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知识点

时间:08月05日 网络精选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知识点(18篇)

  在这个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年纪,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年级下册的小学数学世界吧!这里不仅有数字的奥秘,还有形状的奇妙变化。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精心准备的知识点范文文档,你会发现数学不仅仅是加减法那么简单,它还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快来加入这场知识的探险之旅,让我们的小脑袋变得更加聪明吧!记得多思考、多练习,你一定可以成为数学小达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位置知识点归纳 篇1

  1、上、下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前、后 (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左、右(1)在具体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位置

  (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3)在具体情境中,能依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具体位置。

小学一年级的下册数学知识点 篇2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知识框架】

  生活中的数

  【知识点】

  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数、学会数数不但会一个一个数,还会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数;并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体会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基数(用数可以表示物体集合中元素的个数)、序数(用数可以表示集合中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的意思。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3.在数数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百",感受数位的意义.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100以内数的数位名称及排列顺序,了解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既要知道一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又要明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组成几十几。

  3、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能对100以内的数量进行估计。

  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使学生更清楚了解百以内数的顺序,会先从数的位数上比较,相同位数的数要从高位依次比较的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逐步培养数感。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篇3

  一、生活中的数

  1、100以内数的认识2、100以内数的读写

  3、100以内数的比较

  4、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二、加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两位数加整十数。

  4、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三、加与减(二)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购物

  1、小面额的人民币

  2、大面额的人民币

  3、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五、加与减(三)

  1、连加运算

  2、连减运算

  3、加减混合运算

  六、统计与概率

  1、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知识点 篇4

  一、学习目标:

  1.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6.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学习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FormatImgID_1#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8.认识人民币:

  贰角(下图所示)

  五角(下图所示)

  一元(下图所示)

  五元(下图所示)

  10元(下图所示)

  20元(下图所示)

  50元(下图所示)

  100元(下图所示)

  :9.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10,20,30。

  10.整十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加法,例:10+20=30。

  11.整十数减:整十数之间的减法:例:50-20=30。

  1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例:35+3=38。

  1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去一个一位数的减法运算,例:35-2=33。

  14.认识时间:

  长针为时针,短针为分针。上图所示时间为7:00,读作“七点”。

  上图时间为7:30,读“七点三十分”。

  15.找规律: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篇5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FormatImgID_1#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知识点 篇6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强调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能正确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重点指导竖式的计算,并理解“借一作十”的含义。

  3.根据主题图会进行比较合理的估算。

  小小运动会

  【知识点】

  1、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小小运动会,综合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和图形的认识。

  2、能利用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加减法 篇7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并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才是计算的结果。

  3、应用方法熟练的进行口算。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计算,明白列竖式的方法,知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列出算式后进行准确的计算.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知识点整理 篇8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强调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能正确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重点指导竖式的计算,并理解“借一作十”的含义。

  3.根据主题图会进行比较合理的估算。

  小小运动会

  【知识点】

  1、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小小运动会,综合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和图形的认识。

  2、能利用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对图形的认识,能利用图形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 篇9

  1、口诀表(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2、“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方法:

  第一种方法:

  拆被减数: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二种方法:

  拆减数:把9分解为几加一个数,再依次与十几相减,如12-9,可把9看成2+7,再用12-2=10,再用10-7=3。

  第三种方法:

  逆向思维:做减法想加法, 9(或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或8)就等于几。

  因为9+3=12,所以12-9=3

  第四种方法:

  借位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从十位减一,在个位加十,然后再减。

  注意:“十几减八、减七或减六……”的退位减法方法同上。

  3、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 +另一部分数 = 总数

  (2)总数 - 部分数 = 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 - 小数 = 相差数

  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 - 借出 = 剩下

  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4、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 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 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 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小学数学的一年级下册知识点 篇10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上:位置方位名词,例: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下:位置方位名词,例:船在桥的下面。

  前:位置方位名词,例: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后:位置方位名词,例: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2.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12-9=3.

