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

时间:08月04日 网络精选 诗歌 我要投稿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22篇)

  文学的瑰宝等待着你的探索!让我们一起翻开那关于浪漫诗人徐志摩的现代诗篇章。这里既有深邃的思想,也有灵动的韵律。请带着好奇心和热爱,去发现、学习并享受这份文字的魅力吧!

徐志摩的经典现代诗歌 篇1

  我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 篇2

  《灰色的人生》

  我想——

  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

  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我想拉破我的袍服,

  我的整齐的袍服,

  露出我的胸膛,

  肚腹,

  肋骨与筋络;

  我想放散我一头的长发,

  象一个游方僧似的散披着一头的乱发;

  我也想跣我的脚,跣我的脚,

  在搀崖似的道上,

  快活地,

  无畏地走着。

  我要调谐我的嗓音,

  傲慢的,

  粗暴的,

  唱一阕荒唐的,

  摧残的,

  弥漫的歌调;

  我伸出我的巨大的手掌,

  向着天与地,

  海与山,

  无畏地求讨,

  寻捞;

  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

  问他要落叶的颜色;

  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

  问他要嫩芽的光泽;

  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

  倾听他的伟大的酣睡的声浪;

  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

  远山的露霭,

  秋月的明辉,

  散放在我的发上,

  胸前,袖里,脚底……

  我只是狂喜地大踏步向前——向前

  ——口里唱着暴烈的,

  粗伧的,不成章的歌调;

  来,我邀你们到海边去,

  听风涛震撼太空的声调;

  来,我邀你们到山中去,

  听一柄利斧砍伐老树的清音;

  来,我邀你们到密室里去,

  听残废的,寂寞的灵魂的呻 吟;

  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

  听古怪的大鸟孤独的悲鸣;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

  听衰老的,病痛的,

  贫苦的,残毁的,罪恶的,

  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

  ——合唱“灰色的人生”!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 篇3

  1.《半夜深巷琵琵》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

  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

  像一阵惨雨,

  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

  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阿,半轮的残月,

  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

  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2.《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月下待杜鹃不来》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4.《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5.《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6.《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作

    7.《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边,

  一棵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恩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私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水流去。

  这秋的私语,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

  已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水流去。

  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作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 篇4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 篇5

  《翡冷翠的一夜》

  你真的走了,明天?

  那我,那我,……

  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

  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

  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

  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

  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

  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

  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

  两瓣,落地,叫人踩,变泥……

  唉,叫人踩,

  变泥——变了泥倒干净,

  这半死不活的才叫是受罪,

  看着寒伧,累赘,叫人白眼——

  天呀!你何苦来,你何苦来……

  我可忘不了你,

  那一天你来,

  就比如黑暗的前途见了光彩,

  你是我的先生,我爱,我的恩人,

  你教给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

  你惊醒我的昏迷,偿还我的天真。

  没有你我哪知道天是高,草是青?

  你摸摸我的心,它这下跳得多快;

  再摸我的脸,烧得多焦,亏这夜黑

  看不见;爱,我气都喘不过来了,

  别亲我了;我受不住这烈火似的活,

  这阵子我的灵魂就象是火砖上的

  熟铁,在爱的槌子下,砸,砸,火花

  四散的飞洒……我晕了,抱着我,

  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

  闭着眼,死在你的胸前,多美!

  头顶白树上的风声,沙沙的,

  算是我的丧歌,这一阵清风,

  橄榄林里吹来的,带着石榴花香,

  就带了我的灵魂走,还有那萤火,

  多情的殷勤的萤火,有他们照路,

  我到了那三环洞的桥上再停步,

  听你在这儿抱着我半暖的身体,

  悲声的叫我,亲我,摇我,咂我,……

  我就微笑的再跟着清风走,

  随他领着我,天堂,地狱,哪儿都成,

  反正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

  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

  五百次的投生?……自私,我知道,

  可我也管不着……你伴着我死?

  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

  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儿打伙,

  进了天堂还不一样的要照顾,

  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

  要是地狱,我单身去你更不放心,

  你说地狱不定比这世界文明

  (虽则我不信,)象我这娇嫩的花朵,

  难保不再遭风暴,不叫雨打,

  那时候我喊你,你也听不分明,——

  那不是求解脱反投进了泥坑,

  倒叫冷眼的'鬼串通了冷心的人,

  笑我的命运,笑你懦怯的粗心?

