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现代诗歌(30篇)
翻开这一页,你将踏上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端午佳节,诗人们的灵感如江水般涌动。让我们一起研读这些瑰丽的文字,感受那份独特的情感与文化韵味吧!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1
又逢端午
想起母亲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亲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绳
在我们熟睡中
塞进耳朵里的蒿叶
想起父亲清扫庭院
踏着晨露
采摘回来的蒿草
想起那满怀悲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个
青史留名的申胥
这万千思绪
是因为
每逢佳节
倍感思念的惆怅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风里
寻一缕安静的光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2
楚天端午
怀楚初夏,白起灭楚。
水志滔滔浊清可,屈平悲绝自投江。
忆辅政,施交邦。
纵合泽楚王,横成则秦王。
斥郑袖,剥靳尚。
创立楚辞怒天问,忧愤离骚。
舒九歌兮籍九章,愿摇起而横奔兮。
览民尤以自镇殇,流放西方。
桑!伤!丧!
祭贤立端午,菖囊艾粽香。
中华锣鼓震九霄,炎黄龙舟竞五洲。
孔子遍天涯,汉学播世煌。
举正义,为和平。
除贫穷,不惧风云鞭虎猖。
神州寒宫舒广袖,蛟龙龙庭作嘉宾。
中国行,中国星,幸福百姓乐和祥。
阳!洋!扬!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3
端午
每到端午,静静地汨罗江畔
就会人声鼎沸,个个高举双臂,仰天长叹
摇头晃脑,诵读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言
俨然重新复活过来的屈原
纵身一跃,惊现两千多年前
那幕悲壮的场面,只可惜
这轮回的相似一幕,并没有
报国无门而心碎的凄惨
只是为了证明曾经到此一游
在朋友圈里博得虚无缥缈的点赞
恍惚间,一个骨瘦如柴的身影
向我们走来,我多么希望
汨罗江就是一条愤怒的`皮鞭
狠狠抽打我们这些以祭奠的名义
前来游山玩水的嬉皮笑脸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4
一条龙舟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子声中
就多了几分悲壮而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子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文
打捞文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人对话一次吧
美人啊,请重新展示你清纯的诱惑
香草啊,请及时绽放你高洁的奇葩
一条龙舟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木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篇二:端午节旧事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心挑选了十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十个住在我手机里的人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一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现在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篇三:今年的端午节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篇四:五月端午节
作者:雪域野子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篇五:端午情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篇六:端午情思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篇七:端午节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篇八:端午节缅怀先人
沅湘流水急又深,
一波一涌痛揪心。
屈子抱怨永沉去,
满腔热血淌江中。
“楚辞”激荡浪千层,
“离骚”响彻峰万重。
棕子五月裹信念,
龙舟竞技勉后人
篇九:端午是一条河
端午是一条河,从楚国流过
两岸荒草凄凄,夕阳也落寞
无家的人请喝杯雄黄酒壮行
有家的人请插上菖蒲于门口
端午是一条河,让菖蒲染过
忧伤是潮起潮落,碧绿不是过错
没有爱情的人请捧起诗经
追逐爱情的人请登上龙舟
端午是一条河,在龙舟上晃过
宁静是鸟的翅膀,也有鱼的静默
爱我的人请接受虔诚的祝福
恨我的人请倾听河洲的九歌
端午是一条河,停泊于在河之洲
有多少疑问要问天,离骚只是传说
生者请记住这条河的乳名
逝者请忘掉五月的污浊
篇十:端午雨魂
有一个声音,在轻轻的呼唤着、呼唤着
这呼唤声,把我从梦中牵到岸边
听,那天籁之音,从悠远的天边走来
从群燕环抱的雨帘中的古塔走来
我睁开眼帘,静静的看着窗外
一股艾荻的芳香,从门缝中扑面而来
并携带着清晰的雨气——
我久久的看着窗外,窗外已然亮白
透过窗帘,依然能看见那阴阴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唤声就在身边,就在我心里
更悠、更长。我轻轻的叫醒妻儿
撑开伞出了家门。门外到处散发着诱人的艾香
我很懒,懒的从来没有早早出过家门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大风、云飞扬
我在雨中寻找着,寻找自己的灵魂
小雨细细的,我摸着,嗅着,吻着
已然感到心中振颤的弦律。环抱古塔的小燕子
随着舞曲在飞翔,就像一只长号而悠长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脚步,展开双臂拥抱着雨魂
忽然,一种悟性由心而生。人生如走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来,这就是雨魂的呼唤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5
篇一:在端午,聆听
作者: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篇二:端午
作者:一点尘埃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屈子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篇三:品味端午
作者:一个自在人
汨罗江水的呜咽
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
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心跳的律动
