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

孝敬父母的诗句

时间:06月27日 网络精选 父母的爱 我要投稿

孝敬父母的诗句(19篇)

  孝道是中华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有幸一同研读那些深情如诗的孝敬父母之作。它们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情感与责任的体现。让我们一起汲取智慧,传承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对父母的深深敬爱。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

  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1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1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18、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0、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1、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2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2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6、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8、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1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1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3、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14、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1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1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0、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2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3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

  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1、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1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清)李毓秀《弟子规》。

  25、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6、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2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2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3、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36、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7、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离娄上》。

  3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41、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4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3、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4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47、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4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9、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50、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5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52、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5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4、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55、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56、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5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58、长幼有序。——孟子

  5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6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6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2、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3、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清)李毓秀《弟子规》。

  64、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6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6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6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69、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70、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71、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72、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73、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4、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7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76、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7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8、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79、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8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8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8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8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84、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85、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8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8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88、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89、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9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9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春秋)《孟子·尽心上》。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4

  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李毓秀《弟子规》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6、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7、长幼有序。——孟子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3、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5、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1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18、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9、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22、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3、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2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2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27、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29、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34、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8、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41、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4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4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6、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孝敬父母的名言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赞美父母亲的诗句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5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4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5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7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王冕

  8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 0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 1、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6

  1)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2)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3)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4)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5)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6)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7)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8)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9)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10)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1)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12)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13)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4)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5)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6)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7)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18)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9)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0)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7

  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二、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四、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五、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六、长幼有序。——孟子

  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八、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九、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十、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十一、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十二、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十三、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十四、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十五、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十六、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十七、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十八、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十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二十、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二十一、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二十二、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二十三、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二十四、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二十五、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8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3、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34、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6、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7、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40、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4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4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4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44、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45、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46、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7、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48、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4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5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1、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5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9

  1)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2)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3)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6)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9)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0)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1)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2)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3)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4)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15)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16)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17)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8)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19)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20)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0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0、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2、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3、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5、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9、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2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2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2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5、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7、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2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29、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33、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3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3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36、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8、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弟子规》

  3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42、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4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弟子规》

  4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45、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4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尽心上》

  4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0、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1、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52、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5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54、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5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5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9、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60、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61、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6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6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6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6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6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6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6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69、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7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7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7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7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7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7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7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8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8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8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3、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8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8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86、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8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8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8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9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9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9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增广贤文》

  9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9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9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9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98、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99、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0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第一》

  101、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02、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0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0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5、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0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0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08、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10、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11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112、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13、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14、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1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11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增广贤文》

  11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8、长幼有序。孟子

  1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2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2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12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12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12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26、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2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2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2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李毓秀《弟子规》

  13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32、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3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3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3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1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长幼有序。——孟子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1.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9.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1.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2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4.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6.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2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28.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9.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0.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1.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2.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3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34.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5.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36.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37.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38.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39.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40.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41.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4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4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4.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45.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46.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47.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4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49.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50.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51.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52.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53.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54.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55.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56.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57.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58.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59.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60.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61.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62.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63.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6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65.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66.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67.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68.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69.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70.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71.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7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73.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74.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75.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76.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77.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7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79.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8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81.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82.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83.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84.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85.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86.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87.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88.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89.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90.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91.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92.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93.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94.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95.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96.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97.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98.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99.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100.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2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涛。其全文如下: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

  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经开败而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东风又挂起来,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出自魏晋南北朝诗人曹植的古诗作品《白马篇》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翻译】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官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逐次地打开屏风放下珠帘。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

  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3

  1)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3)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4)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6)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7)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8)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9)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10)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11)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2)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13)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14)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15)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16)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17)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18)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19)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0)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4

  1)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2)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4)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5)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6)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7)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8)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9)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10)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5

  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2、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4、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1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1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1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1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8、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0、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6

  1、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7、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8、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10、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1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1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优美散文)

  15、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6、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7、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18、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9、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20、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7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4、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京师得家书》

  5、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唐·韦应物《闻雁》

  6、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黄景仁《别老母》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8、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9、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0、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11、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唐。王建《渡辽水》

  1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3、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唐。徐熙《劝孝歌》

  14、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5、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8

  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4、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2、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14、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5、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8、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9、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20、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2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22、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2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24、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孝敬父母的诗句 篇19

  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2、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3、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6、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1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1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3、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7、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舆恭《思母》

  18、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1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0、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孝敬父母的诗句】相关文章:

感恩的朗诵稿(30篇)06-25

初中的英语的教学反思(23篇)06-25

感恩节感恩父母祝福语(精选30篇)06-25

【荐】感恩母亲的诗句18篇06-26

描写亲情的诗句(11篇)06-26

婚礼父母发言稿(19篇)06-27

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9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