  这话也有理,那叫我怎么办呢?

  活着难,太难就死也不得自由,

  我又不愿你为我牺牲你的前程……

  唉!

  你说还是活着等,等那一天!

  有那一天吗?

  ——你在,就是我的信心;

  可是天亮你就得走,你真的忍心

  丢了我走?我又不能留你,这是命;

  但这花,没阳光晒,没甘露浸,

  不死也不免瓣尖儿焦萎,多可怜!

  你不能忘我,

  爱,除了在你的心里,

  我再没有命;是,我听你的话,我等,

  等铁树儿开花我也得耐心等;

  爱,你永远是我头顶的一颗明星:

  要是不幸死了,我就变一个萤火,

  在这园里,挨着草根,暗沉沉的飞,

  黄昏飞到半夜,半夜飞到天明,

  只愿天空不生云,我望得见天

  天上那颗不变的大星,那是你,

  但愿你为我多放光明,隔着夜,

  隔着天,通着恋爱的灵犀一点……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赏析 篇6

  1.《半夜深巷琵琵》

  又被它从睡梦中惊醒,

  深夜里的琵琶!

  是谁的悲思,

  是谁的手指,

  像一阵凄风,

  像一阵惨雨,

  像一阵落花,

  在这夜深深时,

  在这睡昏昏时,

  挑动着紧促的弦索,

  乱弹着宫商角徵,

  和着这深夜,荒街,

  柳梢头有残月挂,

  阿,半轮的残月,

  像是破碎的希望他,

  他 头戴一顶开花帽,

  身上带着铁链条,

  在光阴的道上疯了似的跳,

  疯了似的`笑,

  完了,他说,吹糊你的灯,

  她在坟墓的那一边等,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等你去亲吻!

  2.《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月下待杜鹃不来》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月儿,你休学新娘羞,

  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听远村寺塔的钟声,

  象梦里的轻涛吐复收,

  省心海念潮的涨歇,

  依稀漂泊踉跄的孤舟!

  水粼粼,夜冥冥,思悠悠,

  何处是我恋的多情友,

  风飕飕,柳飘飘,榆钱斗斗,

  令人长忆伤春的歌喉。

  4.《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的经典现代诗歌 篇7

  《起造一座墙》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这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徐志摩的经典现代诗歌 篇8

  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徐志摩的经典现代诗歌 篇9

  《灰色的人生》

  我想——

  我想开放我的宽阔的粗暴的嗓音,

  唱一支野蛮的大胆的骇人的新歌;

  我想拉破我的袍服,

  我的整齐的袍服,

  露出我的胸膛,

  肚腹,

  肋骨与筋络;

  我想放散我一头的长发,

  象一个游方僧似的散披着一头的乱发;

  我也想跣我的脚,跣我的脚,

  在搀崖似的道上,

  快活地,

  无畏地走着。

  我要调谐我的嗓音,

  傲慢的,

  粗暴的,

  唱一阕荒唐的,

  摧残的,

  弥漫的歌调;

  我伸出我的巨大的手掌,

  向着天与地,

  海与山,

  无畏地求讨,

  寻捞;

  我一把揪住了西北风,

  问他要落叶的颜色;

  我一把揪住了东南风,

  问他要嫩芽的光泽;

  我蹲身在大海的边旁,

  倾听他的伟大的酣睡的声浪;

  我捉住了落日的彩霞,

  远山的露霭,

  秋月的明辉,

  散放在我的发上,

  胸前,袖里,脚底……

  我只是狂喜地大踏步向前——向前

  ——口里唱着暴烈的,

  粗伧的,不成章的歌调;

  来,我邀你们到海边去,

  听风涛震撼太空的声调;

  来,我邀你们到山中去,

  听一柄利斧砍伐老树的清音;

  来,我邀你们到密室里去,

  听残废的,寂寞的灵魂的呻 吟;

  来,我邀你们到云霄外去,

  听古怪的大鸟孤独的悲鸣;

  来,我邀你们到民间去,

  听衰老的,病痛的,

  贫苦的,残毁的,罪恶的,

  自杀的——和着深秋的风声与雨声

  ——合唱“灰色的人生”!