美人,香草
在岁月的河流中
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自从[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撕开粽叶
只见一具具空壳
到处都是新鲜的伤口
没有滴血。这一天
我们依然和祖先一样
包粽子,吃粽子
但动作越来越迟缓
越来越无所谓
离骚已经包进了粽子
有谁为千年之后
再纵身一跃
篇四:端午的雨季
作者:鲲鹏紫藤
每年的端午
总是伴着细雨
屈原的想念
三千年
挥之不去
汨罗江的水
流到心底
都是思索的雨季
绕过雨季
一个伟岸背影
握着求索的冷剑
回望天际
倚天
长啸
长髯飘飘
怅然伫立
良久
翩然而去
篇五:端午节想你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的又是端午节
不知不觉的又是怀念屈原的日子
采一把艾香抱一包粽子
艾香浓浓的勾起我对你的爱
粽子鼓鼓囊囊的包裹着
我对你深深的情
远去的是一个节日
留下的是记忆的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一个端午节
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
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我的思念远去
远去的不是历史
而是一个民族魂
一种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端午节想你
我把一首诗歌鸣唱
我把一个故事传诵
有水的地方就有古乐龙舟
有人地方就有醉人的艾香
就有甜蜜的粽子
你一口我一口
甜了我饱了你远离了他
篇六:端午节遐思
作者:秋野居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 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 一唱三叹
而你 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 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 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 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 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 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篇七:端午的心情
作者:鲲鹏紫藤
绿色的粽叶
香糯的米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色的小船
升起绿色的心帆
依着一个软绵思念
乘五月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心湖
走向你的心岸
篇八:话端午
作者:牛洪亮
离骚笑
江水涛
千年心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端午节的现代诗歌精选
2.端午节现代诗歌精选3篇
3.端午节诗歌精选20篇
4.端午节现代诗歌
5.经典的现代诗歌
6.有关小学生感恩的诗歌精选
7.关于七夕的诗歌大全
8.2016六一儿童节五首诗歌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6
端午节随感
是谁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是谁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是谁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是谁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7
《端午情思》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8
《端午情》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9
《端午节遥想》
一条龙舟,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子声中,
就多了几分悲壮而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子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文。
打捞文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人对话一次吧。
美人啊,请重新展示你清纯的诱惑。
香草啊,请及时绽放你高洁的奇葩。
一条龙舟,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木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10
端午
奶奶黄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着千年的感伤。
父亲灰白的艾草岗立在门楣,
清气荡逐着污浊别想隐藏。
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
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
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风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满头的黑发
岁月沧桑了他们皱纹纵横的'脸庞。
操碎了的心儿从来不曾想歇下,
高飞的鹰线永远拴在他们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这一头不辞辛劳,
父母们在河流的那一头拼命奔忙。
真情遥寄相思密的端午节啊,
我们要在你的关爱下重铸灿烂辉煌。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1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2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
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3
1、《端午节的怀念》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2、《端午》
为了纪念一个远古的英雄
先民们创造出了这个节日
还发明了粽子
那粽子里包裹着岁月人生
让我们品味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赛龙舟的时候
一伙人站在高墙上
看着河道中百舟竞渡
每家门前依旧悬着菖蒲
依旧挂着艾草
耳朵脑门上依旧会被涂上了雄黄
可是有些习俗我们只是变的习惯
那远古的传说还有谁记住?
