你去发现、理解和汲取养分。拿起这份礼物,让我们在阅读中找寻自我,在学习中提升修养,在借鉴中激发创新。让我们一起探索雨巷诗篇的无限魅力吧!
雨巷经典现代诗歌 篇1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经典现代诗歌 篇2
雨巷
雨间断地下着许久也没有停
打在肩上不知道有什么滋味
阴暗的天空昏睡过去
不曾看见雨中的人间
虚弱地透着低迷的光
看得见看不见万物真实的样子
雨滴争相穿过浓密的云层
沾上各种灰尘再落到地上
才不管人群已经多么的拥挤
肆无忌惮地驱逐人们离开
被他打散的惺忪的.空气
或许我已闻到在深巷中有人在喘息
浅浅的喘息揪动着我深深的想象
在透明又不透明的雨帘中
打在船篷上简单的回音
成为了我耳旁唯一的伴奏
心里反复挂念着的是有人轻轻的喘息
是在朦胧雨帘中复杂的情感
那闪现的喘息消失
心里再多的牵绊也已咀嚼至烂
雨停之前我忽然明白
这别致的心情不属于我
只因这雨的到来我来到了这巷子
莫名被雨巷感染的我
获得了种种不舍和情结
此刻我只想退身雨巷之外
找回属于自己的思绪
阵阵的雨下着谁都可以选择离开
不让雨滴打湿了肩膀被雨巷吸引
就算身在晴朗的天空下
谁又能挣脱那些真实又不真实的纠缠呢
雨巷优美现代诗歌 篇3
雨巷
还是那个雨巷
在烟雨朦胧的江南
丁香般的姑娘
撑着一把油纸伞
走在故园风雨后
远了那紫色丁香的忧愁
近了那明亮如星的双眸
回眸一下
桃花羞红了脸
中秋
又到中秋
去年今日
你在月下浅笑如花
而今
一个转身的距离
已是天涯两隔
你亲手种下的莲藕
如今已是满池绿意
鸿雁南飞
人影渺渺
何时是你的归期
今夜月下
唯留你斑驳的身影
和我诉说所有往事
雨巷优美现代诗歌 篇4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圯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她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现代诗歌 篇5
雨是天使伤心时落的泪
你信吗
如果我告诉你
泪流向了我的心房,聚成海
你信吗
在那雨巷,我会指给你看
哪滴是雨,哪滴是泪
等彩虹升起
你与太阳花都在徽笑
幸福伴随风
传染小城里每个人
深度情怀
心里的海也有
爱的浪花
大地啊,我的家
有多少追忆往事在等我开发
让我沉醉其中
也想折一枝丁香
放入我的梦中
从此让梦也有清香的味道
那一把油纸伞呀
你还在等去年雨季里的人吗
时光流水而逝
远去的人是否还记得
清秀的`容颜
雨巷丁香开成海
雨是天使的泪
滴在丁香上
让花也有了天使的悲伤
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让我不再想起你
我的爱呀,请快回来
一起撑着油纸伞
走在雨巷,走在爱里
让爱随风
传给每一个人幸福
请允许我再折一枝丁香
放进你的梦里
让你不再忘了我
与那不老的时光
如果还有重逢的那天
请再送给我
一起埋入心房
让彼此不在忘记彼此
相爱相守,到老
文——花香幽静无人赏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6
记忆中的雨巷
这个冬天,城里没雪
天空又飘起了小雨
丝丝雨中
泛起了记忆
每一颗雨珠
都是我滑落泪滴
你让我怎能忘记你
透过一帘靡靡细雨
清晰看到你微笑的样子
你知道,我最怕雨季
所以,每次下雨
你都会来陪我
伴我渡过潮湿的日子
今天
天空又下起了细雨
此时,你又在哪里
会不会,还像以前一样
给我一个暖暖的怀抱
扶去我的泪滴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