徐志摩的经典现代诗歌 篇10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11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 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 互放的光亮。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 互放的光亮。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徐志摩的著名现代诗歌 篇12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

  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

  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

  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

  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

  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

  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

  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

  你渺小的孑影面对这冥盲的`前程,

  像在怒涛间的轻航失去了南针;

  更有那黑夜的恐怖。愫骨的狼嗥,

  狐鸣,鹰啸,蔓草间有蝮蛇缠绕!

  退后?——昏夜一般的吞蚀血染的来踪,

  倒地?——这懦怯的累赘问谁去收容?

  前冲?啊,前冲!冲破这黑暗的冥凶。

  冲破一切的恐怖,迟疑,畏葸,苦痛。

  血淋漓的践踏过三角棱的劲刺。

  丛莽中伏兽的利爪,婉蜒酌虫豸!

  前冲;灵魂的勇是你成功的秘密!

  这回你看。在这决心舍命的瞬息,

  迷雾已经让路、让给不变的天光,

  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云隙里探望,

  依稀窗纱间美人启齿的瓠犀,——

  那是灵感的赞许,最恩宠的赠与!

  更有那高峰,你那最想望的高峰,

  己涌现在当前,莲苞似的玲珑,’

  在蓝天里,在月华中,浓艳,崇高,一

  朝山人,这异象便是你跋涉的酬劳!

徐志摩的残破现代诗歌 篇13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二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

  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

  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

  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三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

  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

  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

  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

  四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

  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

  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

  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

  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

  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

  ①写于1931年3月,初载

  1931年4月《现代学生》

  第1卷第6期,署名徐志摩,

  后收入《猛虎集》。

  *********************************************************************************

  诗评: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诗人人生的残破,不仅指在世时间的短暂及辞世之突然与意外,其实诗人在世时感觉更多的是生之艰难;《残破》正是诗人的长歌当哭。

  全诗由四小节组成。每一节的开始都重复着同一句诗:“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它是全诗诗境的起点,一开始就在读者心头引起了冷峻扑面的感觉,并且通过多次重现,强化了读者的这种感觉,它就象一首宏伟乐章中悲怆的主弦律。它描述了一个直观的画面:天与地被笼罩在一片灰暗里面,夜深人寂,一个人没有如常人那样睡觉,不是与好友作彻夜畅谈,更不是欣赏音乐,而是孤独地坐着。这种反常便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别的人都是在睡梦中在不知不觉中度过黑暗、寒冷、凄惨甚至恐怖的漫漫长夜,而他却坐着,他肯定是因为什么不顺心的事而长夜难眠,而长夜难眠不仅不能消解或逃离不顺心,反而使他感受到常人看不到的夜的阴暗与恐惧,于是他自然而然多了一份对生活和人生的反省和思索。显然,作为一首抒情诗,就不能把这个画面理解为写实;既然它已经作为诗句进入全诗的总体结构中,进入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它便增殖了审美效应,它必然具有象喻意义。黑夜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坐着的自然时间,一个是生存的人文时间,后者的意义是以前者为基础生发出来的。这样,环境与人,夜与坐者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诗句强调了夜之深,这表明夜的力量之强大,而人采取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姿态,则表明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第一句诗在全诗中屡次复观,就是把环境与人的冲突加以展开,从而可以表明这一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尖锐性。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作者为了加强夜的质感,用描写的笔调对夜进行铺展。明亮的月光让人心旷神怡,可这里的月亮是不圆的,残缺的,光线是隐约而灰暗的,在朦胧中生命被阻止了活动,只有风在呜呜地追逐着,充满了大街和小巷,传布着荒凉和恐惧。生存环境的险恶激起了“坐者”对生存方式的思考,对生存本真意义的追索:“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面对生命的艰难,作为主体的人并没有畏惧、退缩,尽管“思潮”残破了、“音调”残破了、“笔尖”枯秃了,但生命仍要表达。在这里,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表达本身,选择了表达这一行动足以昭示生存的顽强、生命的韧性。至此在第一节里环境与人的矛盾得到了第一次较量和展示。

  为了突出夜的否定性品质,作者在第二节则把笔触由对屋外的光亮、声音的描写转移到室内的气温上,在第三节则由实在的环境构成硬件转移到树影等较空灵的氛围因素上。诗人把这些环境因素诗化,把它们涂染上社会意义,并在社会意义这一层面上组织成统一的诗境。