粽子还是那么香甜,这节日还是飘散着五味草的味道
记忆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挂着一串网兜
网中挂着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挂蒲,
初五抹雄黄
也许远古那旧日的传说已经暗淡的时候
在沿海一个我的家乡
还保留着所有古时的习俗
一些东西经过岁月沉淀
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楚国人
也是为了纪念一种不屈
现在这种精神渐渐少了
我们也会渐渐的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味道
只记得那种闹热了...
3、《思屈原》
曾经以为
你离我很远
你的生死
我毫不在乎
可是
今夜
我感觉到了
你的心跳
复活的你
道出了千年的悲哀
是非成败
荣辱兴衰
误落汨罗江
4、《回忆痛苦--念屈原》
纵身的一瞬间,五千年后的手在招唤;
是你悲愤沉寂的一颗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唤;
唤着你一身的离骚;
唤着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纵身的一瞬间,你不在回来,
希望在灿烂中死去;
留下几页诗文,而我在逐业中寻找你;
是历史让你活着,是历史让我理解你!
手握长剑,击苍穹,不击苍穹?
脚跨河山,搏不过江山!
无形的心被撕去,
你的灵魂在反抗你的躯体。
渐渐的安静下来,
阵阵的思念剐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
那只是意识裹住了切心之痛击荡祖国四壁的回荡。
你在那里,
搜寻着你的肌肤,我的祖国;
掳走了我的祖国,掳走了我的心;
心归大海,心归河山;
宽大的心,宽大的我;
伴着我的祖国,请我的子孙为我祭奠,
我的心粘满了每处土地。
静静的,只听到你潺潺的哭泣声,
不必悲伤,这是你痛楚的力量,
只有柔弱的笔尖,
告诉你们祖国几千年的声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
化成肉粽,在你嘴中,
咀爵成你心中的屈原,
那就是你为我立起的墓,
只愿留下我的离骚,
深埋在我的墓下,等你们来挖!
来吧!
5、节端午
我没有看到夕阳的挽留
泥泞的河滩上
穿上屈原遗留的鞋子
白鸽急速飞来
雕琢着我的长发
夕阳是你的眼神在河中的倒影
我跳了下去
没有回头
永不回头
那一刹的温柔
我还是没有看到夕阳的挽留
6、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
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7、端午思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年年思,年年思。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年年思,年年思。
我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年年思,年年思。
8、端午.无题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9、端午别样
赏端午十里画廊:
蓝天丽日,祥云柔波
绿树青草,行人缀花
宁静天、地、人和的轴
袅绕一缕过往的云烟……
分秒的别样呐
她搭一件蕾丝白衫
流连溟溟时光河岸
寻找夫子遗失的鞋子
皱褶里别样呐
她采一把古代艾草
拨开那些芳香的字眼
插在一部诗集的峰巅
生生的别样呐
她家乡别有一湾海港
万人划“神十”的龙舟
巧答昨日《天问》回响
将养的别样呐
她心的果核依然坚挺
她肉身的紫色浆果啊
时而浑圆,时而烂掉
谁见枝头飞旋的魔方?
10、又逢端午
想起母亲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亲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绳
在我们熟睡中
塞进耳朵里的蒿叶
想起父亲清扫庭院
踏着晨露
采摘回来的蒿草
想起那满怀悲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个
青史留名的申胥
这万千思绪
是因为
每逢佳节
倍感思念的惆怅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风里
寻一缕安静的光
11、粽子情
剪裁夏季的盛妆
嗅一朵玫瑰花的暗香
揉进蜂巢亲酿甜蜜
柊叶还是那样翠绿
给一个个玉体做着得体的嫁装
怀揣一颗安静的心
把今年的粽子