想你时,我就会
独自走进青石铺满的雨巷
缩短你我的距离
用思念旖旎着记忆
雨滴打在脸上敲的心疼
那柄油纸伞下的温情
终成了我一生的疼痛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
多想,与你
梦回江南
叠手执一爱舟
轻轻荡在绿缎般的湖面上
共浴唐风宋雨
多想与你牵手
走在绿草茵茵的岸堤
轻轻嗅着春天的气息
多想与你,依窗听雨
饮茶赋诗,泼墨绘画
如今,我只能
在诗词将思念独自垂钓
多想,推开心窗
你就随风飘进我的心房
将我与我的忧伤
融化在你暖暖的胸怀
我要的不多
只想,你在每一个雨季
都会陪在我的身旁
陪你一起在雨中
浪奔,浪奔
天在下雨,我在想你
我知道你的世界里有我
可你,总是倔强的让我忘了你
你可知道
那一条弯弯曲曲的雨巷
是我用无数次的眼泪
洗刷过的忧伤
你的名字
是我一生的疼
你的笑脸,已是
一生一世的回忆
多想就你在雨中遗忘
可是
记忆中的雨巷
已牢固地盘踞在我的心上
是不是,我把红豆种进文字里
你就会缱绻在我的诗行
让我走进你的池城
成为你的丁香姑娘
是不是,我把思念研进墨香
你就会不离不弃
与我在墨海里徜徉
是不是,我把红豆数尽
我就不会念你成殇
拥你把诗词吟唱
是不是,我抛笔弃墨
就会躲开思念
躲开忧伤的雨巷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7
雨巷
秋的寒凉没来得及
渲染寂寞
落叶已经独自在黄昏中
忧愁着
忧愁着最后一场雨
萧瑟,彷徨,哀怨着风中的虬干
孤独的在每个人生站点
注视着被风荼蘼的日子
日子更多的
是在审视里度过
审视自己
审视周围
时而有时光经过咽喉
却发不出忘我的声音
任凭好的,坏的,得到的和失去的
变成记忆,有悔恨,有抱怨
也有快乐、阳光和梦想
这样的时刻才称得上是真实的吧!
真实注定要被拿来讨论
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复杂过后的简单
一种是从没经历过复杂的简单
这样看来
简单是不同人不同的心境
我好像释怀了
别人眼里、嘴中的我只是一个未知的躯壳
是我,也不是我
我依然困惑的只是真实的哲学
应该怎样表达才不受其扰
这些你不知道
而我想你知道的事
这时成了一个疑问
曾经的我们
老套的来自远方
一起走向霓虹的城市
清馨,飘柔的像山间吹来的风
游走昼夜交替的边缘
期待,遥想着未来
我们太多的时间是互相鼓励的
那是你侬我侬的诗句
可那不是
不是我们憧憬的幸福
我们正经历着寒风侵蚀的季节
我想给你的
你想给我的
不只是浪漫和花朵
我常在文字里读到时间的仓促
听到人们抱怨着
青春的流逝
生命的无常
可我注意到了时间的反面
那是缓慢和停顿
也许源于我想的太多
以至于对爱情的理解
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所以,当你在四季最后的一个雨天
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的时候
我站在雨水里并没有强烈的挽留
流在心里的'泪水你也没看见
仅是不说再见
你不知 我很想努力解读你最后的微笑
最终我找不到贴意的词汇
在这雨中
我飘摇着
你飘摇着
有苦涩,有香醇交替唇齿心底
我不该把文字和爱情结合起来
那不理智
身外连绵不绝的雨 不管不顾
淋湿你,我
淋湿爱情和生活
深秋 深深地凉意和萧瑟
只在时间缓慢的时刻
包围着多愁善感的人
伤感着疲惫,惶惑,我和你
我想 爱情应该都是快乐和幸福
所有不甘的情节
只能释放于缘分不到
徒然留下声声叹息
并不是叹息离别和爱情
只是叹息说不清 道不明的结局
雨中,自然的想起雨巷
同样的背影远去 我还是期待
逢着 逢着!