  前三节偏重于正面描写或揭露夜的否定性构成,第四节则写它们形成一致的力量摧毁了美丽:“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白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理想等等一切人所追求的、高于现实的事物。白色的莲花,在晨风中袅娜地盛开,亭亭玉立,并且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她美丽却不免脆弱,唯其美丽才更加脆弱,她需要露水的滋润,她需要阳光的抚慰。可是,“我却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无法保护她、实现她,结果她只有死亡。美好东西的毁灭是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就象大自然失去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要想生存,或者说只要存在着,人就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自然也是残破的。残破的人生是由残破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正是用个人的残破批判残破的社会。

  作者选择“夜”作为抒情总起点,但是并没有沦于模式化的比附,因为全诗用各种夜的具体意象充实了夜这个意境之核心,使全诗形成了整体性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徐志摩的残破现代诗歌 篇14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二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

  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

  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

  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三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

  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

  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

  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

  四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

  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

  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

  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

  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

  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

  ①写于1931年3月,初载

  1931年4月《现代学生》

  第1卷第6期,署名徐志摩,

  后收入《猛虎集》。

  *********************************************************************************

  诗评: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诗人人生的残破,不仅指在世时间的短暂及辞世之突然与意外,其实诗人在世时感觉更多的是生之艰难;《残破》正是诗人的长歌当哭。

  全诗由四小节组成。每一节的开始都重复着同一句诗:“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它是全诗诗境的起点,一开始就在读者心头引起了冷峻扑面的感觉,并且通过多次重现,强化了读者的这种感觉,它就象一首宏伟乐章中悲怆的主弦律。它描述了一个直观的画面:天与地被笼罩在一片灰暗里面,夜深人寂,一个人没有如常人那样睡觉,不是与好友作彻夜畅谈,更不是欣赏音乐,而是孤独地坐着。这种反常便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别的人都是在睡梦中在不知不觉中度过黑暗、寒冷、凄惨甚至恐怖的漫漫长夜,而他却坐着,他肯定是因为什么不顺心的事而长夜难眠,而长夜难眠不仅不能消解或逃离不顺心,反而使他感受到常人看不到的夜的阴暗与恐惧,于是他自然而然多了一份对生活和人生的反省和思索。显然,作为一首抒情诗,就不能把这个画面理解为写实;既然它已经作为诗句进入全诗的总体结构中,进入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它便增殖了审美效应,它必然具有象喻意义。黑夜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坐着的自然时间,一个是生存的人文时间,后者的意义是以前者为基础生发出来的。这样,环境与人,夜与坐者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诗句强调了夜之深,这表明夜的力量之强大,而人采取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姿态,则表明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第一句诗在全诗中屡次复观,就是把环境与人的冲突加以展开,从而可以表明这一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尖锐性。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作者为了加强夜的质感,用描写的笔调对夜进行铺展。明亮的月光让人心旷神怡,可这里的月亮是不圆的,残缺的,光线是隐约而灰暗的,在朦胧中生命被阻止了活动,只有风在呜呜地追逐着,充满了大街和小巷,传布着荒凉和恐惧。生存环境的险恶激起了“坐者”对生存方式的思考,对生存本真意义的追索:“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面对生命的艰难,作为主体的人并没有畏惧、退缩,尽管“思潮”残破了、“音调”残破了、“笔尖”枯秃了,但生命仍要表达。在这里,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表达本身,选择了表达这一行动足以昭示生存的顽强、生命的韧性。至此在第一节里环境与人的矛盾得到了第一次较量和展示。

  为了突出夜的否定性品质,作者在第二节则把笔触由对屋外的光亮、声音的描写转移到室内的气温上,在第三节则由实在的环境构成硬件转移到树影等较空灵的氛围因素上。诗人把这些环境因素诗化,把它们涂染上社会意义,并在社会意义这一层面上组织成统一的诗境。

  前三节偏重于正面描写或揭露夜的否定性构成,第四节则写它们形成一致的力量摧毁了美丽:“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白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理想等等一切人所追求的、高于现实的事物。白色的莲花,在晨风中袅娜地盛开,亭亭玉立,并且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她美丽却不免脆弱,唯其美丽才更加脆弱,她需要露水的滋润,她需要阳光的抚慰。可是,“我却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无法保护她、实现她,结果她只有死亡。美好东西的毁灭是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就象大自然失去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要想生存,或者说只要存在着,人就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自然也是残破的。残破的人生是由残破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正是用个人的残破批判残破的社会。