特意包了南国的红豆
送到你的口中
只为守候一段情的缘分
咬一口精软
里面有我撰写的情书
平仄的诗韵里有风花雪月的故事
当然还有扮演着主角的你我
在一起的日子
我们只猜中了开头
却没猜到结尾
就像这多情的端午节
用五色线都拴不住时光
最终还是以祭奠来结束
无论是爱的慈悲
还是渊缘里的真情厚意
都将会投进汨罗江
嫣然成幸福的笑靥直到永远
12、五月五端阳
五月在石榴花枝头燃烧
烧出烈烈的雄黄酒
醉在故园的麦香
一缕缕思念绕成五彩线
牵出一弯新月挂天边
新月,勾出多少过往
悠悠湘江水日夜吟唱
唱的还是那曲离骚
引无数龙舟竞荡
屈子的忠魂
在每一处
艾草粽子飘香的地方
13、怀念屈原
五月想着诗人来了
五月飘着粽香来了
五月划着龙舟来了
五月初五,一个平常的日子
因屈原这个名字而响亮
远古的屈原唱着《九歌》
悲愤地投进汨罗江
楚国的龙船在呐喊
“大鱼、大虾快走开
别想吃掉诗人的躯体”
我扬一杯黄酒洒入江中
任思绪把《离骚》一页页翻起
14、端午节随感
是谁
把儿时的端午提起
让我在他乡念叨粽子的味道
雄黄酒在飘香
让我思乡的情绪
从眼底延伸到遥望
是谁
把岁月吹老
让我把儿时的旧照珍藏
龙舟上挂着的香囊
让我思念的情结
从心底蔓延到脸膛
是谁
把琴弦弹唱
让我在他乡把她念想
艾草发着磬香
如烟的往事
让我从心底泛起到四处张望
是谁
把白酒酝酿
让我独自对月畅想
那一缕缕的兰香
从古时就与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着江南的烟雨
把那小桥流水的记忆再次来永藏
让我的呢喃编成连绵不绝的水云烟
让粽子的香味在这五月天飘香永远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4
《端午是一条河》
端午是一条河,从楚国流过。
两岸荒草凄凄,夕阳也落寞,
无家的人请喝杯雄黄酒壮行,
有家的人请插上菖蒲于门口。
端午是一条河,让菖蒲染过。
忧伤是潮起潮落,碧绿不是过错。
没有爱情的人请捧起诗经,
追逐爱情的人请登上龙舟。
端午是一条河,在龙舟上晃过。
宁静是鸟的翅膀,也有鱼的静默。
爱我的人请接受虔诚的祝福,
恨我的人请倾听河洲的九歌。
端午是一条河,停泊于在河之洲。
有多少疑问要问天,离骚只是传说。
生者请记住这条河的乳名,
逝者请忘掉五月的污浊。
《端午雨魂》
有一个声音,在轻轻的呼唤着、呼唤着。
这呼唤声,把我从梦中牵到岸边。
听,那天籁之音,从悠远的天边走来。
从群燕环抱的雨帘中的古塔走来,
我睁开眼帘,静静的看着窗外。
一股艾荻的芳香,从门缝中扑面而来。
并携带着清晰的雨气——
我久久的看着窗外,窗外已然亮白。
透过窗帘,依然能看见那阴阴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唤声就在身边,就在我心里。
更悠、更长。我轻轻的叫醒妻儿,
撑开伞出了家门。门外到处散发着诱人的艾香。
我很懒,懒的从来没有早早出过家门。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大风、云飞扬。
我在雨中寻找着,寻找自己的灵魂,
小雨细细的,我摸着,嗅着,吻着。
已然感到心中振颤的弦律。环抱古塔的小燕子,
随着舞曲在飞翔,就像一只长号而悠长。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脚步,展开双臂拥抱着雨魂,
忽然,一种悟性由心而生。人生如走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来,这就是雨魂的呼唤。
《端午》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
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写端午节现代诗歌 篇15
篇一:端午节
早晨,街头上
卖粽子的叫喊声
很多
比泪滴
更汹涌
比身体里的骨头
坚硬
比我的诗句
更打动人心
中午,街头上
卖蔬菜的叫喊声
很多
仿佛端午节的餐桌上
空空荡荡
是在江水里浸泡了千年的诗人
太饥饿了吗
卖水果的叫喊声
也仿佛比以往多了起来
是不是
都在给诗人传送着祭品
傍晚,街头上
一个个街灯亮起来
一个个窗户亮起来
一个个敞开的大门亮起来
是害怕诗人
从汨罗江里走出来
找不到回家的路吗
听一听路边传出的歌吟
就知道诗人不会来
因为歌吟中的词句
毫无爱国的精神
深夜,街头上
像汨罗江潺潺流动的水流
淹没了诗人的硬骨
才有了隆隆作响的声音
端午节的夜晚
才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我站在街头
朗诵诗人《离骚》中的诗句
旁边有人说我是疯子
我不会和世人计较
因为我的胸膛里
跳动着诗人的心
篇二:槐花落在端午节
风中飘落的槐花
落地莎莎,随风来去
一片片,愤慨跳水而去
一个灵魂在呼唤?