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在我人生剩余的时间里还能否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
——姑娘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8
雨巷
还是那个雨巷
在烟雨朦胧的江南
丁香般的姑娘
撑着一把油纸伞
走在故园风雨后
远了那紫色丁香的忧愁
近了那明亮如星的双眸
回眸一下
桃花羞红了脸
中秋
又到中秋
去年今日
你在月下浅笑如花
而今
一个转身的距离
已是天涯两隔
你亲手种下的莲藕
如今已是满池绿意
鸿雁南飞
人影渺渺
何时是你的归期
今夜月下
唯留你斑驳的身影
和我诉说所有往事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9
雨巷
与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相遇
在飘着哀怨的雨巷
寂寥的诗行
悠长的小巷
在孤独里品尝孤独
在忧伤里咀嚼忧伤
有一种
淡淡的香
一直在暗暗的流淌
就像你丢失在诗歌里的目光
一直宁静着我的梦乡
在诗歌里
我感觉到了你的安详
安详的
就像诗歌里那一抹夕阳
我一遍遍附和那首温暖的诗歌
犹如
一遍遍默契那个年轻的传说
传说里
那个姑娘的眼神
如何
彷徨
那个姑娘的微笑
如何
丁香
一把油纸伞和一个幽怨的姑娘
从诗歌的雨巷里
悄悄的飘过
寒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10
雨巷
看着你远去的背影
就这样无情地走了
这雨竟是为我而伤
雨水,泪水我也分不清了
你可忘了,在这街巷
我等你的无数个夜晚
你可忘了,每一次送你回家
每一次的拥抱
是了,我感觉到,你变了
爱名牌了,爱炫耀了
我曾提着你爱吃的蒸饺
看到你和那个男人的吻别
我曾记得你收到他短信的兴奋
和背对这我的冷漠
我曾天真的以为
只要坚持,必有希望
直到此刻,我醒了
你走进了他的豪车
留给我的,只有
这雨,这冰冷的夜
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 篇11
内容鉴赏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但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歌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但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诗的开头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着愁怨的姑娘”。诗开头点明了诗的主旨是抒写诗人追寻的“希望”。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雨巷”“悠长、悠长”,没有尽头,暗示希望的迷蒙渺茫。“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希望逢着的是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姑娘”是谁,结着什么样的愁怨不得而知。这是写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还是写诗人对爱情的渴盼,也不得而知。
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人反复地拿丁香来比喻姑娘。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她愁的或许是那负心的夫君,或许是想望如意的郎君,她的愁就像她的容貌,就像她的心灵,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第三节“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终于姗姗走来了。她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这里可以看出,原来这丁香姑娘就是“我”,“我”就是这丁香姑娘,我也有姑娘一样的美丽,也有姑娘一样的高洁,也有姑娘一样的忧愁。彼心即我心,姑娘就是“我”的心。那姑娘或许是我的心上人,或许是我的追求和理想的化身。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不必追问得那么具体,也不必回答得那么确切。因为诗毕竟是诗,正如前人所说:“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尤其是戴望舒早期的诗,大都不是直接对现实的摹写,而往往是一种隐蔽灵魂的宣泄。正如一位诗家所说:“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朦胧的。从这种情境,可以体味到诗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第四节“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她默默地走近”,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两颗心灵已经接近、贴近,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她也“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两人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不忍相离,又不得不相离,因而同病相怜;然而又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就是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追求着……“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与姑娘的相遇,可能是一段真实的人生际遇,是“我”思之深切而出现的一种幻境,也可能就是写的一场梦。
第五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我”目送着丁香姑娘飘然远去,她走到了雨巷的尽头,“到了颓圮的篱墙”。“颓圮的篱墙”给人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丁香姑娘那么美,美好的事物理所当然应该生长在美好的环境、圣洁的土壤,但丁香姑娘却“到了颓圮的篱墙”,这巨大的反差,激起了联想。那破落衰败的篱墙是姑娘的归宿,还是丁香姑娘处境艰险,还是丁香姑娘命途多舛,遭受了沉重打击,这些都不得而知。
第六节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一节从字面看写姑娘的消失,实际是写美的毁灭,希望的毁灭。在“颓圮的篱墙”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姑娘的一切都“消散”了,美被彻底地毁灭了!诗人追寻着的希望也彻底地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又或者诗人高尚的理想。
第七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姑娘消失了,希望毁灭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诗的末尾与首节回应,我依然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失望中又期待希望。“逢着”改为“飘过”,让诗一般的故事在更加朦胧迷茫的梦幻中结尾。
艺术手法
抒情意境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象征主义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但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照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 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
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南唐李璟有“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句,就是用雨中丁香结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想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诗中巧用象征手法,营造了一种既实又虚,朦胧恍惚的氛围。“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似乎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第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定西那个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三,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分。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的。”(《诗论零札》十三)可以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音节优美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每节押的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 “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心头。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复,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雨巷现代抒情诗歌 篇12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13
醉梦雨巷
微睁杏眼细雨弥漫
烟雨意境醉意绵绵,
小河截留沧桑时段,
小舟轻摇岁月遥远。
谁的笔尖勾勒画卷,
烟雨飘渺梦里江南,
水面飘得昨日伤感,
小船载着满满怀念。
景物依稀旧时模样,
烟雨侵蚀青砖瓦房,
流浪心儿嫉妒时光,
是谁低吟爱恨清唱。
眼也迷茫,
旧景依稀环顾小巷 ,
谁的琴弦触动心伤,
廊桥倚靠的一位姑娘,
小桥托起时光悠长,
延绵伸向石板路上,
雨打纸伞嘀嗒的响,
心爱的姑娘你在何方?