  作者选择“夜”作为抒情总起点,但是并没有沦于模式化的比附,因为全诗用各种夜的具体意象充实了夜这个意境之核心,使全诗形成了整体性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徐志摩的著名现代诗歌 篇15

  得罪那,问声点看,

  我要来求见徐家格拉太太,有点事体……

  认真则。格拉就是太太。真是老太婆哩、

  眼睛赤花,连太大都勿认得哩!

  是欧,太太,今朝特为打乡下来欧。

  乌青青就出门;田里西北风度来野欧,是欧,

  太太,为点事体要来求求太太呀

  太太,我拉埭上,东横头,有个老阿太,

  姓李,亲丁么……老早死完哩,伊拉格大官官——

  李三官,起先到街上来做长年欧——早几年

  成了弱病,田么卖掉,病么始终勿曾好;

  格位李家阿太老年格运气真勿好,全靠

  场头上东帮帮,西讨讨,吃一口白饭。

  每年只有—件绝薄欧棉袄靠过冬欧。

  上个月听得话李家阿太流火病发,

  前夜子西北风起,我野冻得瑟瑟叫抖。

  我心里想李家阿太勿晓得哪介哩。

  昨日子我一早走到伊屋里,真是罪过!

  老阿太已经去哩,冷冰冰欧滚在稻草里。

  野勿晓得几时脱气欧,野呒不入晓得!

  我野呒不法子,只好去喊拢几个人来,

  有人话是饿煞欧,有人话是冻煞欧,

  我看一半是老病,西北风野作兴有点欧;——

  为此我到街上来,善堂里格位老爷

  本里一具棺材,我乘便来求求太太,

  做做好事,我晓得太太是顶善心欧,

  顶好有旧衣裳本格件把。我还想去

  买一刀锭箔;我自己屋里野是滑白欧,

  我只有五升米烧顿饭本两个帮忙欧吃,

  伊拉抬了材,外加收作,饭总要吃一顿欧

  太太是勿是?……暖,是欧!暖,是欧!

  喔唷,太太认真好来,真体恤我拉穷人…

  格套衣裳正好……喔唷,害太大还要

  难为洋钿……喔唷,喔唷……我只得

  朝太太磕一个响头,代故世欧谢谢!

  喔唷,那么真真多谢,真欧,太太……

  《无题》

  原是你的本分,朝山人的胫踝,

  这荆刺的伤痛!回看你的来路。

  看那草丛乱石间斑斑的血迹,

  在暮霭里记认你从来的踪迹!

  且缓抚摩你的肢体,你的止境

  还远在那白云环拱处的山岭!

  无声的暮烟,远从那山麓与林边,

  渐渐的潮没了这旷野,这荒天。

  你渺小的孑影面对这冥盲的`前程,

  像在怒涛间的轻航失去了南针;

  更有那黑夜的恐怖。愫骨的狼嗥,

  狐鸣,鹰啸,蔓草间有蝮蛇缠绕!

  退后?——昏夜一般的吞蚀血染的来踪,

  倒地?——这懦怯的累赘问谁去收容?

  前冲?啊,前冲!冲破这黑暗的冥凶。

  冲破一切的恐怖,迟疑,畏葸,苦痛。

  血淋漓的践踏过三角棱的劲刺。

  丛莽中伏兽的利爪,婉蜒酌虫豸!

  前冲;灵魂的勇是你成功的秘密!

  这回你看。在这决心舍命的瞬息,

  迷雾已经让路、让给不变的天光,

  一弯青玉似的明月在云隙里探望,

  依稀窗纱间美人启齿的瓠犀,——

  那是灵感的赞许,最恩宠的赠与!

  更有那高峰,你那最想望的高峰,

  己涌现在当前,莲苞似的玲珑,’

  在蓝天里,在月华中,浓艳,崇高,一

  朝山人,这异象便是你跋涉的酬劳!

  《叫化活该》

  “行善的大姑,修好的爷。”

  西北风尖刀似的猛刺着他的脸o

  “赏给我一点你们吃剩的油水吧!”