地上丛动的槐花
一个个溢香的粽子
洒落水中,跳江的影子
汨罗江畔,泣吟诗歌
水中槐花浮萍簇簇
一叶叶龙舟,顺流而下
一幅幅赛龙舟的情景
一具忠魂,千年中华繁荣
去吧槐花,花开赞美
花落我对你一样忧伤
也带去我一份赤诚思念
追随一个诗人不解的情怀
篇三:端午节忆屈原
端午节
我在粽子里遇到屈原
他《离骚》里精致的米枣
用翠绿的文字包裹着
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烈日下
盛满爱国抱负的大锅
宠妃把张仪加塞的柴伙越烧越旺
屈原华丽的诗句被蒸煮得没有一滴水份
浩气的五月天
人们每年都在品尝
汨罗江里
没有沉浮的粽子
但没有人
记得历史剧里
那个破损的郢都
篇四:端午节
在一声一声的儿歌声中
闻到了粽子的.芳香
那艾叶飘香的童话
是否还游走在梦里
那五彩斑斓的丝线
是否还拴在乳名的手腕上
端午节
龙舟竞渡
可是一种情思的较量
端午节
打鼓郎的节奏
是否牵着岸上喝彩的姑娘
采艾叶的身影
迷离了五月五日的时光
红红的兜肚
鼓鼓的香囊
汨罗江畔的思念
都化作一江春水悠悠流淌
射柳的箭矢
定格在时空的靶上
击打的马球
在骏马奔驰的草原上飞翔
转身而去的背影
涂满了夜鹰的忧伤
一个人或一段往事
都在五月五日续写篇章
一个是祭奠
一个是回想
锅里煮着的
是粽子一样的情怀
心里牵挂的
是诗一样的远方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6
在我收割麦子的时候
我不得不停下来
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为一个人
为一个两千年前和我一般流浪的人
我的手已经拿不动笔杆
所以它的用途只能是
在麦子成熟的季节
将麦子反反复复抚摸
从秸秆到麦穗
都浸满了这种粮食的
味道
当年屈子将笔杆丢进水里时
一定听到了很清脆的声音
听到这种声音时一定笑了
一定把一首诗也丢进去了
还有一个人的身体
还有愤懑
不然我的眼前怎么总也抹不了
那双忧郁的眸子
在这个端午
我把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
思念用麦秸秆编成
丢在这抚育万物的大地上
连同饱满得象水珠一样的麦粒
希望更多的屈原一样的诗人生长。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7
在端午,聆听
作者:心曼.墨香
菖蒲行走,艾草联欢
陈爱,掬捧经年的
泪。藏进衣角,挂在旧时的月勾
往事如水,取出
《离骚》的厚重,在失衡的雨季
层层叠叠。将无奈引入巢
五月,一首诗站在门外
不由自主地昂首
兴奋粒粒粽香,往下的诗句
在一段段记忆话潮
此刻,汨罗江
被一枚叶子,带进尘世的杯盏
不用泪,不用愁
只愿诗意如故
把苦涩泡淡,枯叶喊绿
曾经包裹的忧心,经过千年洗礼
再去聆听,龙舟小调
画面上早已积满了;幸福
一个朝代的寒,被另一个朝代暖和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8
两个粽子,一个盐蛋
以陈词滥调的风格
单位食堂
程序化这个古老的节日
天下着细雨,雨无言
也许过了几千年
真的无话可说,即使
当初的汨罗江,恸声如潮
曾经浩淼的江河
似乎流干了所有的泪
在本来意义已忘却的日子
绵延了千年的龙舟
搁浅于黑色的淤泥
出污泥而不染
已化为传说中的神话
不容于世俗的纯洁的灵魂
要想一尘不染,去梦中的天堂
再也无法找到干净的路
上天,天黑
入河,河污
无数的短信飞来
提醒我们记得这个日子
为了告之
活着的我还记得活着的你
尽管
冷漠的雨
还在一如既往地下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19
几千年前那个抱石沉江的男子