  3.图形的拼组(作风车):

  4.数一数:#FormatImgID_1#

  5.读数: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

  6.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

  7.100以内数的认识:100读作“一百”,等于10个10相加;99读作“九十九”,等于100减去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篇11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拓展: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智力拼盘。

  1、352÷3的商的位是()位,24×18的积是()位数。

  2、要使□37÷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3、1980年的2月有()天,1900年的全年有()天;国庆节在第()季度,这一季度有()天。

  4、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头大象的体重是6()。

  (2)王营村修的一条水泥路全长2()

  (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00()。

  (4)花圃的面积大约是10()。

  5、一列火车头天下午5:48从西安出发,第二天上午7:23到达北京,中途经过了()小时()分。

  6、3吨=()千克

  7角=()元

  1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元8角=()元

  4000米=()千米

  4.5元=()元()角

  8、爸爸身高176厘米,妈妈身高165厘米,我身高134厘米,我们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厘米。

  9、有四名小学生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1号7.03秒,2号8.09秒,3号8.1秒,4号7.3秒。成绩的是(),最差的是()。

  二、精选细挑。

  1、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哪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A、9平方分米 B、90平方分米 C、900平方分米

  2、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人。

  A、38 B、40 C、42

  3、张大伯家共有64棵桃树,今年平均每棵桃树收获了45千克桃。用载重1吨的农用车,至少运()次才能把收获的桃全部运走。

  A、2次 B、3次 C、4次

  4、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周长是()。

  A、1米 B、1平方米 C、4米 D、4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将()。

  A、增加1米 B、增加200厘米 C、减少2米 D、不变

  6、1袋50克的茶叶,可以换两袋500克的食盐,那么20袋500克的食盐可以换()袋50克的茶叶。

  A、5 B、10 C、40 D、30

  7、下面算式结果最接近70的是()。

  A、214÷3 B、417÷6 C、492÷7 D、566÷8

  三、包公在线。

  1、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2、每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天数同样多。()

  3、2吨水泥比2吨棉花重。()

  4、一天早晨,王方测得一棵大树的阴影长是8厘米。()

  5、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6、1平方分米=平方米,也等于0.01平方米。()

  四、精打细算:

  1、笔算下面各题。

  45×67= △89×64= 60×82=

  522÷4= 413÷7= △504÷5=

  2、会算这些题吗?

  81×7÷9 201+232-365 294+399÷7

  672÷(2×3) (601-246)÷5 576÷3÷4

  3、列式计算。

  (1)86比72除以9的商多多少?

  (2)408是6的多少倍?

  五、解决问题

  1、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每辆车准乘45人)

  2、三年级学生到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3、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桌子,如果把这些桌子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那么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4、参观科技馆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2倍,如果一共有456人参观,其中儿童有多少人?

  5、杨叔叔4天卖完了8箱冰棍,每箱冰棍有30根,每根3元。杨叔叔4天卖了多少钱?

  6、一个商店运进9箱热水瓶,每箱14个,每个热水瓶售价8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7、小明买了20枚8角的邮票和40枚6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8、小象出生时只有100千克,以后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以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9、每套明信片12张,售价14元。今天一共买出56套。一共收入多少元?

  10、一辆清洁车每分钟行驶100米,它扫过的路面宽大约为2米。清洁车行驶35分钟,扫过的路面有多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的知识点 篇12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2、、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篇13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得几个十。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并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减,记住得数,然后再与整十数合并起来才是计算的结果。

  3、应用方法熟练的进行口算。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并且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的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

  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计算,明白列竖式的方法,知道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1、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3、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列出算式后进行准确的计算.