  一团模糊的黑影,捱紧在大门边。

  “可怜我快饿死了,发财的爷!”

  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在玉杯;

  “可怜我快冻死了,有福的爷!”

  大门外西北风笑说:“叫化活该!”

  我也是战栗的黑影一堆,

  蠕伏在人道的前街;

  我也只要一些同情的温暖,

  遮掩我的剐残的余骸——

  但这沉沉的紧闭大门:谁来理睬;

  街道上只冷风的嘲讽“叫化活该!”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16

  《你去》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著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的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

  高抵著天,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在深潭,有浅洼,半亮著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的心寒。

  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17

  《默镜》

  我友,记否那西山的黄昏,

  钝氲里透出的紫霭红晕,

  漠沈沈,黄沙弥望,恨不能

  登山顶,饱餐西陲的菁英,

  全仗你吊古殷勤,趋别院,

  度边门,惊起了卧犬狰狞。

  墓庭的光景,却别是一味

  苍凉,别是一番苍凉境地:

  我手剔生苔碑碣,看冢里

  僧骸是何年何代,你轻踹

  生苔庭砖,细数松针几枚;

  不期间彼此缄默的'相对,

  僵立在寂静的墓庭墙外,

  同化于自然的宁静,默辨

  静里深蕴著普遍的义韵;

  我注目在墙畔一穗枯草。

  听邻庵经声,听风抱树梢。

  听落叶,冻鸟零落的音调,

  心定如不波的湖,却又教

  连珠似的潜思泛破,神凝

  如千年僧骸的尘埃,却又

  被静的底里的热焰熏点;

  我友,感否这柔韧的静里,

  蕴有钢似的迷力,满充著

  悲哀的况味,阐悟的几微,

  此中不分春秋,不辨古今,

  生命即寂灭,寂灭即生命,

  在这无终始的洪流之中,

  难得素心人悄然共游泳;

  纵使阐不透这凄伟的静,

  我也怀抱了这静中涵濡,

  温柔的心灵;我便化野鸟

  飞去,翅羽上也永远染上

  欢欣的光明,我便向深山

  去隐,也难忘你游目云天,

  游神象外的 美貌

  我友!知否你妙目——漆黑的

  圆晴——放射的神辉,照彻了

  我灵府的奥隐,恍如昏夜

  行旅,骤得了明灯,刹那间

  周遭转换,涌现了无量数

  理想的楼台,更不见墓园

  风色,再不闻衰冬吁喟,但

  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

  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

  谐乐与欢棕;

  轻捷的步履,

  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

  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

  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18

  《月下雷峰影片》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

  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顶,

  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

  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19

  《去吧》

  去吧,人间,去吧!

  我独立在高山的峰上;

  去吧,人间,去吧!

  我面对着无极的穹苍。

  去吧,青年,去吧!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去吧,青年,去吧!

  悲哀付与暮天的群鸦。

  去吧,梦乡,去吧!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去吧,梦乡,去吧!

  我笑受山风与海涛之贺。

  去吧,种种,去吧!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吧,一切,去吧!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篇20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

  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

  跟着我来,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

  殉我们的恋爱!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的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人间已经掉落在我们的后背,

  看呀,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白茫茫的大海,

  无边的自由,我与你与恋爱!

  顺着我的指头看,

  那天边一小星的蓝

  那是一座岛,岛上有青草,

  鲜花,美丽的走兽与飞鸟;

  快上这轻快的小艇,

  去到那理想的天庭

  恋爱,欢欣,自由

  辞别了人间,永远!

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 篇21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徐志摩现代诗歌《雪花的快乐》 篇22

  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而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直奔向“清幽的住处”,会见“花园”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的爱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他是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十分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着,是诗人自明和自觉的结果。实际上,诗人是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的清白、坚守理想的高贵。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着。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的曙光找寻,正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读者需要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诗人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的。只有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的首篇。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读者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就会有另一个视角。

【徐志摩的现代诗歌】相关文章:

徐志摩经典诗歌(19篇)07-25

徐志摩现代诗歌(通用30篇)07-27

徐志摩诗歌朗诵7篇(荐)07-28

【必备】徐志摩诗歌18篇07-28

【必备】徐志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6篇07-31

徐志摩的经典诗歌(17篇)07-31

【精品】关于徐志摩的诗歌12篇07-31