一腔怨郁满腹牢骚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愤
随着汩罗江水曲曲折折入湖归海
如今两岸有没有替它守着果树的人
那首用心血写就的离骚还有几人吟唱
好在断断续续地还有龙船在划
那壮汉们整齐的号子声与鼓点锣声拌和一起
还能让人觉得那场寻人的游戏依然是那么热闹
由此而起的粽子内容物由纯粹的糯米加上了红米猪肉蛋黄
让享用的人们吃得满嘴油腻却忘了喂鱼鳖
好吧我们在享受那几天假期并尝到了粽叶清香后
还能有一颗感激的心记住不能此日祝节日快乐
翻过的历史我们能记住辛酸苦痛却很少能想到给我们什么启迪
依然是歌舞升平依然有隔江后庭花
家门口魔鬼的影子晃个不停又有几人担心硝烟再起
一群群吃着皇粮却不干正事的人
成天想着的是如何躺在国家的俸禄上多得点好处
一个个赖政策之福先富起来的有钱人
惦记着的是如何携钱移民海外
屈原啊你的离骚做得再好楚国最后还是亡了国
忽然想起我们这么多年来丢了些什么东西
从那时候起遗留下的对于先哲的敬仰除了人格
我们传承的文化却己然是千疮百孔
龙舟依然在竞渡假期依然在享用一切心安理得
可是那己经寻不见的灵魂己没有多少人去叹息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0
这是我的祖国
云雾弥漫,夜长昼短
我以婴儿的姿态
眷念您的胸怀
高墙疏离我与大王
馋陷断送六国江山
故园萧杀,我匍匐于您脚下
梦中我满腔热血,一身正气
忠言直谏换取折翅民间
楚宫日夜宴舞,华庭糜醉
郢都城外
饿殍离丧,哀嚎连连
汉北遥望,楚地风流
“离骚”剑指苍穹
战火灼伤我的尊严,梦想尽葬
所有的漂泊与幻想
饱蘸苦难
所有的抱负与抑郁
羽化诗行
我在“楚辞”中悲歌放逐
只将破碎的山河
于血脉中珍藏
梦醒回头,襟湿鬓乱
想张仪巧舌断盟
白起挥军破郢
楚声纷纷鸟兽散
长歌当哭啊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安能以皓皓之白
蒙俗世之尘埃?
不息的湘流啊
鱼腹棺椁忠骨!
无论时光飞逝千年
江山变迁,历史如何改写
有一种思念,永远不会灭绝
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祖国
那是我们的母亲!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1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
一位伟大的诗人
用生命演绎了一场
感天地泣鬼神的悲剧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
汨罗江接纳了一个不屈的灵魂
名不见经传的小江
从此名扬四海
这一天,一个有血性的汉子
用他满腔热血
染红了整个神州时空
诠释了崇高与伟大
两千多年过去了
炎黄子孙一如既往
用献粽子这种朴素的方式
表达对伟人的思念和爱戴
喷香的粽子皮儿青青
瓤儿玉一般晶莹
火焰般赤诚
两千多过去了
这一天,人们总要赛龙舟
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运动
把这个日子再铸成
一个个奇异的神话
伟人用他宝贵的生命
栽种了一棵幼苗
华夏儿女代代将她培育
历经两千多年
这棵树已经根系庞大
顶天立地,枝展三万里
时至二00八的这一天
奥运圣火的轨迹
化作一条巨大的火龙
奋飞在五洲四海
当他飞至伟人的故乡
我仿佛看见
他一头扎入汨罗江
汨罗江沸腾了
激起冲天水柱
倏而,巨龙直上云霄
又折而飞向雪域高原
珠穆朗玛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2
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祀
到屈原的悲愤投江