认识人民币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篇14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即1元=10角,1角=10分。

  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 2元、 5元、10元、20元、 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人民币的换算:

  ⑴ 2元8角=( 28 )角 2元10角=( 30 )角

  ⑵ 2元8角=( 2.80 )元 2元10角=( 3 )元

  ⑶ 2.15元=(2 )元(1 )角( 5 )分 12.00元=( 12 )元

  ⑷ 0.70元=( 7)角 0.05元=( 5 )分

  4、换钱

  ⑴换成一种: 1张10元可以换( 5 )张2元

  ⑵换两种以上:1张10元可以换( 4 )张2元和(2 )张1元

  5、解决问题类型:

  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

  ⑴ 牙膏和牙刷一共多少钱?

  5元+2元6角=7元6角

  答:牙膏和牙刷一共要7元6角。

  ⑵ 牙膏比牙刷贵多少钱?

  5元-2元6角=2元4角

  答:牙膏比牙刷贵2元4角。

  ⑶ 香皂比毛巾便宜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3元7角

  答:香皂比毛巾便宜3元7角。

  ⑷ 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

  8元5角+2元6角=11元1角

  10元11元1角

  答:不够。

  ⑸ 用10元钱买一块香皂,应找回多少钱?

  10元-4元8角=5元2角

  答:应找回5元2角。

  ⑹ 用10元钱买毛巾和香皂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13元3角

  13元3角-10元=3元3角

  答:不够,还差3元3角。

  ⑺ 20元钱能买哪些东西,应找回多少钱?

  8元5角+4元8角+5元=18元3角

  20元-18元3角=1元2角

  答:20元可以买毛巾、香皂和牙膏,应找回1元2角。

《有趣的图形》知识点归纳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篇15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小运动会

  1、应用100以内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计算。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4、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加减法知识点归纳 篇16

  【知识点】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进一,再加整十数就是结果。能正确地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多样化。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强调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能正确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

  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向十位借一当十,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重点指导竖式的计算,并理解“借一作十”的含义。

  3.根据主题图会进行比较合理的估算。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知识点归纳 篇17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9+2=118+3=117+4=116+5=115+6=114+7=113+8=112+9=11

  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

  9+4=138+5=137+6=136+7=135+8=134+9=13

  9+5=148+6=147+7=146+8=145+9=14

  9+6=158+7=157+8=156+9=15

  9+7=168+8=167+9=16

  9+8=17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11-2=912-3=913-4=914-5=915-6=916-7=917-8=918-9=9

  10-2=811-3=812-4=813-5=814-6=815-7=816-8=817-9=8

  10-3=711-4=712-5=713-6=714-7=715-8=716-9=7

  10-4=611-5=612-6=613-7=614-8=615-9=6

  10-5=511-6=512-7=513-8=514-9=5

  10-6=411-7=412-8=413-9=4

  10-7=311-8=312-9=3

  10-8=211-9=2

  10-9=1

  2、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

  (1)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

  (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

  (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相差数列减法。

  (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列减法

  3、应用题解题时候,要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1)、总分关系(加、减法)

  部分数+另一部分数=总数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

  ①、问题中出现“一共、共、全长、原来等”表示总数时,列加法。

  ②、问题中出现“还剩、剩下、余下、第一次、第二次、用去、吃了等”表示部分数时,列减法。

  (2)、大小关系(加、减法)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①、“多”字或“少”字后面的数是差数。

  ②、“比”字左、右两边的数分别是大数、小数。

  求大数列加法,求小数或差数列减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观察与测量》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篇1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知识点归纳

  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会通过刻度尺观察物体的长度。(起点不是0刻度)

  5、能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

  去游乐园(认识米)

  1、初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的选择单位表示物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1.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长度。

  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总结: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观察与测量》知识点归纳就为大家介绍完了,小朋友们,你们记住多少知识呢?如果忘记了的话,赶快点击浏览本文复习一下吧!

【一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8篇)08-02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通用16篇)08-02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13篇)08-03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8篇(荐)08-03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通用18篇)08-03

【精品】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9篇08-0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0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