我心依然留恋姑娘,
涟漪叠起思绪飞扬,
小桥依稀流水长长,
荷花依然年年生长。
廊桥上的人换了模样,
感叹人生起伏跌宕,
丁香花散发幽幽芬芳,
你啊远嫁他乡。
美好画卷真情流淌,
如痴如醉江南雨巷,
江南姑娘婉约相望,
梦魂缠绕笔墨生香。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14
我的雨巷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可是,听故事的人却带着忧伤走了。
雨巷还是那个雨巷,但是,它却又在我忧伤的记忆中复活。
青石板小路还有那两边斑驳的墙体,又一次出现在我的梦里。
还是那一把油纸伞,还是那位江南的女子,走进了我的雨巷。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带着前世的忧伤,带着前世未完成的心愿,
带着前世的相思化作的雨,悄悄地潜入了我的梦里。
于是,我的雨巷里,有了花的芳香;
于是,我的雨巷里,有了悠扬的笛音;
有了一树桃花的艳丽,有了她带来的惊喜,还有梦里面的温馨和甜蜜。
她谜一样的进入我的视线,走在悠长的雨巷里。
齐腰的长发,脱俗的容颜。
收起油纸伞,她就站立在雨巷中间。
左顾右盼,任风雨击打,泪水连连。
眼睛里,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我从古色古香的书页中走来,我的雨巷里,再一次响起了脚步声。
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在我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的泪水流了出来,
也不知道有多少个这样的梦,湿了我的衣襟,唤醒了我的记忆。
那只雨中的短笛又吹响了,它曾经千万次的刺痛了我的心。
我陈年的相思,在这朦胧的细雨中,打开了缺口。
长长的雨巷,细细的雨水,密密的相思。
经过了又一世的等待,她终于又出现在我的雨巷里。
我微笑着向她走去,四目相对,满心的欢喜。
为了不再错过这一世的相遇,我抛开了一切。
沿着青石板小路,我一路小跑,把她拥抱在我的怀里,她喜极而泣。
我能听到她的心音,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在我甜甜的梦里。
雨巷的现代诗歌 篇15
《雨巷》
如果我告诉你
雨是天使伤心时落的泪
你信吗
如果我告诉你
泪流向了我的心房,聚成海
你信吗
在那雨巷,我会指给你看
哪滴是雨,哪滴是泪
等彩虹升起
你与太阳花都在徽笑
幸福伴随风
传染小城里每个人
深度情怀
心里的海也有
爱的浪花
大地啊,我的家
有多少追忆往事在等我开发
让我沉醉其中
也想折一枝丁香
放入我的梦中
从此让梦也有清香的味道
那一把油纸伞呀
你还在等去年雨季里的人吗
时光流水而逝
远去的人是否还记得
清秀的容颜
雨巷丁香开成海
雨是天使的泪
滴在丁香上
让花也有了天使的悲伤
怎么可以,怎么可以
让我不再想起你
我的爱呀,请快回来
一起撑着油纸伞
走在雨巷,走在爱里
让爱随风
传给每一个人幸福
请允许我再折一枝丁香
放进你的梦里
让你不再忘了我
与那不老的时光
如果还有重逢的那天
请再送给我
一起埋入心房
让彼此不在忘记彼此
相爱相守,到老
文——花香幽静无人赏
戴望舒现代诗歌《雨巷》 篇16
诗人、散文家朱湘:“《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疵”,与poe的annabel lee“真是异曲同工”,“在音节上,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色。”(致戴望舒的信)
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戴望舒诗集序》)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管林:就诗论诗,《雨巷》的格调并不高,主体意象(雨中小巷、撑油纸伞的诗人、姑娘)借用古代诗词中 “丁香空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暗喻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惆怅、哀怨、彷徨、凄婉迷茫的情绪。它是中国三十年代象征主义的朦胧诗,是大革命遭受挫折,感到痛苦、彷徨而又一时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绪的反映,象征了一代青年彷徨苦闷的心路历程”,具有典型意义。(《岭南文论(三)》)
【雨巷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情系雨巷散文(20篇)07-11
《雨巷》诗歌赏析(12篇)07-12
雨巷散文随笔(12篇)07-18
【荐】雨巷经典现代诗歌9篇07-28
雨巷诗歌(精选24篇)08-02
雨巷散文(30篇)08-02
雨巷的散文(8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