伟大的民族,悠久的历史
古老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
打小我记事儿以来
老家的人俗称的五月节
眨眼间到了
南方的龙舟
北方的旱船
包粽子,煮鸡蛋,炸糖糕
还有水煮大蒜
老人家强迫着
用大蒜水洗把脸
神灵地说能避邪
小时候,生活窘迫的年代
小孩儿盼着五月节
那天能吃上难得的熟鸡蛋
大人们整理着农具
镰刀磨得光光的
倍足了劲儿
迎接着麦收的到来
又到了一年的端午节
麦收的季节也跟着来了
笨拙的农具早下了岗
农业机械化,联合收麦机
让农民们腰杆直了起来
农田水利建设,农排灌溉工程
告别了看天吃饭的年代
旱涝保丰收
农民说话的底气足了
在记忆中
那些年过端午节
经常在田地里,麦场上
这些年的端午节
在家中
家家户户,热热闹闹
和和谐谐,甜甜蜜蜜
端上了粽子,糖糕,大蒜
采几把新鲜的艾叶挂门前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3
无非是多了一天假日
在西北偏僻的小镇,叫端午
无非是多了市场的叫卖
在举国传统文化的大餐,叫米糕
我们对节日的意义知之甚少,二千七百年历史结晶的海盐
我们对夫子的理解微乎其微,呜呼的哀叹演绎成通俗白话
无非是泛泛的臧否时事,街头巷尾,饭后茶余
俗子挥舞的紧箍咒不念美猴王,念取经的和尚
无非是卸妆后素颜朝天,才能坦然面对交错的航线
无非是红歌嘹亮的海泱泱,淹没事无巨细所谓的规则
夫子,你自汨罗而来,春秋战国的阴谋如何更迭演变
香草深处,浊的还是被清的看见,显露与生俱来的原型……
想象,无非是水乡龙舟此起彼伏的号子呼号正气长存
无非是父老乡亲揉一把艾草,包一口肉粽,沉降而下
江南烟雨蒙蒙,五更不歇,缅怀鱼虾追随的瘦削坚骨……
原谅吧,夫子,钙质的吸收依赖充足的阳光和维生素AD
传承《离骚》豪迈的歌者,有谁勇于承担先祖些微哀痛?
无非像苇草营营苟苟随风摇曳,站在河滩,岸上,傍水而生
冥冥标记自己的海拔和坐标。老来眼前的事比一生的事都重要!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4
把黄河当成汩罗吧
杨柳嫩枝依依的正午
以客人的心情在故乡做客
安插在繁华的餐桌旁
在一定的礼仪水准线上
便很自豪
鲜花朵朵
整个村落弥漫粽子的清香
不似江南胜似江南
生活很具体很棒
五月很充实很美
使故乡的人情感迷醉
六十年来新中国的空气和粮食
让人民像山一样站直巍然不动
贫穷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消灭在上下求索的过程
在幸福和美满装潢的农家小院
客人与主人互动
一阵又一阵扬眉吐气
我捧着《离骚》和《天问》
反而被书一遍遍所读
龙船演绎活生生的
最精彩的一幕
自己不过是千百年来
最愚蠢的看客
温暖的阳光下我满头白发
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五月初五的故事
把整个中国感动
故乡有一截石桥
犹如新农村的破折号
一头夯着季节的现实
一头伸进岁月的想象
熟悉和陌生的脸映红五月
那么郑重那么慷慨
我宽阔的额面
接纳
父老乡亲热乎乎的盛情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5
谗言放逐了赤子的梦想
汨罗江上的游船
穿越节节历史的隧道
追寻着以身殉国的英魂
那首千古吟诵的《离骚》
不厌其烦地播放着
楚国风云变幻的喋血情节
国破家亡的臣民
哼着悲凉的《九歌》
臣服于十二金人集权和暴戾的疯狂
逝者如斯的感叹
无力抚平汨罗江岸的伤痕
千百只龙舟以气吞山河之势
驰骋在江河湖海
寻找爱国者的感伤
撕开苇叶制作的粽子
袒露大红枣儿的赤诚
门户穿插的艾叶和杯内的雄黄酒
让满堂的正气穿透所有的感官
“举贤而授能”的主张
被历朝历代制作成字体迥异的'牌匾
