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徐志摩诗歌朗诵

时间:07月28日 网络精选 诗歌 我要投稿

徐志摩诗歌朗诵7篇(荐)

  在这个充满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往往忽略了内心的诗意与远方。今天,我想邀请大家一起走进徐志摩的世界,通过几篇精选的诗歌朗诵范文,感受他笔下的柔情与梦想。无论是《再别康桥》中的离愁别绪,还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里的浪漫情怀,都能让我们在忙碌之余找到心灵的慰藉。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这些经典之作,不仅是为了欣赏文字之美,更是为了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就让我们开始这段美妙的旅程吧!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1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2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派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3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

  顺着我的指头看,

  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

  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4

  去吧,人间,去吧!

  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间,去吧!

  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去吧,青年,去吧!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

  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吧,梦乡,去吧!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梦乡,去吧!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吧,种种,去吧!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徐志摩诗歌朗诵 篇5

  徐志摩的诗歌朗诵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释:

  ⑴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⑵招摇:这里有“逍遥”之意。

  ⑶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

  ⑷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徐志摩《再别康桥》赏析

  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对于诗歌朗诵来说,要知道一首诗是要表达什么,要知道一首的感情起伏。所以,对于想要朗诵再别康桥这首诗的同学,小编特意搜寻了再别康桥的赏析。希望想要朗诵这首诗能够把握住这首诗的情感起伏。

  《再别康桥》是诗人重游康桥之后,在归国途中写下的一首绝版之作。

  诗人一开头用三个轻轻的,写作别母校的离别情绪,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把自己对康桥的缠绵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诗人的心中康桥已经被理想化、诗化了,诗人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包含着深情厚意。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清泉,星光斑斓的夜色,沉默的夏虫,无一不被理想化、诗化、人格化。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宛如戴着红盖头的美丽动人的新娘,夕阳又把她的艳影投入微波荡漾的康河。诗人完全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黄昏美景中,他神思恍惚,心儿似乎又成了康河的水波,那新娘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是那么痴迷,以至于当他看到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时,顿生羡慕之情。他竟甘心做一条水草,渴望如那水草一般永远生活在康河柔波的爱抚中,榆荫下那一潭清泉也被夕阳点染的绚丽迷人,仿佛是那七色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在康河留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里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理想境界,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审美观念此时完全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再别康桥》就是一幅美丽的无形画,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幅迷人的图画,如诗的第二节,康河边被夕阳染成婀娜多姿的垂柳加上波光粼粼的色彩艳影,就构成了一幅康河晚景图。

  另外,全诗的结构韵律的独特创新,也让我们窥见了诗人的绝妙艺术风格。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到三个节拍,节奏非常鲜明;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整齐中富于变化,使全诗充满了错落有致的美感!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6

  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

  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

  你看他那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

  她那少妇的安详,柔和,

  端丽现在在剧烈的阵痛里变形成不可信的丑恶:

  你看她那遍体的筋络都在她薄嫩的皮肤底里暴涨着,

  可怕的青色与紫色,

  象受惊的水青蛇在田沟里急泅似的,

  汗珠站在她的前额上象一颗弹的黄豆。

  她的四肢与身体猛烈的抽搐着,

  畸屈着,奋挺着,纠旋着,

  仿佛她垫着的席子是用针尖编成的,

  仿佛她的帐围是用火焰织成的;

  一个安详的,镇定的.,端庄的,美丽的少妇,

  现在在绞痛的惨酷里变形成魔鬼似的可怖:

  她的眼,一时紧紧的阖着,

  一时巨大的睁着,

  她那眼,原来象冬夜池潭里反映着的明星,

  现在吐露着青黄色的凶焰,

  眼珠象是烧红的炭火,

  映射出她灵魂最后的奋斗,

  她的原来朱红色的口唇,

  现在象是炉底的冷灰,

  她的口颤着,撅着,扭着,

  死神的热烈的亲吻不容许她一息的平安,

  她的发是散披着,

  横在口边,漫在胸前,象揪乱的麻丝,

  她的手指间紧抓着几穗拧下来的乱发;

  这母亲在她生产的床上受罪:

  但她还不曾绝望,

  她的生命挣扎着血与肉与骨与肢体的纤微,

  在危崖的边沿上,

  抵抗着,搏斗着,死神的逼迫;

  她还不曾放手,

  因为她知道(她的灵魂知道!)

  这苦痛不是无因的,

  因为她知道她的胎宫里孕育着一点比她自己更伟大的生命的种子,

  包涵着一个比一切更永久的婴儿;

  因为她知道这苦痛是婴儿要求出世的征候,

  是种子在泥土里爆裂成美丽的生命的消息,

  是她完成她自己生命的使命的时机;

  因为她知道这忍耐是有结果的,

  在她剧痛的昏瞀中她仿佛听着上帝准许人间祈祷的声音,

  她仿佛听着天使们赞美未来的光明的声音;

  因此她忍耐着,抵抗着,奋斗着……

  她抵拼绷断她统体的纤微,

  她要赎出在她那胎宫里动荡着的生命,

  在她一个完全,

  美丽的婴儿出世的盼望中,

  最锐利,最沉酣的痛感逼成了最锐利最沉酣的快感

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 篇7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向着黑夜里加鞭;

  向着黑夜里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

  为要寻一颗明星;

  为要寻一颗明星,

  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

  累坏了,累坏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还不出现;

  那明星还不出现,

  累坏了,累坏了马鞍上的身手。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里倒着一只牲口,

  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徐志摩诗歌朗诵】相关文章:

【必备】徐志摩诗歌特点6篇07-11

诗歌朗诵(30篇)07-23

诗歌朗诵乡愁(10篇)07-24

徐志摩的优美诗歌(精选7篇)07-24

徐志摩经典诗歌(19篇)07-25

【必备】徐志摩抒情诗歌朗诵6篇07-26

徐志摩现代诗歌(通用30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