遮掩了世袭的丑陋
行走在朝堂上的正气
总是让奸小终日惶惶
“循绳墨而不颇”的谏言
被人治淹没千年
律典在艰难的爬行中
把行为和秩序挂在方与圆的墙框
《涉江》的《哀郢》难平《国殇》
《问天》的答案用《九歌》唱响
举世皆浊的独清
被《湘君》的羽衣舞出一江春水
世人皆睡的唯醒
伴《山鬼》巡游在暗夜蒙昧的路上
滚滚汨罗江啊
你在千年流淌的喧嚣中
将蝇营狗苟的沉渣涤荡
那些还原屈子梦想行者们
将昨夜的精忠
托给一个个五月的端阳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6
怀念屈原
五月想着诗人来了
五月飘着粽香来了
五月划着龙舟来了
五月初五,一个平常的日子
因屈原这个名字而响亮
远古的屈原唱着《九歌》
悲愤地投进汨罗江
楚国的龙船在呐喊
“大鱼、大虾快走开
别想吃掉诗人的躯体”
我扬一杯黄酒洒入江中
任思绪把《离骚》一页页翻起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7
母亲捎来消息说
她用滚烫的油
又炸了一蓝子的麻圆
我说为什么不去买些呢
母亲说,为什么要买呢
声音就没有了以前的鲜亮
我突然就闻到了
水浇泼在火上的声音
无奈而尖刻
飘香的麻圆
热辣着我温柔的记忆
母亲用夹麻圆的筷子
敲打着贪吃的我稚嫩的手
说:烫死你呀!
我哈笑着绕向她后背
扯着黑长的辫子
说:就不,就不嘛!
我用思想描绘着母亲的白发
在几十年的红尘里
依然操持着纯厚的乡情
用滚烫的心
来包裹
儿子疲惫的出口
我说:是不是又过火了呀
母亲笑了
说:才没呢!
然后我也笑了
有甜甜的泪水滑过我的咽喉
和着记忆里母亲的汗水
一直浸透心田
母亲的汗水
依然是那样的晶莹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8
粽子情
剪裁夏季的盛妆
嗅一朵玫瑰花的暗香
揉进蜂巢亲酿甜蜜
柊叶还是那样翠绿
给一个个玉体做着得体的嫁装
怀揣一颗安静的心
把今年的粽子
特意包了南国的红豆
送到你的口中
只为守候一段情的缘分
咬一口精软
里面有我撰写的情书
平仄的诗韵里有风花雪月的故事
当然还有扮演着主角的你我
在一起的日子
我们只猜中了开头
却没猜到结尾
就像这多情的端午节
用五色线都拴不住时光
最终还是以祭奠来结束
无论是爱的慈悲
还是渊缘里的真情厚意
都将会投进汨罗江
嫣然成幸福的笑靥直到永远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29
又逢端午
想起母亲手中的粽香
想起母亲偷偷系在
手上的五彩绳
在我们熟睡中
塞进耳朵里的蒿叶
想起父亲清扫庭院
踏着晨露
采摘回来的蒿草
想起那满怀悲愤
投江明志的屈大夫
想起那个
青史留名的申胥
这万千思绪
是因为
每逢佳节
倍感思念的惆怅
又是一年端午
一样的漂泊
一样的怀念
我便在彷徨的晚风里
寻一缕安静的光
端午节的现代诗歌 篇30
端午节之夜,一个人
坐在敞开的窗前
一束月光,照着
吸烟的自已,点燃
简单的快乐
清灵灵的月光
照着我,幽暗的内部
让我从一个意象,想到
远方的你。水一样的思绪
水一样柔软的回忆
仿佛看见你
在暗蓝之夜,在不引人
瞩目的角落
抬头望月,吟唱
我们不老的情歌
晚风,吹着
无边的夜色,我在思念里
凝聚内心的光,燃烧
蓝色的血液,只想
把你的名字照亮
【端午节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荐】端午节诗歌22篇06-27
端午节寄语(30篇)07-03
端午现代诗歌(16篇)07-23
小学生端午诗歌朗诵稿(通用9篇)07-24
端午节诗歌朗诵(精选24篇)07-28
端午节句子(30篇)08-02
端午节的诗歌(30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